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月芹 1月28日晚,在牛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官之際,A股房地產板塊上市公司密集釋出了業績預告。
據經濟觀察網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29日14時,共有64家A股上市房企釋出了業績預告,其中超2成房企釋放大幅預虧訊號,另有14家房企續虧,15家房企預減(淨利潤下滑50%以上),僅10家預增或略增,此外有12家房企扭虧為盈。
27家房企預虧超693億元
64家已公佈業績預告的房企中,13家房企2021年業績為上市以來首虧,分別為:陽光城(000671.SZ)、藍光發展(600466.SH)、華夏幸福(600340.SH)、宋都股份(600077.SH)、華遠地產(600743.SH)、世聯行(002285.SZ)、中天金融(000540.SZ)、財信發展(000838.SZ)、美好置業(000667.SZ)等。
陽光城出現自1996年上市以來業績首虧。據業績預告,2021年,陽光城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45億-58億元,同比下降約185%-2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預虧73億-86億元,同比下降240%-266%。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陽光城歸母淨利潤約29.13億元,同比仍增長6.23%。到了第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出現大幅虧損。
藍光發展預計2021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120.37億元左右,扣非淨利潤虧損112.73億元左右,2020年同期分別為盈利33億元、30億元。
虧損額度最大的是華夏幸福。公告顯示,2021年度,華夏幸福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331億-391億元;預計扣非淨利潤虧損318億-328億元。而2020年同期歸母淨利潤為36.65億元,扣非淨利潤約32.77億元,2021年預計虧損幅度約為2020年淨利潤的10倍。
此外,美好置業2021年淨利潤預虧25億-36億元,華遠地產淨利潤預計減少4.8億-6.9億元,世聯行淨利潤預計下滑8.5億-12.5億元,宋都股份預計虧損3億-4億元,財信發展預計虧損5.8億-7.8億元。
14家房企2021年業績續虧,分別是嘉凱城(000918.SZ)、新華聯(000620.SZ)、奧園美谷(000615.SZ)、天房發展(600322.SH)等。其中新華聯2021年預計虧損約29.4億-37.2億元,是續虧額度最大的一家。
據此計算,截至發稿,2021年度27家A股房企淨利潤出現大幅虧損,預虧損總額約693億元-803億元。
另有15家房企預告盈利,但淨利潤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包含陽光股份(000608.SZ)、中南建設(000961.SZ)、大名城(600094.SH)、迪馬股份(600565.SH)、華僑城A(000069.SZ)、首開股份(600376.SH)等。
華僑城A預計盈利31.9億元–41.3億元,同比下降67%-75%;中南建設預計盈利7.08億-21.23億元,同比下降70%-90%;首開股份淨利潤約6億-9億元,同比減少71%~81%;榮盛發展預計盈利1億-1.5億元,同比下滑約98%。
10家房企業績出現增長,包括萬通發展(600246.SH)、沙河股份(000014.SZ)、渝開發(000514.SZ)、新大正(002968.SZ)等。另有12家房企2021年扭虧為盈,分別為大悅城(000031.SZ)、泰禾集團(000732.SZ)、珠江股份(600684.SH)、京能置業(600791.SH)等。
作為較早公開債務違約的泰禾集團,交出了一份扭虧為盈的成績單。根據其業績預告,2021年歸屬股東淨利潤預計為1.01億-1.31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淨虧損49.99億元。
虧損原因不一
據不完全統計,27家房企大幅預虧的主要原因包括經營虧損、減值計提、資產處置及財務費用增加等。
華遠地產、中天金融、藍光發展、宋都股份、陽光城、榮盛發展等大多數房企業績預虧的原因指向:地產銷售不及預期,同時為加快銷售和現金回籠降價處理,導致當期房地產銷售毛利下降,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因此出現經營虧損。
藍光發展2021年歸母淨利潤預虧120.37億元,其中43.94億元為經營虧損導致。
藍光發展在公告中解釋稱,造成經營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是因債務逾期,資金緊張,造成年內計劃交付的專案施工進度受影響,未能如期交付,這導致房地產業務收入確認較上年減少約188.42億元,同比降幅達47.37%;二是下半年行業市場預期下行,銷售困難,因此不得不降價銷售去化,造成毛利下降甚至虧損,同時,也導致存貨跌價壓力加大。
導致藍光發展虧損的另一原因是減值計提。藍光發展表示,基於目前的流動性風險對未來房地產銷售的影響,計提了約69.09億元的減值損失,主要為存貨跌價準備。
作為top20陣營的陽光城2021年度業績大幅下滑,同樣引起行業關注。
陽光城解釋稱,經營業績大幅預虧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基於謹慎性原則計提相應存貨跌價準備,二是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受市場及公司流動性影響,2021年度竣備專案數量減少,導致營業利潤減少。
此外,陽光城表示扣非稅後經常性損益較大,是因為旗下物業公司陽光智博與萬物雲換股,產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25億元稅後淨利潤,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計提減值準備,世聯行表示,其在2021年度因對部分房企應收專案計提減值準備,對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其中某大客戶資金週轉困難,出現了商業承兌匯票逾期未兌付的情況”。
早在2021年9月16日,世聯行釋出公告稱,世聯行與恆大集團存在業務往來,其為恆大集團提供新房代理銷售服務,收取相應的佣金,但因恆大集團資金週轉困難,業績大受影響。彼時公告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世聯行與恆大集團之間應收票據餘額為5.51億元,應收賬款餘額為6.94億元,共計12.45億元。
世聯行在2021年業績預告中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對該客戶應收款項餘額約為12.66億元,其中應收賬款約8.11億元,其他應收款約0.35億元,未到期商業承兌匯票約4.20億元。
“隨著房地產行業波動,其他房企也出現融資困難、資金鍊緊張的情況,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無法及時回收的風險。”世聯行預計此類信用減值的應收款項合計約2.22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世聯行實現營業收入44.75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增長265%,僅一個季度從大幅盈利到大幅虧損轉變。
南京我樂家居股份有限公司(603326.SH)2021年歸母淨利潤預計減少1.2億-1.5億元,其主要原因亦是對恆大地產和華夏幸福的應收款項計提信用減值準備約3.77億元。
此外,華夏幸福、宋都股份、新華聯等房企預虧原因之一為財務成本增加。
華夏幸福稱,2021年度,財務費用大幅增加,加重了虧損幅度,一是因為期內房地產存量專案竣備、交房、結轉增加,可用於利息資本化的專案大幅下降,導致當期費用化的融資利息大幅增加;二是因為“絕大部分借款本息未能如期償還”,截至2021年12月21日合計1078.05億元,違約金及罰息大幅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大幅增加,進一步加重了虧損幅度。
新華聯財務費用增加的原因和華夏幸福相近,隨著竣工專案的增加、在建專案的減少,符合利息資本化條件的專案減少,導致費用化利息增加。
1月29日,上交所、深交所火速給藍光發展、陽光城、華夏幸福等大幅預虧企業下發監管問詢函,要求相應公司披露本期計提大額減值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恰當,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及時、不充分的情形。
同時,針對經營虧損、財務費用大增類的房企,監管部門還要求其披露說明公司營收、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進一步下滑的趨勢或風險;補充說明公司近三年財務費用資本化率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財務費用的影響;補充披露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的債務化解進展,公司後續擬採取何種措施以改善流動性和提升盈利能力。
此外,深交所下發給陽光城的問詢函中還提及,陽光城2021年度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大,業績預告稱主要是陽光智博與萬物雲換股導致。深交所要求陽光城說明上述股權置換的主要內容、交易實施進展情況、相關損益確認時點及依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