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魚,一定要學會找魚窩,所謂的魚窩,就是魚群的棲息地、聚集地,當然,魚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魚群也很難固定在某一個固定區域,一動不動。
想要找到魚窩子,三分看運氣,七分看技巧,運氣如何這就不多說了,因為這屬於玄學,但是技巧,則是有跡可循。
我們只要能找到魚窩大約可能存在的區域,然後再有技巧地去篩選,不說找到魚窩的成功率是百分百,80%還是沒有問題的。
技巧一、帶著偏光鏡看水色
所謂水色,就是水的顏色,當然,水本身是沒有顏色的,但是因為水中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太陽光照射之後,折射出不同的顏色。
人的眼睛對光線的折射談不上太敏感,尤其是在冬季,低溫對肉眼的影響也很明顯,長時間觀察水面,其實效果並不好。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偏光鏡來觀察水面,偏光鏡能過濾散亂的雜光,當我們佩戴偏光鏡看向水面時,如果水面中有某一處顏色迥異於周邊水色。
那不出意外,就是魚群或者水中的暗草在潛伏在水底。其實這就是借用偏光鏡片過濾發射的雜光,讓水面反射更為清晰一些。
技巧二、看魚泡
魚在水下,換氣、進食亦或者在水底遊曳時,都會從水底湧起氣泡上浮到水面,這種氣泡,我們稱之為魚泡。
在夏秋季,這種魚泡是比較常見的,其實在冬季,我們劃拉出有可能是魚窩的水域,耐心地觀察一下水面有沒有水泡上浮。
一般情況下,就兩種結果,第一種是水面安安靜靜,久久沒有任何動靜,第二種是水面上時不時地有水面出現。
第一種情況,我們就不必過多的討論了,主要說的是第二種情況,如果水面上時不時的翻湧、上浮起一個個水泡。
我們不妨統計一下水泡出現的規律,如果是時間間隔極有規律,那麼多半不是魚泡,而是水底淤泥、腐殖滋生的沼氣。
反之,水泡出現的規律非常不規律,或大或小、時間間隔長短不一,那基本上都可以確定,水底下有魚,如果水泡出現的數量還比較多,那就只能恭喜了,說明水底有大量的鱷魚群。
以上這兩個方法,有一個先決條件,必須要先找到符合可能有魚窩存在的區域,然後再用這兩個技巧來判斷,將不符合的區域給挑選出來。
剩下的,雖然不能說百分百就是魚窩,但是準確率超過60~80%還是沒有問題的,當然,如果非有槓精說冰面垂釣如何如何,個人建議不妨試試,再來抬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