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末最困難的時期,我軍很多時候只能忍痛割愛,用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一點可憐經費,挑著那些最要緊的東西買。如今,我軍就有三款紙面效能高度相似,卻又同時大量裝備部隊的武器系統,它們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引進的HQ-6A、HQ-7B和HQ-17防空系統。與當時很多“斷線”和未能成行的專案相比,這“三小件”可以說是不同尋常的存在。為什麼在窮得叮噹響的年頭,搞出了這些看似重複建設的專案?這裡面的蹊蹺,還得從三兄弟的身世講起。
從“廢柴”到“門神”——“紅旗-6”的逆襲之路
初代HQ-61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中低空、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它從1965年9月開始研製,最初命名為HQ-41型,1966年1月才改名為HQ-61型。在當年的國土防空作戰中,我軍曾擊落美軍F-4B戰鬥機,所以這款戰機上攜帶的AIM-7B半主動雷達空空導彈成為了重要的技術參考。由於海軍急需艦空導彈,1967年它改為艦空導彈系統設計。1976年地空導彈的研製恢復,與艦空型號同步進行。
最終,地空型號HQ-61A於1986年設計定型,採用車載雙聯裝發射架(SX-250底盤)、車載跟蹤照射雷達和指揮控制站等組成。艦對空型號在1988年11月設計定型,定名為HQ-61型,採用雙聯裝蹲式發射架,裝備到了053K型護衛艦上。後續改進的使用六聯裝發射架的HQ-61B型,則裝備於053H2G型護衛艦。
1979年3月在低空防空導彈選型會上,決定立即開展第二代中低空地空導彈的研製,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前身)接受了預研任務,暫定名為HQ-63型。1980年,HQ-63被列入重點預研型號。1984年6月27日, HQ-63導彈的研製方案正式批准,並正式命名為紅旗-6號地空導彈武器系統,轉入型號研製階段。
1985年HQ-63型的發射試驗獲得成功,但是當時適逢國家科研專案調整,與HQ-7專案存在重疊的HQ-63專案下馬。而與此同時,空軍決定引進義大利Selenia公司(現MBDA集團Alenia Disefa公司)研製的Aspide MK-1“蝮蛇”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根據上級指示,航天部上海航天局(航天八院時名)以“蝮蛇”地空型Spada“斯帕達”為參照,繼續研製中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新專案仍然使用“紅旗-6”的代號,稱為HQ-64型。
1995年10月25日HQ-64地空導彈首次發射試驗成功,全系統在2003年完成超低空靶試,並於2004年透過國家定型試驗。HQ-64系統採用輪式卡車底盤,用於要地防空。一個作戰單元包含指揮車1輛、搜尋雷達車1輛、跟蹤照射車3輛、導彈發射車6輛和電源車1輛,採用25噸級TAS-5450型8×8越野卡車底盤。
HQ-64近程地空導彈與海軍的H/PJ-11近防武器系統結合,得到了HQ-6A陣地末端綜合防禦武器系統,在201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這款系統將小口徑近防炮系統與搜尋、制導雷達車合二為一,巧妙的設計達到了“1+1>2”的效果。
“花開兩朵”——“紅旗-7”的華麗登場
HQ-7型地空導彈專案,同樣以1979年3月的低空防空導彈選型會為開端,只是研製單位換成了北京的航天科工二院。1979年6月,研製任務正式下達,專案代號“紅旗-7型”。
HQ-7型是以法國Thomsan-CSF公司(現Thales公司)R-440 Crotale“響尾蛇”為參考原型。有意思的是,雖然在1978年我國技術代表團曾經考察過這一型號,但是礙於經費不足,陸軍的引進計劃被迫告吹。但是,在1985年海軍決定引進艦載型號的TSE-5500“海響尾蛇”,並在1987年簽署引進合同,陸軍則趁機搭上了順風車。
HQ-7型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在1996年透過國家驗收後旋即列裝部隊,並同步以FM-80的代號推向出口市場。FM-80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發射-制導站配備有多普勒跟蹤雷達、IR紅外攝像機和CCD電視相機。其中,雷達負責測量導彈與目標的距離和瞄準線的角度誤差,紅外與電視相機輔助排除超低空雜波干擾。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僅透過光學通道,以人工操作瞄準線制導的方式,以三點法接戰目標。
