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深夜看見一幅有意思的漫畫:
小茴因為心情長期低迷,精神不佳,她去做了心理諮詢。
她告訴諮詢師,自己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莫名的壓力。
害怕讓別人不舒服,老覺得身邊人遭遇不好的事情,是自己導致的。
諮詢師告訴她,她這是典型的“靶子型”人格。
與人交往的時候,總是放鬆不下來,結束之後,還過度反思自己。
在心理學領域,這一行為被稱為“認知扭曲”,此時的小茴已經戴上了扭曲現實的心理眼鏡。
這種錯誤的認知方式,不僅存在於人際關係中,在夫妻之間也經常出現,而且造成很多沒必要的矛盾。
你交代給老公做一件事,但他總是做不好,氣頭上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老公在這件事上,是永遠做不好的了。
這種“全否”思維,就是認知出現了偏差,讓你們之間產生了隔閡。
讓你低落的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你對它的看法
著名心理學家戴維·伯恩斯,曾有這樣一套理論,解救了無數人:
“當你焦慮和煩躁的時候,一些消極的想法:‘我是個失敗者,我到底怎麼回事,我不應該把事情搞砸,我應該比現在更好。’
這些想法不是理性的想法,它們被扭曲了。
請記住,不是事情本身讓你感到難過,而是你的想法讓你感到難過。”
逐字讀完這些話,我的內心彷彿被人看穿,也接著想起一些意味深長的生活現象。
有一位讀者在網上公開自己在工作上的煩惱。
有時候和同事聊天,突然對方臉色很冷淡,不知所措之餘,開始在心裡嘀咕,是不是自己剛才說話丟了分寸,惹對方不高興了。
他會不會覺得我情商挺低的?以後也不願意和我好好相處了?
找領導彙報工作,交談期間,領導一直沉默,面無表情,也沒有點頭表示認可。
是我做的彙報,沒有達到領導的要求嗎?他是不是覺得我能力挺差的?
加班加點做出的設計圖,本以為把該考慮的細節,都加進去了。
誰知道拿到同事面前的時候,還是被一眼指出了紕漏。
難道自己這麼粗心嗎?檢查好幾遍,還是有沒注意到的地方。
很多時候,令我們沮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因過度考慮,對它產生的扭曲看法。
沒有人可以把事情做得毫無瑕疵,人的大腦做不到次次都非常完美。
不必因為一次失誤,對自我產生過多的指責。
《六頂思考帽》一書中講述了6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用了6種顏色不同的帽子代替。
當你陷入內耗,不妨選擇代表冷靜的白色思考帽,用中性和客觀的視角去看待現狀,不過度猜測沒有發生的事情,才會不那麼累。
認知扭曲,直接導致精神內耗
偏離正常認知軌道,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自己,就像給人生套上枷鎖。
作家史密斯在著作《我們內心的“壞東西”》中,講述了一個律師的故事,他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有一次他和老同學聚會,見面之後,發現對方不僅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完全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模樣。
整場聚會下來,老同學侃侃而談,談笑風生,而他卻在旁邊陷入深深的失落和挫敗感中。
“小時候明明我成績比他好,為什麼短短几年過去,他變化這麼大。”
甚至開始暗暗指責上天的不公平:“憑什麼別人能過上幸福滋潤的生活,而我卻過成這樣?”
