前言
2021年8月14日,美國開始了從阿富汗的大規模撤離行動,截止到8月21日7天時間內撤離了接近2萬人,這場撤離主要是透過空中運輸的方式,其中美國空軍C17“環球霸王”運輸機起到了關鍵作用,整個撤離行動期間C17運輸機頻繁起降,一次拉走數百人展現出了出色的運輸能力,不過這次撤離展現出的運輸能力對美國空軍來說並不是最高的體現。
一,美國空軍戰略運輸能力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戰爭前期展開的“沙漠盾牌”兵力集結行動中,美國空軍運輸機每隔10分鐘就在沙特的機場降落一架,整個兵力集結期間美國空軍運輸機將超過10萬人運送到了戰區,此外還向附近的軍事基地輸送了數十萬噸作戰物資。
美國空軍現役兩款戰略級別的大型運輸機,分別是C5銀河和C17環球霸王。C5戰略運輸機是僅次於安225和安125的世界第三大運輸機,C5的空重為169噸,改進型C5M最大起飛重量高達400噸,並擁有130噸的最大載重量。在飛行距離上,C5的最大航程超過11000公里,最大載重狀態下也有4000公里的航程,C5能夠同時運輸兩輛重型坦克並將之投送到數千公里之外。
美國空軍的另一款戰略運輸機就是C17“環球霸王”,C17運輸機與我國運20和俄羅斯伊爾76屬於同一級別的運輸機,但具體效能上C17的資料表現要更為出色一些。C17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90噸,最大載重接近80噸,並且擁有和C5相差無幾的航程,C17除了裝備美國空軍外,還先後出口到了印度、英國等數個國家,其中出口到印度的C17單價接近6億美金。
當前美國空軍共裝備48架C5和220架左右的C17,從運輸能力上來看C5顯然更強悍,不過C17的優勢是可以同時執行戰略和戰術運輸任務,C-17不僅可以將部隊快速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而且可以直接運送到前線機場,靈活性超過C5,是美國空軍最為仰仗的戰略運輸機。
二,中國空軍戰略運輸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從俄羅斯引進10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使得空軍首次具備了5000公里以上的戰略投送能力,1994年我國再次以聯航的名義引進4架伊爾76MD,2000年後這14架伊爾76全部轉為空軍使用,目前空軍4架空警2000預警機的機體平臺就是從這14架伊爾76中抽調出來的。
2005年中俄簽署了34架伊爾76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合同,按照約定這些飛機在2012年前將全部交付,不過合同剛簽署沒多久因俄羅斯與烏茲別克塔什干飛機制造廠出現內部糾紛,俄羅斯整體搬遷伊爾76生產基地,導致成本大幅攀升,最終這次運輸機採購協議轉為了從俄羅斯引進D-30KP-2發動機。
隨後我國於2012年和2016年又從烏克蘭等國引進了十餘架翻新的伊爾76用來應急。2016年國產運20正式服服役,我國也結束了滿世界找伊爾76的工作。運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戰略運輸機,D-30KP-2發動機的供應也非常充足,因此服役後的運20得以快速量產,當前的數量已經達到70架左右。加上此前採購的伊爾76我國目前大型運輸機已達100架左右。
三,中美空軍戰略運輸能力差距正迅速縮小
實際上伊爾76雖然最大載重比C17略低,但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運輸機,伊爾76截止到目前的總產量已經超過900架,裝備伊爾76的國家達到了38個。我國運20運輸機包括運載能力和飛行效能上都超過伊爾76,整體介於伊爾76和C17之間,而這三款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都超過200噸,均達到了戰略運輸機的標準。
從數量來看,美國空軍的大型戰略運輸機高達270架左右,是我空軍的兩倍還多,不過這個差距在運20服役之前的差距更大,運20服役後用了5年時間讓中美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差距從超過240架減少到了170架,再過幾年中美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差距將低於100架,不過當前我國100架左右的大型運輸機已經可以滿足一場大規模作戰所需的戰略運輸任務,這也是我國在近日宣佈空軍已成為一支戰略空軍的根基之一。
接下來,我國在空中運輸能力上還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努力,一是以運20為基礎,發展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50噸,類似於C5和安125這樣的超大型運輸機,以達到快速洲際兵力投送的需求,二是發展新一代戰術運輸機。美國空軍在270架戰略運輸機之外還有300餘架C130“大力神”戰術運輸機,這些C130對美國空軍來說也同樣重要。
大型戰略運輸機主要是進行戰前兵力投送或戰時的大後方後勤補給,但C130這樣的戰術運輸機可以直接投入到作戰行動中,在前線進行快速兵力部署或調動以及物資的補給。目前我國與C130同一級別的是運8和運9中型運輸機,但運8和運9的數量比C130少很多。目前我國正在發展新一代戰術運輸機運30,未來空軍會在戰略和戰術運輸能力兩個方面同時迅速縮小與美國空軍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