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面對專精特新的高科技與新科技,傳統的營銷理論可能有問題了

我們先簡單定義一下新科技和高科技,新科技顧名思義是新出現的科技,高科技首先是科技含量高門檻高,但是從產業角度來講,已經比較成熟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專精特新企業大多屬於高科技。

專精特新企業的門檻是省內市場佔有率前三名,最起碼這個品類已經形成或者比較成熟,而且專精特新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所以專精特新企業大多屬於相對成熟的高科技。

而許多創業型公司,或者創新型中小企業,往往是新科技,因為他們想透過新科技來創造一個品類,但是品類在市場中還沒有形成影響力,可以說品類尚未形成,甚至市場還很難定義

從新品類形成的角度來看,大多新品類都是由成熟的技術在新的領域中應用。

所以,新科技的產業化道路是漫長的,我們應該對此有足夠的耐心和失敗的包容。

今天的營銷來在於昨天的創新,今天的創新是為了明天的營銷

對於專精特新企業來講,已經有了一定的高科技產品和市場份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營銷,擴大成熟產品的市場份額。

面對專精特新的高科技與新科技,傳統的營銷理論可能有問題了

大部分專精特新企業往往侷限於某一個區域或者某一個行業,把產品推廣到新的區域是最容易見效的,這就是老產品新客戶的區域(Z2)

面對專精特新的高科技與新科技,傳統的營銷理論可能有問題了

另外一個就是把產品根據行業特點做定製化的改造加工,去突破新的行業,這個稍微難一點,但是風險較小。雖然這是新產品新客戶,但是產品是成熟的,從研發、生產、服務方面都相對成熟,需要加強的就是新行業的營銷(Z2)

高科技與新科技並不矛盾,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專精特新企業要積極的擁抱新科技,可以把原有產品升級,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深挖護城河,同時在過程中有可能打造出的新的產品。

由於企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客戶基礎,在老客戶裡銷售新產品(Z3)也是相對容易的。銷售基礎已經具備,只要市場部加強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即可。

說到了這裡,我們注意到一個問題,專精特新企業要避免大企業病,要時刻保持創新精神。

業內有句話,顛覆性的創新從不發生在業界前三名的公司。這是為什麼呢?

按理來講,當新科技到來的時候,大公司應該更有優勢,無論從品牌、銷售渠道、生產能力、管理能力各個方面來看,都比新的初創公司強百倍千倍。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投資人,來自於一個大企業的高管,每次看新的創業專案的時候,都會問同一個問題:你這個產品跟大公司怎麼競爭?如果大公司也做,你怎麼辦?

但是實際情況,為什麼顛覆性的創新大多都是由初創公司來完成的呢?

這是由於大公司的決策容易陷入決策價值網路,大公司尤其上市公司在決策時候要考慮客戶,股東及員工方方面面的現實情況,要保證主營業務的穩定增長,要考慮客戶的接受程度,要考慮員工的積極性,對於新的產品不敢輕易嘗試,也不敢投入太大的精力和資金。

由於創新部門剛開始投入大,風險大,收益小,內部一般不受重視,能力強的團隊也不會被調入到創新的部門裡來,無法聚焦,全力投入。

根據隱形冠軍的經驗來看,當有新的產品研發出來以後,往往會以單獨的事業部,甚至是單獨的品牌來運作,保持獨立。在新的事業部裡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更有利於在新的方向聚焦發力。

所以,專精特新除了在成熟的高科技產品持續發力,也就是Z2市場。也要抓住時機,推出自己Z3市場,或者突破Z4市場,新產品新客戶,打造新的品類,推出新的品牌,才能保持企業的長久生命力。

Z4這個市場傳統上是比較忌諱的,我們培訓銷售團隊時候,一般都要求把精力盡量花在Z1Z2Z3上,有餘力的時候,在再花點時間在Z4上爭取有點突破,這樣產單率比較高。

現在回頭來看,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決策價值網路,屬於持續性增長,在原有客戶和原有產品上深度挖掘,當然從銷售個體上並沒有錯,高管決策也很安全

但是站在整個公司層面來看,如果要開創公司的第二條增長曲線,這麼做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麼來看,我們傳統的營銷理論面臨著挑戰,我們以前推崇的Z3市場,不是真正的新產品,而是老產品的迭代,真正的新產品在老客戶的市場,也就是Z3很有可能是不成功的。而我們忽略的Z4才有可能是未來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第二條曲線就是公司的另外一個品類了,必須單獨的團隊來做,專門的研發,專門的市場,專門的銷售。

新技術的產品對於老產品來講,當然存在著一種可能性,就是高階突破,解決了所謂的卡脖子問題,但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種機率微乎其微。大部分的第二增長曲線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低端突破,更簡單,更易用,更便宜

新技術在開始的時候,肯定存在著某些缺陷和不足,但是也有明顯的某些優勢,所以在客戶群體上與原有客戶不同,從老產品的角度來看,往往都是邊緣化的客戶,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所有老的團隊不可能投入重兵在新產品新客戶上,也就是Z4。這樣,就會給其他初創公司留出一個機會。

隨著新的公司在Z4市場與邊緣客戶不斷的磨鍊,技術日趨成熟,產品日漸完善,最終會對原有的市場造成衝擊甚至是顛覆。

面對專精特新的高科技與新科技,傳統的營銷理論可能有問題了

這就是高科技和新科技的關係,專精特新企業在成熟的高科技上要持續性創新,不斷的透過拓行業拓區域來擴大市場份額,但是當新科技帶來新產品的時候,公司管理層要馬上警惕起來,考慮是否應該獨立一個事業部,發展到獨立的子公司獨立的品牌。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2-01-30

相關文章

2021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系列01」

2021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系列01」
2020年,建誠晟業釋出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在業內首次將研究範圍覆蓋到全國除港澳臺的全部地級以上行政區域,包括4個直轄市.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10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278個地 ...

