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聞關於食物相剋的傳聞,像海鮮+維生素C=砒霜。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有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來給我們好好講講。

1

海鮮+維生素C=砒霜?

拋開劑量談毒性不科學!

不新鮮的海產品可含有重金屬砷元素,當它遇到維生素C時,就會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

但食物搭配中,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只有不新鮮的海鮮+大量維生素C,才可能產生砒霜。因此,不必過於擔憂。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2

破解“食物相剋”的傳言

“食物相剋”是中醫學的說法,但從營養學上來說,食物搭配不當,確實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因此,飲食也要講究科學合理的搭配。那麼,民間流傳的“食物相剋”傳言,究竟是真是假?

1螃蟹與柿子吃不得?最好不同時吃!

螃蟹是一種高蛋白食物,而柿子尤其是沒成熟的柿子含有鞣酸,這兩種成分會結合生成蛋白質沉澱——胃柿石,也會刺激胃腸道。因此,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同時食用螃蟹和柿子。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另外,專家還提醒我們柿子和牛奶、年糕等食物一起吃,也可能出現胃柿石。

2芹菜炒雞肉吃不得?不然!

很多人覺得芹菜寒涼,雞肉是高蛋白飲食,兩者搭配會損傷元氣。其實不然。

首先,蔬菜做熟後,可以去除大部分寒性;其次,我們也不是大量食用單一食材,不僅不會損傷元氣,其營養搭配反而更豐富。

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雞肉是高蛋白食物,富含脂溶性維生素,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而芹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尤其含有鉀元素、芹菜素,對降低血壓有幫助。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3海帶與豬血吃不得?看人群!

傳言海鮮與豬血一起吃,會引起便秘。真的是這樣嗎?

豬血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吃多了容易不消化;而海帶的性味比較寒涼。對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吃多了確實是有可能導致便秘。但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卻是補鉀、補鐵的好搭檔。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4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關鍵看烹調方法!食物相生相剋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豆腐就不能和菠菜一起吃,不然的話,容易得結石。

能不能一起吃,主要看烹調方法。有些人做菠菜不焯水,其所含的草酸會與豆腐的鈣結合生成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增加結石風險。

但菠菜先焯水,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待豆腐快煮開時再下入菠菜,不僅口感清爽,也避開了結石風險。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5吃羊肉不宜喝茶?確實!

羊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茶葉尤其是濃茶中含有鞣酸,兩者一起食用,可以結合成蛋白質沉澱物,刺激胃腸道,引起腹脹、便利。

專家建議:吃羊肉時可以喝點內蒙古奶茶、蘿蔔茶,有利健康。但吃肉不宜過多,每人每天吃40-75g即可。

海鮮、維C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的4個真相徹底揭開


來源:重慶衛視

分類: 財經
時間: 2022-01-27

相關文章

龍佰集團(002601.SZ)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80%至130%
智通財經APP訊,龍佰集團(002601.SZ)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1億元至44.8億元,同比增長80%至130%.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產品 ...

銅陵有色(000630.SZ)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同比增長224.1%至23.8億元
智通財經APP訊,銅陵有色(000630.SZ)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224.10%;基本每股收益0.226元/股.其中,預計 ...

中國寶安(000009.SZ)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2.97%至72.55%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寶安(000009.SZ)披露2021年度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億元至9億元,同比增長62.97%至72.55%.其中,第三季度預盈1 ...

中鋼國際(000928.SZ)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同比增長61.61%–81.81%
智通財經APP訊,中鋼國際(000928.SZ)釋出公告,預計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億元-5.4億元,同比增長61.61%–81.81%.基本每股收益0.3750元/股 ...

理想汽車:由於晶片供應恢復速度慢於預期,目前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汽車交付量約為2.45萬輛
每經AI快訊,理想汽車:由於晶片供應恢復速度慢於預期,目前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汽車交付量約為2.45萬輛.理想汽車盤前跌幅擴大至3.5%. 每日經濟新聞

ST八菱: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2500萬元-3500萬元
ST八菱(002592):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2500萬元-3500萬元,同比增長4543%-6401%.報告期內,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

利揚晶片: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加152%到168%
利揚晶片: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8億元至2.81億元,同比增加52%到60%.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人民幣7700萬元至8200萬元,同比增加152% ...

新安股份: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加719%至740%
新安股份(600596):公司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8億元至16.2億元,同比增加719%至740%.報告期內,公司包括草甘膦.有機矽.工業矽等在內的主要產品價格均 ...

隆盛科技: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23.74%-150.46%
隆盛科技(300680)釋出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前三季度盈利6700萬元-7500萬元,同比增長123.74%-150.46%.公司新能源汽車部件業務馬達鐵芯和天燃氣氣軌總成部分產品逐步進入量產階 ...

攀鋼釩鈦:預計2021年度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300%-326%
攀鋼釩鈦(000629):預計2021年度前三季度淨利潤7.6億元-8.1億元,同比增長300%-326%.本報告期內,公司全力做好產銷銜接,釩鈦產品價格和銷量同比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中鋼國際: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1.61%-81.81%
中鋼國際(000928):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4.8億元-5.4億元,同比增長61.61%–81.81%.同時受本年鋼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前三季度專案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透過持續不 ...

甘肅電投: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33.65%-37.79%
甘肅電投(000791)釋出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前三季度盈利3億元-3.2億元,同比下降33.65%-37.79%.淨利潤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所屬水電站所處河流流域來水減少,發電量同比減少.發電收入 ...

南風化工: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虧損755萬元-815萬元 去年同期盈利560.64萬元
南風化工(000737):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虧損755萬元-815萬元,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234.67%-245.37%,去年同期盈利560.64萬元.本季度業績變動原因:一是主要產品受海運費大 ...

天風證券:預計2021年iPhone13首批訂單將達9000萬
e公司訊,天風證券研報預計2021年iPhone 13首批訂單將達9000萬,高於去年同期iPhone 12的8000萬.短期產量受越南疫情停工導致零部件短缺影響,10月中旬有望緩解.目前國內能耗雙控 ...

世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6%,澳大利亞維州新增確診創新高 | 國際疫情觀察(10月14日)
(本文持續更新中.文中段首所示時間為本文更新時間.) 全球 0800[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39億例]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追蹤資料,截至北京時間10月14日上午8點,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 ...

四維圖新:預計第三季度盈利667.7萬元-2136.65萬元,同比扭虧
36氪獲悉,四維圖新公告稱,預計第三季度盈利667.7萬元-2136.65萬元,上年同期虧損3138萬元:預計前三季度虧損4896.5萬元-3427.55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95億元.報告期內,公司 ...

華昌化工(002274.SZ)預計第三季度歸母淨利同比增長4455%~4889%
智通財經APP訊,華昌化工(002274.SZ)釋出公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14億元-1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41%-5639%;2021年第三季度預計歸 ...

預計2021全年整車出口增幅在60%以上

預計2021全年整車出口增幅在60%以上
今年1-7月,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出口主要目的市場集中在歐盟和大洋洲的發達國家.其中,對比利時出口2.95萬輛,同比增長5725.3%:出口額8.09億美元,同比增長5071.5%,位居第一.對法國出口6 ...

通威股份(600438.SH)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達58億至60億元 同比增74%至80%
智通財經APP訊,通威股份(600438.SH)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6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4.67-26.67億元,同比 ...

IDC:預計2021年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7.3% 2023年將達到潛在產能過剩
國際資料公司(IDC)稱,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在2022年中期趨於穩定,並可能在2023年達到產能過剩,因為更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將於2022年底開始.國際資料公司(IDC)預計半導體市場今年應該會增長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