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被俄羅斯特種兵結結實實地教訓了一番,當天,有300名全副武裝的敵人不間斷的向16名俄軍發起了衝擊,甚至還動用了自爆式卡車。然而,在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下,俄軍最終卻交出了成功抵禦進攻,殲敵百人,且無一人陣亡的答卷。
也正因如此,當戰鬥結束後,坐在莫斯科的普京也難掩興奮之情,不僅露出了久違的開懷大笑,更是準備親自給特種兵們佩戴勳章。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特種部隊執行了什麼任務?而他們又是如何在300人的圍剿下全身而退的呢?
2017年,敘利亞內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在此之前,俄羅斯只派出了空天軍支援敘利亞政府。然而,隨著政府軍節節敗退,俄羅斯意識到,站在反政府武裝身後的絕不僅是普通的反對人士,而從敵人手中的“毒刺”導彈、HK系列步槍等裝備也能看出,他們很明顯是受到了某些富有國家的資助。
正因如此,俄羅斯國防部緊急和敘利亞達成了共識,他們將派出陸軍協助政府軍,並且除了常規力量之外,俄方還會派出特種部隊。
5月10日,俄方剛剛拿下敘利亞的阿勒頗省,可就在所有人以為可以稍作休息時,特種兵指揮官丹尼爾卻收到了一條線人發來的訊息:雖然表面上阿勒頗省已經被掌控,但有一股武裝勢力仍在邊界地區虎視眈眈。這夥武裝將秘密據點隱藏在村莊內部,並且還透過秘密通道伏擊過往的政府軍。
事實上,在丹尼爾接到線報時,已經有將近一個營的政府軍被暗算了。敵人十分狡猾,他們利用先進的消音步槍,往往能在短時間內撂倒大量政府軍,接著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一邊將屍體清理得無影無蹤,一邊將戰利品收集起來。而他們的計劃是,在5月下旬,展開對政府軍的全面反攻。
考慮到敵人將出其不意發動進攻的情況,丹尼爾當即決定親自前往邊界偵察。另一方面,他的線人是潛伏在反政府軍內部的,因此並不能排除敵人用計調走大部隊的可能性,所以丹尼爾選擇輕裝上陣,只點名了15名精幹的勇士與自己同行。
不過俄軍特種兵的人數雖少,但他們每個人都有以一當十的戰鬥力,與此同時,在吸收了以前輕敵的教訓後,丹尼爾在出發之前還特意叮囑手下,將威力強大的火箭筒也帶上。
當天下午14點,16名特種兵來到了線人報告的敵方據點,在用望遠鏡環視營地後,丹尼爾長舒了一口氣,敵方人數在1000人以下,配備的重火力只有3量坦克以及1輛裝甲車。這樣的武裝配比,在“呼風喚雨”的特種兵面前顯然是不夠看的。
隨後,丹尼爾做出了戰鬥部署,由3名上尉分別帶領爆破手與突擊隊員前往據點的東側、東南側、和西南側方向,自己則與狙擊手坐鎮正南方向,一方面給戰友們“報點”,以便進行精準打擊,另一方面他的位置最高,可以充分發揮空襲定位器的作用。
隨著一聲令下,15名特戰隊員三三兩兩地四散開來,趁敵人中午打盹時前往預定地點。不得不說,這隊特種兵確實是藝高人膽大,他們最近的埋伏陣地離敵人還不到150米,最遠的也不過區區300米,若是敵人蜂擁而出,縱使他們裝備精良,恐怕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不過,訓練有素的他們並沒有著急進攻,在用先進儀器對反政府軍營內所有的火力點與重武器進行標註後,幾架蘇25戰機呼嘯而至,隨著多發精準的對地導彈讓據點變為一片火海,這次出其不意的戰鬥正式打響了。
然而,這夥反政府武裝也不是烏合之眾,在遭到轟炸後,指揮官很快就意識到營地設施一定是被精準定位儀器標註了,而正南方向的制高點則是最好的位置。於是敵人緊急召集了有生力量,趁著空襲的間隙,一邊躲藏,一邊直接用迫擊炮攻擊丹尼爾所在的制高點。
好在丹尼爾有先見之明,在迫擊炮彈落到頭頂之前,他就已經轉移到西南方向的陣地了,而在之後的十幾分鍾內,特種兵們更是火力全開,時而用步槍精準打擊敵人的要害,時而扛起火箭筒,直接轟擊躲藏在掩體後的敵人。
隨著蘇34轟炸機投下的重磅炸彈一顆顆被引爆,原本還有反擊槍聲和叫喊聲的敵軍營地逐漸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了滾滾濃煙。
可正當丹尼爾在望遠鏡中十分滿意地觀察戰果時,他卻看到了令人十分不可思議的一幕。從敵人陣地的遠處,開來了數十輛武裝皮卡,而那些沒有上車的敵人,則有條不紊地跟在汽車後面,足有300多人;除此之外,還有3輛坦克正從東、西方向以包夾之勢向著隊員們的陣地全速衝擊。
聊到這有的朋友或許會有疑問,丹尼爾此前不是做過偵察嗎?此時敵人營地中的坦克早已被炸壞,而兩次空襲的火力也足以殲滅營地中的所有人,反政府武裝究竟是怎麼把坦克“變”出來的呢?
