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股份是國內及國際肥料助劑領域龍頭企業,在該領域申請的專利和授權的專利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去年以來公司向非洲企業轉讓專有技術收入超億元。近年來,公司始終聚焦與佈局數字農業,堅持用數字化賦能傳統農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與投資,在全球投資及控股多家農業科技企業,並於2018年公司繪製出國內首份區域性數字土壤地圖,公司已發展成為中國數字農業引領者。
公司的成功得益於進行的戰略轉型,致力於用數字技術為全球農業賦能。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控股5家農業科技公司,在以色列投資5家數字農業技術領先的創業公司,分(子)公司已紮根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公司已發展成為現代國際化公司。公司不僅為化肥生產企業提供包括高品質助劑產品、全程技術服務及助劑自動新增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還能為種植業產業鏈提供數字化測土、智慧配肥、增值肥料、精準灌溉及數字農業CEOP平臺等產品與服務。
公司和武漢禾大科技,京東乾石、省農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四方聯合共建的“京東農場數字農業武漢研究中心”正式簽約。在武漢高科集團、武漢高農集團的支援下,該中心將整合四方優勢資源,共建武漢數字農業大資料中心,推動種植業“土壤—水—養分—作物”互動模型及數字農業技術在種植業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此外公司作為化肥起家,還與世界最大的磷礦、磷酸生產商和出口商摩洛哥磷酸鹽集團(OCP)在高農生物園武漢研發中心聯合設立實驗室的專案正在按計劃籌劃中,建成後將成為OCP在亞太地區的首個實驗室。
目前公司的最新成果數字化測土、農業物聯網+智慧感測器、採摘機器人等各種最新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成果以及數字化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案例。這些技術將極大的幫助傳農業數字化,帶領技術創新,實現中國農業從傳統文明轉變為數字化文明,甚至引領全球現代農業的發展。
考慮到我國數字經濟對產業及市場的滲透率已超過36%,但農業領域這一指標僅約為8%,遠低於平均水平。此處數字經濟政策的出臺將推動創新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領域數字化,而十四五規劃也明確提出要發展智慧農業。公司作為國內數字農業的龍頭企業,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農業產業的思維,數字農業技術領先國內,數字農業在多項政策驅動下必將迎來提速,公司將迎來價值重估。
富邦股份砂性肥料造粒技術填補世界空白 數字農業收入開始顯現
砂性肥料造粒技術填補世界空白
由鄭州大學、富邦股份、武漢諾唯凱、中國農大等四家單位共同完成的“砂性肥料造粒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技術成果在評審會上獲得專家的肯定,專家認為此技術解決了砂性肥料造粒的世界性難題,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富邦股份年產20萬噸砂性肥料造粒技術土壤改良劑生產線已經投產。
評審專家認為,這項技術探明瞭造粒與溶散相結合的協同機制;突破了砂性肥料造粒顆粒強度與溶散性相協調的關鍵技術難題,建立了砂性材料圓顆粒中微量元素肥及土壤調理劑生產工藝技術,形成砂性材料造粒工藝技術包,為我國肥料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撐。
“增值肥料包含氮磷鉀和鈣鎂矽等中量元素,氮和磷都容易造粒,但是鉀和中量元素像一盤散沙,是砂性。富邦股份很早就解決了鉀肥造粒的問題,鈣鎂矽等中量元素的造粒,一直沒有解決。這方面,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也在研發,也一直沒突破。”
砂性肥料造粒工藝生產的改良劑,既是肥料,又是改良劑,據瞭解,傳統的複合肥含有氮、磷、鉀,加入鈣鎂矽等雖解決了中量元素問題,但呈現粉狀,容易出現揚塵且不適合機械化施肥,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需求,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2017年,因為有了土壤快速檢測技術,富邦股份掌握了部分我國農業耕地的土壤大資料,加上營養型圓顆粒鉀肥研發成功,於是開始研發中微量元素的造粒技術。
