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午飯,剛吃完就開始犯困,如果不小憩一會,可能一下午都要和睏意作鬥爭,那「特困生」的滋味,實在太遭罪。
為什麼會飯後犯困呢?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觀點:是因為血液更多地跑到了胃腸道幫助消化吸收,大腦缺血缺氧了。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的。
關於飯後犯困,目前有兩種猜測。
第一種,猜測和吃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關。
很多人中午吃得最多,尤其是主食吃得多,攝入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之後,引起血液中色氨酸水平上升。
色氨酸進入大腦之後,轉化為 5-羥色胺(又稱為血清素),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遞質,對食慾、睡眠、情緒的控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由於 5-羥色胺可以轉化為可以改善睡眠質量的褪黑素,因此,我們也更容易困。
尤其是血糖生成指數(GI)較高的食物,比如白米飯、白麵條、高糖的水果、奶茶等。
他們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讓那些與色氨酸競爭、試圖進入大腦的其它氨基酸離開血液進入肌肉細胞。
競爭對手少了,血液中的色氨酸濃度相對增加,導致大腦中 5-羥色胺和褪黑素水平上升,讓人產生濃濃的睏意。
不過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好像也沒吃什麼主食啊,也犯困是為什麼?這可能和另外一種機制有關。
還有一種猜測,飯後犯困可能和吃太多也有關係。
科學家研究發現,較大的進餐量似乎是餐後犯困的最主要因素。與攝入較少能量的午餐(305 千卡)相比,攝入較高能量(922 千卡)的話會加劇睏倦感,並導致更大風險的駕駛障礙。
這是因為,吃大餐後,腸道的外周神經感受到了胃的膨脹,向大腦發出「增加睡眠」的訊號。
同時,胃部充血,體內產生炎性細胞因子,它們被釋放到血液中並最終抵達大腦。
其中的兩種細胞因子白介素-1β 和腫瘤壞死因子 α,可以透過增強大腦中促睡眠的神經元活性,同時降低促甦醒的神經元的活性,來調節睡眠。
此外,科學家還研究了果蠅,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小昆蟲,飯後很喜歡小睡一會,大約睡 20~40 分鐘,尤其是當它們吃了「大餐」,或者高蛋白、高鹽的食物之後,會睡得最久,而高糖食物並未發現這樣的作用。
雖然果蠅的這個觀察結果無法確定是否能同樣適用於人類,但是至少提供了一個關於飲食與睡眠的新認識和研究思路。
此外,人的清醒與睡眠,受到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影響。
在午飯後,一般是下午 1:00~1:30 左右,正好處在覺醒狀態的低潮,所以容易睏倦,加上進食的影響,造成「困上加困」。
最後送上幾個避免飯後犯困的小 Tips:
➊ 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的負擔;
➋ 食物搭配方面,選擇低GI食物,尤其是主食。優先選擇粗雜糧和薯類食物,並且控制蛋白質食物的量,低鹽,口味清淡為主;
➌ 飯後喝一杯咖啡,或者吃一個蘋果,咀嚼的動作可以幫助你調整精力;
➍ 及時飲水。缺水的身體會讓你更容易睏倦;
➎ 飯後 30 分鐘做輕度的運動,可以增加血液迴圈和刺激肌肉。
讓我們一起告別餐後「特困生」,做個精力充沛,元氣滿滿的人吧!
原來如此,世界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