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紅軍時期擔任主力部隊的師級幹部,這是一個很高的起點了。正常發展的話,大授銜時最低也是中將。比如著名的“三楊”,紅軍時期都擔任過師級幹部,1955年都成了開國上將。再比如二野著名的戰將王近山,紅軍時期也擔任過師長,大授銜時被評為中將,他對此很不滿,認為自己的軍銜授低了,因此還發了一些牢騷。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段蘇權紅軍時期曾經擔任過黔東獨立師的政委,這是一個小師,總兵力僅有800餘人,還不及主力師一個團的兵力多。而且這個師沒堅持多久就失敗了,段蘇權因為在戰鬥中負傷回老家休養了三年。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他被授予少將軍銜。不少人都認為他授低了,主要原因就在於他紅軍時期擔任過師級幹部。
由此可見,紅軍時期的師級幹部,只要正常發展的話,55年授銜的時候最少也是中將的起點。但凡事總有例外,有一個人紅軍時期就是師政委,革命十幾年後不僅沒有獲得提升,職務還降了兩級,成了團長,他就是周時源。周時源是安徽金寨人,父母以種田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艱難。1929年,15歲的周時源加入了紅軍隊伍,跟著部隊在鄂豫皖蘇區征戰,參加了著名的四大戰役。
後來,紅四方面軍離開了鄂豫皖,來到了川陝蘇區,周時源又跟隨部隊參加了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作戰。反六路圍攻期間,周時源擔任紅31軍274團第2營營長。1934年8月,方面軍總部決定以青龍觀為突破口對圍攻萬源的敵人進行反攻。總指揮徐向前親自來到274團對周時源交代任務,叮囑他務必要拿下青龍觀,為大反攻開啟突破口。
當時青龍觀守敵為周紹武旅,敵人佔據著兵力和地形優勢,如果強攻的話勢必會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周時源連續幾天檢視地形,決定利用夜色發起奇襲。8月27日傍晚,周時源帶著2營來到青龍觀西面的甕柏寺,然後藉助繩索和石縫順著峭壁攀上了山頂。突然從敵人背後開火,一舉攻佔了周紹武的旅部。敵人失去指揮,登時大亂,周時源帶著部隊繼續衝擊,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一舉拿下青龍觀,將敵人全殲。
青龍觀一戰,周時源表現出了極高的指揮水平和戰術素養,受到總指揮徐向前的賞識,被提拔為團長。之後周時源又率領部隊參加了強渡嘉陵江戰役,在劍門關戰鬥中再次立下奇功,受到總指揮徐向前的表揚。紅一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周時源出任紅4軍第11師政委,師長為陳錫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陳錫聯進入八路軍任職,擔任129師385旅769團團長;周時源則來到新四軍工作,擔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副參謀長。
一年後,遊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六支隊,周時源任支隊副參謀長兼第三團團長,率部在永城、蕭縣等地和日偽軍作戰,立下了不少戰功。1942年正在前線作戰的周時源突然接到命令,被上級調回延安抗大學習,後來被安排到東北從事地方工作,直到1946年7月才重新領兵。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周時源雖然打了不少仗,但職務一直都是團長,一級未升。
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面對周時源這種情況,負責軍銜評定工作的羅榮桓犯了難。紅軍時期,周時源擔任過紅4軍第11師政委,這個起點至少應該授中將;但他直到解放戰爭結束時還是個團長,這個職務只能授上校。最後經過綜合考量後,周時源被授予大校軍銜,9年後晉升為少將。1974年,周時源將軍病逝,享年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