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提出:未來15年,將建成12箇中等城市
安徽位於我國的中東部,簡稱皖。從區域經濟來看,安徽屬於中部地區,處於中部偏東的位置,與江蘇省毗鄰,這幾年被吸收進長三角城市群。
安徽國土總面積14.01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02萬,從綜合實力來看,安徽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這幾年安徽的名氣日漸高漲,主要是發展的勢頭很猛。2021年,安徽省GDP首次突破4萬億關口,達到42959.2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6%。
從總量來看,安徽在中部地區依然處於中間位置,在全國也是大致如此。不過安徽的增幅高於湖南、河南等省份,在不斷縮小與中部其餘強省之間的差距。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安徽的城鎮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安徽提出未來15年,全省建成1個特大城市、1個Ⅰ型大城市、12個Ⅱ型大城市、12箇中等城市。
中等城市介於地級市和縣市之間,實力稍弱的地級市、規模較大的縣或縣級市,都有可能建成中等城市。而且中等城市也是吸引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主力,這種型別的城市有比較完備的教育、醫療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容易被轉移人口接受。
12箇中等城市中,有2個地級中等城市,分別是池州和黃山
先來分析一下,這12箇中等城市中,有2個地級市可以明確,這就是池州和黃山。安徽共有16個地級市,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就佔了14個,還剩2個地級市了。
為何池州和黃山只能建成中等城市呢?從全市的人口總量來看,池州和黃山的總人口不到150萬人,中等城市的門檻是50萬,城市化率就要達到34%左右。再加上各鄉鎮人口,城鎮化率就更高呢,對於這兩個地級市而言實現難度很大。
從兩市現有的城區規模來看,距離中等城市的門檻還比較遠。目前池州和黃山屬於小城市規模,市區人口在30萬左右,還要增長20萬人口才能實現目標。按照15年的時間測算,每年城區需淨增長人口1萬人以上,實際是很多地級市現在的人口都是淨流出狀態的。
而且池州和黃山的GDP在安徽也是墊底的。
綜合這三大因素,12箇中等城市中,2個地級市就是池州和黃山無疑了。
還有10個縣級中等城市,需綜合考慮GDP和人口兩大因素
下面再來分析一下,剩餘的10箇中等城市,哪些縣市能夠上榜呢?對於縣、縣級市而言,建成中等城市的難度更大。因為縣級城市,大多城區規模偏小,公共服務設施偏少,對人口的吸引力比較差。只有工業基礎較為齊備,人口規模較大的縣市才有希望。
根據2020年安徽各個縣市的GDP公開資料,我們選取總量在400億以上的縣市,分別是肥西、肥東、長豐、天長、無為、巢湖、濉溪、廬江、太和、當塗、懷遠、潁上、鳳陽,一共是13個。
GDP只是建設城市的一個重要條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人口總量。我們需要排除現有人口在80萬以下的縣市,因為低於這個資料,要建成中等城市,就需要百分百的城市化,這個沒有實現的基礎。
當塗、天長、鳳陽3地,人口總量比較低,可以排除,因此就剩下肥西、肥東、長豐、無為、巢湖、濉溪、廬江、太和、懷遠、潁上10個縣市了。
其中肥西、長豐、肥東、巢湖、廬江5個縣市都屬於合肥,合肥是安徽的省會,是安徽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
這幾年合肥的發展勢頭更是高出了全省平均水平,隨著合肥體量的不斷增大,最周圍縣市的輻射力能力更強。再加上這5個縣市有經濟基礎和人口優勢,15年後建成中等城市問題不大。
唯一的變數就是,部分縣市有可能撤縣設區,這樣就融入了合肥城區了。
無為是蕪湖第一強市,蕪湖是安徽的副中心城市,無為2020年的GDP超過了500億。比亞迪也在此佈局了汽車產業基地,未來無為的發展勢頭也會比較強勁。
剩下的幾個縣市,也都是安徽縣域經濟的佼佼者,也都是人口大縣。經過15年時間的積累,城市的基礎條件會得到明顯改善,工業化水平也會有明顯的提高,對人口聚集效應增強,建成中等城市也是有可能的。
安徽融入長三角之後,將與江蘇、上海一起共建世界級城市群,這是安徽最大的發展機遇,也是全省經濟發展的最佳動力。
透過建設2個地級中等城市、10個縣級中等城市,安徽的中等城市總量將達到12個。作為安徽城市體系的重要補充,也必將帶動全省城鎮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