啟用沉默的抑癌基因,細胞核內微小RNA藥物治療前景光明!復旦大學於文強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出爐

啟用沉默的抑癌基因,細胞核內微小RNA藥物治療前景光明!復旦大學於文強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出爐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我們生物醫學領域耳熟能詳的名詞,癌基因的高表達或獲得性突變以及抑癌基因的低表達或缺失性突變被認為是腫瘤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抑癌基因一個顯著的特徵是在腫瘤中低表達.究竟是因為高甲基化導 ...

泛生子13項癌症領域研究成果亮相2021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9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泛生子獲悉,9月16日,在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2021)中,泛生子攜手14家國內頂級醫院釋出13項研究成果,聚焦中國人群基因組學 ...

雙語||吃完辣為何“菊花”疼?該研究成果拿到諾貝爾獎!——外刊精解

雙語||吃完辣為何“菊花”疼?該研究成果拿到諾貝爾獎!——外刊精解
本文轉自:譯介 很多人都是無辣不歡,一時吃辣一時爽,一直吃辣一直爽,吃完第二天就後悔.尤其是自己的菊花,可為什麼吃完辣菊花會痛呢?近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就透過研究得出了答案. 今年的第一個諾 ...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有望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有望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肺癌,有著"第一癌"的惡名, 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最為常見, 約佔所有種類肺癌的85%. 環境因素和自身基因長期相互作用, 是促使其發生的主要原因. 早期 ...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省腫瘤醫院最新研究成果 可預測非小細胞肺癌發生和患者預後生存 本報訊 (記者馮金燦 通訊員常榕)近日,由河南省腫瘤醫院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體下丘腦分泌一種神經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以下簡稱GnR ...

語言研究的世界眼光與中國情懷
從某種程度上說,國家的興衰起落決定著科研與學科的起落興衰.中國語言研究的發展亦符合這一規律. 1898年<馬氏文通>出版,一般被認為是中國語言研究古代與現代的分水嶺.中國的古代語言學從研究 ...

湖北科技學院青年學者陳秀玲博士在膜分離技術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年來,湖北科技學院核技術與化學生物學院青年學者陳秀玲博士,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李南文研究員等人指導下,潛心膜分離技術研究,在膜材料的製備技術.製備方法上取得重要成果. 膜分離技術自80年代初實 ...

諾貝爾醫學和生物學獎,頒給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意義何在?

諾貝爾醫學和生物學獎,頒給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意義何在?
2021 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給了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們在人體是如何感覺溫度和觸覺方面研究上取得的成果. 這兩位美國科學家透過他們的研究, ...

全球首次!聯合哈佛醫學院,陝西團隊取得一項重大研究成果

全球首次!聯合哈佛醫學院,陝西團隊取得一項重大研究成果
艱難梭菌是引起醫院內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近年來,艱難梭菌感染的發病率和嚴重性在全球範圍內急劇上升,已對全球性公共健康造成威脅.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營 養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副教授曹陽春與美國 ...

“十三五”期間中國十大心血管基礎研究 | 北醫三院心血管內科肖晗/張幼怡團隊研究成果入選榜單

“十三五”期間中國十大心血管基礎研究 | 北醫三院心血管內科肖晗/張幼怡團隊研究成果入選榜單
9月17日,在中國心臟大會(CHC)2021暨第六屆中國血管大會(CVC)開幕式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公佈了"十三五"期間中國十大心血管病基礎研究論文名單,北醫三院心血管內科肖晗/張 ...

化溼敗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系列臨床研究成果發表!
化溼敗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系列臨床研究成果發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獲高級別證據支援 日前,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璐琦團隊開展的關於化溼敗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的系列臨床研究 ...

基礎院碩士生在Light: Science &amp; Applications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基礎與前沿研究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羅凌志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MXene-GaN van der Waal ...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聚焦中國生育率問題!上海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引發國際關注!
近日,上海大學亞洲人口研究中心副教授Guillaume Marois以第一作者身份(上海大學為第一單位)在PNA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題為"China's low fertilit ...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辣椒擊敗疫苗獲獎,研究成果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辣椒擊敗疫苗獲獎,研究成果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近日,科學界迎來一年一度的重大盛典,諾貝爾獎得主相繼揭曉,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討論.而美國科學家戴維·朱利葉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因為研究辣椒獲得重大成果,成功摘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對此,許多人感 ...

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下達2021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第二批)的通知
釋出日期:2021年09月28日 財教[2021]175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教育廳(局.教委): 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於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 ...

碳中和最新研究成果:一種高效整合技術使CO2原位轉化率接近90%

碳中和最新研究成果:一種高效整合技術使CO2原位轉化率接近90%
石油化工工業高溫製造過程,例如乙烯裂解,每生產1噸乙烯燃燒天然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高達1-2噸.我國乙烯全球產能高達1.7億噸,將產生大量CO2溫室氣體. 為實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 ...

2021 ESMO | 晚期乳腺癌亮點研究彙總(一)

2021 ESMO | 晚期乳腺癌亮點研究彙總(一)
編者按 2021年9月16日至21日,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採用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行.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術平臺之一,ESMO年會每年都會匯聚全球腫瘤專業人士,共同分享腫瘤領域 ...

今年,2021年,或許是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二重要的政策年

今年,2021年,或許是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二重要的政策年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我不是你的粉絲,只不過咱們是同行而已.我剛才看了你一篇文章,其中有 ...

2021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指數70.0:新政之下民辦教育何去何從

2021中國現代教育發展指數70.0:新政之下民辦教育何去何從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郭煦 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公眾關注的"公參民"辦學進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