土壤改良劑含有大量的鎂、鈣、矽、少量鉀、鐵和微量錳、銅、鋅、鉬等,鈣離子可減輕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作物的危害;鎂是葉綠素的重要構成元素,能促進光合作用,加速作物生長;氧化鈣,能中和土壤酸性,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二氧化矽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產品顆粒強度好,且遇水崩解率大於90%。
改良劑的施用,除了改良酸性土壤,提供中量元素,疏鬆土壤等作用外,還能減少氮磷鉀的施用,改良劑含有25%至30%的中量元素,這些元素來自於工業副產品和下腳料,這也意味著施用同樣重量的改良劑,可減少20%至30%的氮磷鉀,生產1噸尿素就排放二氧化碳1.8噸,減少氮磷鉀,符合國家減量使用化肥、零增長的政策,也符合減排和碳中和的戰略。
數字農業佈局5年收入開始顯現
公司的智慧裝置和數字農業密切相關,銷售收入1050.78萬元,公司佈局數字農業5年,數字農業相關產品在收入中開始顯現。
經過多年的佈局整合推廣,富邦股份和緊密合作夥伴已經建立土壤檢測和大資料、數字化定製肥料、智慧化精準灌溉、水肥一體化系統、智慧大棚設施、病蟲害管理、產量預估AI、採摘機器人、新型保鮮技術等數字農業技術板塊,形成閉環,其中大部分由富邦股份掌握,其中兩項由緊密合作夥伴擁有。
另據當地媒體報道,2020年12月22日,富邦(以色列-荷蘭)數字農業產業示範園專案在湖北省孝感市應城市開工。該專案預計投資5億元,第一期預計投資5000萬元,佔地面積230畝,富邦股份將此作為示範,納入全部相關數字農業技術,建設集土壤修復、育種繁種篩選技術、智慧滴灌、水肥一體化、果蔬保鮮、有土栽培、無土栽培、水培等專案於一體,以資料為核心的高效能農業產業示範園。
應城的產業示範園將試種26畝高附加值的陽光玫瑰葡萄,將運用公司的“黑科技”進行試驗。目前,公司正在和其他市縣談,儘快在多一些地方建數字農業產業示範園,在大量的實踐資料上再進行推廣,今年肯定還有新的產業示範園落地。
公司希望,透過前期在農業智慧裝置的佈局,透過農業大資料和整合數字農業資源的整合平臺,完成公司從肥料助劑的傳統農業行業,向數字農業的戰略轉型。
數字化農業是一個方向,我國農業發展對資源節約、環保節能,碳減排的、肥料效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數字化農業的重要性,富邦股份數字化農業在國內也是靠前的。
富邦股份:逐步形成土壤檢測評價、科學種植規劃、智慧滴灌決策、水肥一體化、病蟲害識別、作物估產分析、線上種植管理等產品與服務
富邦股份(300387.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自2016年以來,圍繞“以土壤為入口、以田塊為單元、以資料為基礎、以品類為目標”,逐步形成土壤檢測評價、科學種植規劃、智慧滴灌決策、水肥一體化、病蟲害識別、作物估產分析、線上種植管理等產品與服務。
富邦股份數字農業產業園正式點燈!
NEWS
富邦股份投資建設的數字農業產業園內,四座以色列進口的無土栽培大棚內正式點亮了補光燈。
進口無土栽培大棚內部
富邦股份數字農業產業園自2020年3月立項後,公司成立了專業的專案建設組,確保科學規劃,並選擇了質量過硬、經驗豐富的施工團隊,以建成高質量、高標準的產業園。在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設期間,共開挖了土石方近十萬立方米,平整土地二百餘畝,共建成以色列進口數字大棚29畝、國產數字大棚20畝。目前,園內道路已實現“路路通”,園區供排水系統、電力設施、通訊電纜等已全部接入,進口大棚內的通風系統、動臂噴霧、溼簾風機、托盤清洗機、播種機等裝置均已完成檢測,即將投入使用。
進口大棚夜景
富邦股份數字農業產業園內將集中應用多種數字技術、數字化成果以及數字農業黑科技,技術人員透過遠端操控,就能實現終端資料與大棚內感測器之間的雙向傳輸,實時監控大棚內溫度、溼度、光照、風速、降雨量、EC值等資料,有效把控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全面提升農產品品質,生產出優質的綠色農產品。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援下,富邦股份有責任扛起鄉村振興的大旗,發揮農業示範基地的作用,透過在產業園內開展農業教學、技術科普、採摘觀光等活動,讓更多的新型農民、中小學生、農技工作者走入其中,近距離體會到數字農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