在服役初期,因為仿製的P4R型4×4底盤可靠性存在問題,所以作為備份生產的還有發射-制導站採用半掛底盤的型號。在1998年,出口改進型的FM-80M(原編號FM-90)正式亮相第二屆珠海航展。改進內容包括用大規模積體電路替換電子管、換裝抗干擾能力更強的雷達、升級電視-紅外-鐳射光學通道、改進導彈動力系統將有效射程提高到15000m。自用的升級型號HQ-7B在2009年亮相,出口型號FM-90則在2010年參加了第八屆珠海航展。
FM-90將搜尋雷達升級為相控陣體制的三座標雷達,提高了目標識別能力,能夠更好的預判航跡,幫助發射車上的跟蹤雷達能更快完成捕捉。同時,搜尋雷達和制導雷達均換裝固態發射機,具備無預熱工作能力,在降低峰值功率的同時提高平均功率,使得雷達的探測效能提升,被截獲機率下降,強化了對抗反輻射導彈的能力。制導系統增加了紅外跟蹤器和紅外位標器,可在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被動手段生成修正指令。
改進型號的導彈換裝了更強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導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增加到3馬赫,對戰術飛機和直升機的有效射程提升到20km左右。而環形聚能戰鬥部與高靈敏度無線電近炸引信的結合,解決了後置戰鬥部殺傷能力偏弱的問題,使導彈能夠有效攔截以AGM-88為代表的超音速小型目標。
FM-90不僅是新的產品,同時也是改進方案。相關技術裝置可以用於FM-80系列的升級。同理,HQ-7B的技術也可以用於HQ-7的升級。目前,HQ-7B依然是我軍合成旅防空營的主戰武器。
“盜版疑雲”——“紅旗-17”的異軍突起
初見HQ-17地空導彈系統的時候,大家第一反應恐怕都是 “太像了”,因為它從頭到腳都散發著伏特加的味道,跟9K331“道爾-M1”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道爾-M1”系統是蘇聯第三代陸軍伴隨式野戰防空系統,於1991年正式裝備部隊,該系統編制在坦克師、機械化步兵師和摩托化步兵師下屬的防空團。“道爾-M1”具備在行進間搜尋、識別和打擊目標的能力。它自動化程度高,反應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好,可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全天候作戰,具有全向射擊能力,在當時是最先進的伴隨式野戰防空系統。
俄羅斯在2013年列裝了改進型“道爾-M2”系統,全面更新了雷達和火控系統,同時採用了9M338導彈,單車備彈數量提高到16枚,可以同時接戰4個目標,有效射程延伸到15千米。
我國在1996年引進了2個團的“道爾-M1”地空導彈系統,配備給了軍屬防空旅。在 “新三打三防”的背景下,效能優秀的“道爾-M1”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打武裝直升機”和“打巡航導彈”的兩大關鍵目標。
部隊對於“道爾-M1”的效能非常滿意,但是當時軍費開支還處在歷史低谷,因此未能繼續引進。不過,既然買不起那還可以自己造。經歷16年的艱苦奮鬥,新一代的HQ-17型近程地空導彈系統於2012年裝備部隊。
我國的HQ-17型近程地空導彈並不是9M331的簡單模仿,因為我們對發射車的雷達系統、導彈的自動駕駛儀、近炸引信、固體火箭發動機都進行了改進,大幅提高了作戰效能。其中,雷達採用全固態有源相控陣技術,在有效探測距離、目標識別能力、跟蹤精度、訊號隱蔽性、抗干擾能力等方面有著全面的提升;光電系統增加紅外通道,具備被動工作模式下的自動接戰能力;導彈換裝了新型大比衝發動機,提升了飛行速度,改進了控制系統,提高了過載效能。
在2018年的第12屆珠海航展上,出口型FM-2000首次亮相。以出口型號FM-2000引數對比,HQ-17地空導彈系的基本效能與俄羅斯最新改進型9M338“道爾-M2”相當,在探測能力和系統綜合作戰能力上還要更勝一籌。
地面防空作戰形式變遷,三款防空系統完美匹配新變化
從紙面效能引數來看,HQ-6A、HQ-7B和HQ-17在作戰範圍方面高度重合。不過,具體到作戰的層面,三者就有明顯的區別了。HQ-6A是一種陣地綜合末端防禦系統;HQ-7B本來應該用於要地防空,但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被賦予了野戰伴隨防空的重任;而HQ-17是正經的野戰伴隨防空專業戶。因此我們就能看到,HQ-6A的使用者是空軍防空兵、海軍岸防兵和火箭軍防空部隊,而HQ-7B和HQ-17主要編制在陸軍。