在短暫遲疑後丹尼爾瞬間醒悟了過來。事實上,除了表面據點之外,敵軍還在地下擁有四通八達的秘密通道,不僅如此,就連能停放坦克的倉庫也有,正因如此,他們躲過了第二輪轟炸,並且有300多名敵軍趁著煙霧的掩護逃出了營地。
丹尼爾深知特種作戰就得講究個出其不意,現如今隊員們已經全然暴露,而敵人已經擺開了包圍的隊形,所以當務之急並不是殲敵,而是趁包圍圈還未形成時,從防禦薄弱處突圍。
在這樣的情況下,16名特戰隊員重新集結在了丹尼爾身邊,他們互相掩護,有條不紊地撤退。不過,人的兩條腿怎能跑過汽車輪子,沒過幾分鐘,反政府軍就追到了距離丹尼爾幾十米的位置。
在如此情境之下只能開打了,霎時間槍聲四起,不少敵人的胸前都放出了陣陣血霧,隨即倒在了地上,幾輛敵軍坦克也在火箭彈的轟擊下變成了著火的鐵殼,而依靠著廢墟當掩體,特種隊員們不但沒人中槍,反而是越打越興奮,甚至有人開始記起了數。
不過,無奈敵人的數量太多,雖然特種兵們不斷在交叉掩護下有條不紊地撤退,但敵人顯然是殺紅了眼,他們開始不顧身邊倒下的人,瘋狂的向丹尼爾方向推進。然而,就在反政府軍佔領特種兵們剛撤退的一片廢墟時,幾聲巨響卻再次將他們炸得血肉模糊。
原來,在離開陣地前,丹尼爾指揮手下佈置了不少反步兵地雷以及餌雷,這不僅能為他們拖延撤退的時間,還能順便再殲滅不少敵人。不得不說,能在如此緊張的戰鬥中做到細緻考慮,這支俄軍特種部隊的作戰實力確實非同一般。
或許是被打急了,在眼看著丹尼爾率領小隊撤退得越來越遠的時候,反政府軍竟又玩起了“花活”,他們將炸彈安裝在了武裝皮卡的車廂中,準備利用機動性快速接近對方,接著採用自爆的形式與俄軍同歸於盡。
這一手確實給丹尼爾造成了不小的危機,一方面,隊員們的槍械根本打不穿皮卡的鋼板,另一方面,因為車輛太多速度太快,所以即便能用火箭彈予以回擊,但在如此近距離下,裝填的時間完全不夠用。
如果被自爆皮卡接近,後果只有死路一條,就在此時,丹尼爾又做出了一個險中求勝的決定,在人手本就不夠的情況下,他命令隊員們分散開,躲入卡車無法進入的斷壁殘垣之中,在隨時切換陣地的同時,遠距離攻擊失去皮卡掩護的敵人。
戰鬥一直持續到了晚上8點,隨著皮卡被隊員們逐個擊破,不停推進的敵人也一個又一個倒在血泊中,反政府軍終於喪失了攻擊意志。趁敵人痛苦的喘息之際,丹尼爾也率領隊員們藉著夜色的掩護成功撤離了戰場。
這一次戰鬥,丹尼爾小隊面對近千人的敵軍營地,不僅完成了事先預定的打擊任務,還在後來300多名反政府軍的圍剿下,打死上百名敵人又全身而退,而16名隊員中,傷的最重的,也不過是小臂骨折而已。
戰後,在媒體的重重努力下,終於採訪到了這次行動中大放異彩的丹尼爾,然而他在面對鏡頭時卻遠不像在戰場上那般自在,而在被問到為何敢同300名敵人交火時,他也只是言簡意賅的表示,我相信隊員們的實力。
而在戰報傳回莫斯科後,一向喜怒不顯的普京,一時間竟難掩興奮之情,在大肆誇讚了丹尼爾極其隊員之後,他還告訴秘書:趕緊叫這些戰鬥英雄們回來,我要親自為他們授勳!
不得不說,這次對反政府武裝的打擊行動,堪稱特種作戰的典範,無論是指揮排程還是戰鬥意志,丹尼爾都完美的展示了俄軍特種部隊的實力,而在另一方面,在狠狠打擊了反政府武裝囂張氣焰的同時,他們也為屢次被敵人暗算的俄軍報仇雪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