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大多數人所瞭解的那樣,大規模核戰爭對於人類來說是毀滅性的,所以如何避免有核國家間陷入核戰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同樣,也只有充分了解到核戰爭的危害性才能幫助人類更有效的預防核戰爭的發生。
最新資料表明,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核大國仍舊掌握全球約90%的核武器,其中美國擁有約5800枚核彈頭,俄羅斯擁有約6275枚。
如果這兩個核大國間突然爆發核戰爭會發生什麼?
就已知的導彈預警系統而言,早期預警網路一般會由衛星組成。這樣的預警衛星通常會被髮射到地球靜止衛星軌道上,衛星上裝有高敏感的紅外探測器,可以探測導彈在飛出大氣層後發動機尾焰的紅外輻射,並配合使用電視攝像機跟蹤導彈,及時準確判明導彈併發出警報。所以,最早的警報一般會來自衛星。
在導彈預警衛星的部署數量方面,美國相較於俄羅斯優勢明顯。
間諜也是一種預警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的有效手段。因為發射井位置大多是已知的,導彈發射時很難隱藏。
最後一種預警手段來源於專門的大型預警機,這樣的預警機如果部署得當可以精確跟蹤來襲導彈及其戰鬥部,並在第一次撞擊前提供大約15分鐘以上的額外預警。為什麼是15分鐘而不是更久?這裡牽涉到地球曲率的問題,洲際彈道導彈的一般飛行路徑決定了它通常只在再入段才會被再次發現並跟蹤。
基於發射井的彈道導彈突襲顯然不具有突然性,這一點促使了導彈列車的出現。導彈列車的正式名稱為“軍用鐵道導彈系統”,被形象地譽為陸地核潛艇。最初由蘇聯製造,近些年在某金色的東亞國家發展壯大。
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可能是最具突然性的。俄國人巧妙地將彈道導彈核潛艇隱藏在了北極冰蓋以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導彈飛行時間,相對的也就減少了被打擊方的預警時間。
實際上,幾十年來美俄雙方只部署了有限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這些系統也僅僅被用來應對可能的來自較小國家的有限打擊,對於大規模核突襲,這套系統在理論上存在的意義大於其實際意義。
美軍的19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僅成功了10次。緊跟美軍步伐的某神秘東方大國前後也進行過5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是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國家。
但彈道導彈並不是核打擊的唯一手段。在巡航導彈的大規模突襲掩護下,大型戰略轟炸機甚至戰鬥轟炸機同樣能執行有限的核轟炸任務。問題是,只會有一小部分轟炸機可以擔此重任。因為在第一波打擊到達時,大量的雞窩很可能會徹底消失。即便有轟炸機能夠僥倖參與核反擊,這樣的目標也顯然比巡航導彈或者無人機更加容易被攔截。
預警、雷達、潛艇、通訊陣列和指揮中心以及對方的發射井包括各類移動發射器將不幸成為首波打擊目標,各種軍事基地也將成為攻擊目標。值得一提的是,工廠、大型港口或發電廠同樣難逃一劫,因為這些設施顯然代表了對方的軍事和工業潛力。
那麼核爆炸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爆炸高度較低,輻射粒子將進入土壤,當土壤被衝擊波拋入空中時將會產生更多的放射性落塵。但地面的各種建築物會成為很好的保護屏障。因此,核落塵對於距離爆炸點較遠地區的危害很有限。
與之相比,高空核爆會立即帶走更多的人,但周圍的輻射會少得多,長期輻射風險也會小得多。
但別忘了,還有熱輻射。如果直接暴露在熱輻射下,即使距離很遠也是相當致命的。不想被熱輻射帶走你可以考慮躲在建築物裡,基本上只要建築物沒有倒塌,磚牆就能遮蔽大部分的輻射和直射熱射線。研究表明,在核爆發生時,建築內的傷亡人數比人們站在戶外的傷亡人數低90%左右。
如果紐約遭受核打擊,只要在核爆中心點2公里範圍內,即使藏於建築物內依舊有可能被核爆帶走。模擬核爆實驗中,假設人們站在戶外,450萬噸級的核爆炸通常會帶走大約1200萬人。
莫斯科的人口相較於紐約來說要更多一些,但分佈區域也大的多,需要更多的核武器才能以類似的方式進行覆蓋。
總體而言,美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較少,少於1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較多。俄羅斯城市的平均人口密度比美國大一點,這是由於俄國人大多居住在公寓裡,美國家庭的房屋大多是獨立的。然而,在核爆發生時,美國的房屋卻更容易被核爆衝擊波和隨之而來的火災摧毀。
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並不是所有的傷亡都是瞬間發生的,因為即使沒有被核爆當場帶走,大多數人也會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因為得不到有效治療而被帶走。在戰爭結束後的幾天或幾個月內,進入人體的放射性塵埃或放射性粒子會繼續帶走數百萬人。如果以廣島原子彈爆炸為模型,20%以上的人可能會在幾個月內死於輻射、疾病、癌症和其他長期健康問題。然而,更要命的將是戰後社會的持續動盪。試想,一個現代國家的基礎設施突然消失意味著什麼?這通常意味著大部分人可能無法得到足夠的食物補給和像樣的住所。而且如果不能迅速組織起強力部門維持社會治安,那麼大大小小的衝突將在一年左右帶走數千萬人。
最後,核冬天緊跟著到來,這會給農業和畜牧業帶來一系列問題。但確切的影響範圍是無法預測的,因為幾十年來的許多研究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核冬天影響的將不僅是兩個交戰國,而是整個世界。
到那時,全世界可能會有約1億甚至10億人死於饑荒,美國和俄羅斯也很可能不再是我們今日所知的模樣。
這兩個國家誰都不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只是其中一方會稍微輸得少一點。那些從這場核大戰中獲利的第三方國家會為新世界重新繪製地緣政治版圖。
所以,在互相往對方頭上扔核蛋這件事上,只要美國和俄羅斯各自把核手提包僅僅當作一個裝飾品,那麼雙方就都是贏家。
拙筆不才,看官見笑。
如有不同見解或批評建議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小喵留言。
淺談紛爭,珍愛和平,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