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隨著AMD強勢崛起,英特爾的擠牙膏時代基本宣告結束,隨之改變的可能還有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一直以來,除了平臺穩定性、綜合性能是消費者選購的主要考量因素外,平臺可升級潛力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點,除非你打算一臺電腦從出生用到退役不變,否則略微夾帶些DIY樂趣的配件升級是主流消費者關注而又繞不開的話題。
【2】原地升級時代
英特爾擠牙膏雖不利於CPU效能的快速增長,但帶來的好處同樣顯而易見:消費者失去升級動力,無形之中省下了諸多無謂開支。
當既有的老CPU無法滿足效能需要,我完全不必跨代升級架構改進並不明顯的所謂“新品”。賽揚、i3雙核不夠用,那就換成同一代常規i5四核或更強大的i7系列,還能免去更換主機板等配件造成的額外開支,效能卻同樣趨於主流。
這種策略在當時酷睿i系列第2代至第7代間頗為主流,在長達7年的時間裡,i5一直都是4核4執行緒設計,i7也從來都是4核8執行緒不變,無非不同代之間頻率稍有變動,架構小幅改進,即便是隔代升級也不會有明顯的區別。
但拋開曾經一度不怎麼努力的英特爾(或許當年它也無需努力),主機板廠商只能透過花裡胡哨的附屬功能增加、堆料、加燈等策略促進消費者換代升級。到最後大家發現,老CPU“超一超”就是新CPU的水準,新CPU想體現出效能優勢,只能透過“超一超”才能拉開差距。所以這事兒你也不能全怪英特爾,明明是主機板廠商不行,它不能把CPU超高導致不能和往代拉開差距,從而導致消費者無心買單。
英特爾K系列CPU能超嗎?能(可以)超!但不是很能超!普通消費者拉個10%差不多了,而近幾代火爐想拉高10%幾乎都不可能實現。華碩於2017年4月推出了價格超過10000元的ROG Maximus IX Extreme頂級Z270主機板,是i7-7700K的最牛座駕,基本上就是給錢多得不要不要,但是對效能又沒什麼追求的消費者所準備。
真正追求效能的消費者都去買X99平臺上6核、8核、10核旗艦處理器,而且這個板子居然是在AMD銳龍釋出倆月後推出的,i7-7700K早就被隔壁8核16執行緒R7-1800X錘得媽都不認識了。
AMD好就好在板子一直以來都可以連續支援多代處理器,和英特爾頻繁更換介面導致的普遍2代或者魔改才能達成的3代、4代相比,AMD基本上預設就能支援3~4代甚至更多。
以主流B450晶片組為例,下至模組化架構的A12-9800,上至四代銳龍的R9-5950X,它都可以支援(但因為BIOS容量受限,刷入新版BIOS後可能會刪除對老CPU的支援),這裡算算差不多就有5代。
所以不管是擠牙膏時期的英特爾亦或是當下主流的AMD,不換主機板直接升級CPU都是相對可取且節約預算的優勢舉措。
【3】全盤更換時代
i3-7100效能不足,我是否更換i7-7700?
Naïve!
從第8代開始,英特爾正式進入“加核”行列,特別香的i5-8400僅需花費當時i7-7700K一半的價格便可享受甚至略強的效能。即便放到當下,i7-7700K二手散片的報價也達到1300元,而i5-8400則僅需850元。不過你還是不可能這樣去升級,跳三代的i3-10105F處理器即使搭配上主機板,價格也就一顆i5-8400的水平,綜合性能則同樣可以媲美i7-7700/7700K。
說一說更現實的情況,假如我今天購買了i3-10105F+H510的套裝組合,我之後該如何進行升級才會划算?考慮到第12代處理器效能飛昇,升級思路分兩步走:
(1)預算不多的話,近1年內可以升級為i5-10400F/11400F,可以獲得40%~55%的效能提升,原來的主機板還可以繼續使用,老CPU還可以賣掉回血400多元,實際未來升級成本在400~600元;
(2)預算較多的話,不太建議升級i7-11700F(1800元)或i9-10900F/11900F(2300元),可以等明年初上i5-12400F+H610(預計1600元)或i5-12600KF+H610/B660(預計2100元),實際帶來的提升或價效比都要略勝於升級同代i7或i9。
也就是說,從今天的升級眼光看,自第六代開始,處理器升級就不再建議考慮代內升級,或許直接想辦法把老平臺處理掉,換成新世代來得更合理~
既然近幾代英特爾升級基本都建議直接換平臺,那你初次下單的時候,其實也就沒有必要考慮平臺升級性,畢竟,根據3~5年的升級週期,今天的i7很可能還不如下次升級的i3牛X,以最近的例子看,10代、11代的i9分分鐘就已經連12代的i5K都比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