陣地末端防禦是海軍的CIWS末端防禦向陸地的延伸,是一個興起於2000年前後的概念,主要的任務是攔截敵方的各種彈藥。我們比較熟悉的美軍C-RAM系統,就是以攔截來襲的火箭彈、迫擊炮彈為目標,用於保衛重要設施。
以此來看,HQ-6A系統的發展方向頗具先見之明。它參考的原型是義大利的Spada“斯帕達”近程地空導彈系統,而這一系統與瑞士的厄利空GDF系列35mm小口徑高炮系統結合後,共同構成的Sky-Guard“天空衛士”系統就是同樣的思路。
HQ-64的戰鬥部質量大、毀傷效果好,非常適合作為攔截彈藥。從國外的經驗看,以JDAM聯合攻擊彈藥為代表的制導航彈,是在傳統的無制導航彈上增加制導和滑翔元件。皮糙肉厚的“鐵炸彈”,卻是小型預製破片、連續杆、離散杆戰鬥部難以徹底摧毀的。
另一方面,以SDB小直徑航彈為代表的小型精確打擊彈藥,紅外特徵不明顯,又可以單次大批次投放,對被動紅外製導和無線電指令制導的導彈,是巨大的挑戰。而HQ-64採用的雷達制導方式,與主動相控陣雷達結合後,對小型目標的發現、識別和跟蹤具有優勢。在多目標交戰方面,有義大利的Aspide-MK2換裝主動雷達引導頭的先例,同樣的改進在HQ-64上可謂信手拈來。
HQ-7B存在著能力與使命脫節的問題,這是歷史客觀條件的綜合影響。在研製HQ-7的時候,從我們考察過和可能獲得的產品中進行橫向比較,法國R-440 Crotale“響尾蛇”已經是最好的選項。當時德法共同研製的Roland-II型和英國的Rapier“輕劍”,有效射程太短,而且速度太慢,攔截能力較差;義大利Indigo“靛青”的制導體制容易受到氣象條件和對抗裝置干擾;瑞士的ADATS“阿達茨”,想反坦克和防空通吃,結果兩頭都不強,高速空中目標打不著,三代主戰坦克正面打不穿。
作為一款誕生於1971年的武器系統,法國“響尾蛇”近程地空導彈的效能,在我們決定仿製的時候,還是國際先進水平,特別是它結合了雷達與光學跟蹤的優秀抗干擾能力。但是,受限於國內的工業能力,從TE-5500到HQ-7的逆向工程持續了9年,結果完成時作戰樣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就在我們的仿製工作焦頭爛額的時候,法國在1990年就已經開始生產整合了搜尋-制導-發射功能的Crotale-NG系統,將“響尾蛇”升級成適應未來需求的野戰伴隨防空系統。而在同一個時期,我們還徘徊在電動底盤的可靠性問題上,最後不得不弄出牽引型應急。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在頂層設計方面,我們對自身作戰需求有清醒的認識。在HQ-64專案遭遇瓶頸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拓展HQ-7的攔截效能。在HQ-7B上實現了攔截小型超音速目標的能力,在新世紀頭十年中解決了最為緊迫的攔截巡航導彈和反輻射導彈的問題。可是,因為歷史欠賬太多,裝備缺口很大,雖然HQ-7B的效能,用於野戰防空確實不夠滿意,但是比起更不合時宜的59式高炮和HQ-61A地空導彈,及時換裝毫無疑問是利大於弊。
而從作戰應用方面來看,合成旅的防空圈層分為在區域防空掩護群、直接防空掩護群和機動防空掩護群一共三個部分。在用於保護旅屬基本指揮所、旅炮兵營、旅作戰支援營的重要戰場節點的直接防空掩護群中,HQ-7B還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在1996年引進的9K331“道爾-M1”則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伴隨防空系統。只看射程、身高、最大速度的資料,9K331並不亮眼。但是在射擊包線上,情況就是天壤之別。雖然9K331導彈最大速度不突出,但發動機工作時間長,主動段達到10千米,打擊高速靈巧目標的優勢明顯。透過垂直髮射與直接力控制轉向技術,在全向打擊和多目標交戰能力上,9K331顯著超越了西方國家同期的同類導彈。更重要的是,“道爾-M1”可以在25km/h的時速下行進間射擊,這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的。
可是,正是因為“道爾-M1”的技術性能太過突出,以至於在國產化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層層難題。從1996年引進,到2018年推出國產型號的出口版,中間的22年有太多不為人知的坎坷。但是,漫長的等待是值得的。在HQ-17型的研製過程中,我們避免了“總是在追趕,始終在落後的窘境”,以一步到位的方式完成了全系統的改頭換面。
總的來說,在那個經費都要從牙縫裡擠的年代,我們勒緊褲腰帶也要同時買的這“三小件”,都在引進消化的過程中都契合了我軍的防空作戰需求。表面上看,中國在三筆軍貿中吃了虧,可實際上卻佔了大便宜,比如HQ-17就讓我們實現了全系統的改頭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