即使聚會結束回到家中,依然耿耿於懷。
往後的每天鬱鬱寡歡,認為自己實在是太差勁了。
從此之後,一度不認可自己。
整個人狀態很差,工作也受到影響,連續3個月業績一直下滑,甚至還被領導喊去談話。
因為一個細微的認知偏差,給人的影響,就如水滴石穿般不易被察覺,卻又沉重和深刻。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著他的想法和行為。
別人的人生,從來不是我們人生的標尺。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主色調,有的人五顏六色,光鮮亮麗,而有的人就是單純的白色,乾淨整潔。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我們無需改變,也無需羨慕別人和自己的不一樣。
不能成為別人的附庸,給精神鬆綁。自己活得輕鬆比什麼都重要。
擺脫認知扭曲,才能消除精神內耗
如何糾正認知方式,甩去內耗,有書君總結了4個實用建議給你:
- 識別認知扭曲,把它和自己的身體分離
如果把精神內耗,比作一片“死亡沼澤”。
在自己靠近危險邊緣的時候,能夠及時拉響警報線,提醒自己,那就會避免一場沒必要的傷害。
下一次情緒低落,或煩悶焦躁時,可以反問自己,現在的我認知是不是發生了扭曲?
命令自己保持冷靜,拿出充足的時間去重新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再做出判斷。
任何時候,都要牢記,提前識別危險,遠比中斷危險來得更重要。
- 在認知上,允許有灰色地帶
有一種很奇怪的人性現象:
越是親密的人,我們對他們的要求越高。
當他們犯了錯,我們反而做不到對待陌生人那樣的寬宏大量。
就像去年很火的電視劇《小捨得》,裡面的田雨嵐在家就經常數落自己的丈夫。
丈夫做錯一件事,田雨嵐能把之前所有事都摟出來,指責丈夫不成器。
田雨嵐這種認知方式,在很多人身上,都有相似的影子。
習慣用非黑即白的極端方式,給親密的人“判刑”。
這種簡單粗暴,不容置疑的認知模式,也會給自己帶來沉重的負擔。
允許親密的人犯錯誤,相信他們不會一成不變。
不拿“全是或全否”的思維看待事情,允許有灰色地帶的存在。
給別人留空間,也是在給自己留空間。
- 不要讓負面情緒,成為你唯一的焦點
人的情緒是一臺靈活的天平。
負面情緒過重,天平就會失衡,整個人也會比較沮喪,陷入抑鬱的狀態。
認知扭曲同樣可以導致情緒低落。
我們都熟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是賣雨傘的,另一個兒子是賣草鞋的。
天氣晴朗的時候,雨傘就賣不出去,她替大兒子愁;天要下雨的時候,草鞋就賣不出去,她開始又替二兒子愁。
在老人家替大兒子發愁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天氣晴朗時,二兒子的生意反而很好;
在她替二兒子發愁的時候,她沒有意識到,此時大兒子的雨傘生意正旺。
不讓負面情緒佔據自己全部的思想,給正向情緒騰出空間,才能把自己從消耗中擺脫出來。
生活中,當你發現自己處於認知扭曲的時候,不妨轉換思維,去想兩三件開心的事情。
驅走負面情緒,給正向情緒同等的時間,情緒這臺天平,才會保持平衡。
- 下結論前,先確認事實
微博上曾有這樣一個新聞,看完再次知道“確認事實再下結論”的重要性。
重慶一位10歲的男孩,被某車主冤枉,說他劃壞了自己的車,還拿出監控影片作證。
看影片第一眼,男孩確實伸手劃了車的車身,因此男孩的爸爸賠了車主3500元。
但男孩的爸爸透過和兒子的交談,並不認為監控影片就是事實。
於是又去檢視行車記錄,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最後在民警的幫助下,還給了男孩清白。
如果父親只憑監控影片,就認為孩子做了錯事。
那麼傷害的,很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
確認事實之前,不輕易下結論,不傷害他人。
我們可以真誠詢問事情的過程,儘可能多地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也說過:“任何東西都抵不過真實。”
只有看到真實,才能消除誤解,收穫輕鬆。
▽
心理學家阿倫·貝克認為:
“認知扭曲是一種思維的錯誤,它造成了人類處理資訊過程的困難,最終導致了心理障礙。”
認知扭曲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
識別並消除認知扭曲,可以剪斷捆綁人生的繩索。
尊重事實,不過度揣測,這才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點亮“在看”,願每一位書友都能活得自在,甩去束縛,迎來如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