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美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軍費在全球遙遙領先,兩國在戰鬥機的質量和數量方面也在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它國家迅速拉開距離,中美都擁有相當數量的四代機和規模龐大的三代機群,對兩國戰鬥機進行的排兵佈陣,就是這個星球上的一場巔峰論劍。
中美四代機對比
美軍四代機的精銳毫無疑問是F22,它在2011年關閉生產線之前共生產了187架,後來墜毀5架,現裝備182架。儘管F22定型時間最早,卻仍然是綜合性能最強的四代機。但F22是按照歐洲戰場需要設計的,存在腿短的毛病,這個缺點在廣袤的西太平洋暴露無遺,好在美軍有數量龐大的空中加油機。但在連亞音速航程都不夠的情況下,F22的超音速巡航在亞太地區也基本上成了雞肋,而且最多兩三年它182架的規模也將被殲20超越。
如果說美國四代機的精銳是F22,那麼骨幹就是F35了,美軍F35的裝備數量已達302架,總產量也已破千,且還在快速生產中。憑藉F35,美國的確能在短時間內對中國建立四代機數量上的優勢。但作為沒有格鬥彈艙的中型多用途四代機,F35與殲20這樣的重型制空四代機相比,在飛行速度、雷達視距和格鬥導彈發射速率上均處劣勢。引用美國軍事專家最近得出的結論,二者的戰損比可以達到4:1甚至是6:1,換句話說,F35單憑數量優勢無法壓制殲20。
我國現階段僅有殲20這一種四代機批次列裝,對解放軍而言它即是精銳又是骨幹,目前產量已經破百,雖然這比起美國F22與F35共484架的總數相差甚遠。但對於國人來說,殲20不單單是一件武器裝備,一把能對戰局起到決定作用的殺手鐧,她還是一面旗幟或一種精神力量的化身,時刻起到激勵士氣、振奮人心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殲20蘊含的精神力量是F22和F35所無法比的。
中美重型三代戰鬥機對比
美國的重型三代機包括237架F-15C/D和218架F-15E,雖然後者最大起飛重量達36.7噸,是空戰與對地攻擊都很強悍的雙重任務戰鬥機,但與殲16相比也只能說勢均力敵。而且美軍F15的最大問題是老化嚴重,F-15E在2004年已經停產,而F15C更是早在1985年就停產了,也就是說,就算是最後生產的F15C也已服役36年之久,如此高齡,雖幾經延壽也已老態龍鍾,很難指望它們在緊張激烈的戰場上發揮多大作用。
我國重型三代機包括蘇式戰機和殲11系列兩大類。先看蘇式戰機。
首先是最早引進的36架蘇27SMK和40架蘇27UBK,它們屬於蘇27的初期型號,機體壽命僅2500小時,再加上高強度的訓練,飛行小時估計已所剩不多,只能充當預備空中力量。其次是本世紀初引進的76架蘇30MKK和24架蘇30MK2(隸屬海軍航空兵),蘇30是中日前沿對峙的主要角色。最後就是2018年正式列裝的24架蘇35。
再看殲11系列。首先是按許可證生產的105架殲11A,其效能與蘇27SMK大致相當,該型號航電效能落後,且採用的是俄製雷達、導彈和發動機。其次是數量達300多架的殲11B,它全面換裝了效能更好的國產雷達航電,發動機也升級為的渦扇10。再就是數量超過200架的殲16,它採用大功率有源相控陣雷達和遠端空空導彈,綜合性能並不遜於蘇35。最後是60架殲15艦載機,仍採用俄式AL31-F3發動機。
如此一來,中美重型三代機的比例就是865架:455架,我國擁有接近兩倍的數量優勢,且F-15已普遍老舊。相對於中型三代機,重型三代機在航程、載荷與雷達視距等方面都有很大優勢。
中美三代中型戰鬥機對比
美國中型三代機的第一主力毫無疑問是數量高達937架的F16C/D,雖然它的量很大,但與F15一樣,F16也存在普遍老化的問題。另外美國11艘航母還有90架F-18E/F“大黃蜂”和586架F-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雖然後者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9.9噸,但長度只有18.31米,更重要的是F-18E的AN/APG-79雷達的孔徑只有550毫米,因此二者實際上只能算中型三代機,雖然F-18相對我國的60架殲15優勢很大,但在資訊化條件下,中美之間已經不會發生像中途島戰役那樣的航母決戰了。
我國中型三代機包括殲10的三種型號,一是首批次產的200架殲10A,該型號先行裝備的是俄製AL31FN發動機;二是作為過渡的50架殲10B,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最後是超過200架的殲10C,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0系列主要承擔國土防空任務。雖然其450架的數量遠不及F16與F18的1613架,但二者正面交鋒的機率不高。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殲10全系列的機頭直徑達730毫米,大大超過了F16和F18E/F,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在雷達視距上已經接近重型三代機。
綜上所述,中美三四代戰鬥機的總數之比為1415架對2552架,可見我國戰鬥機的質量和數量都有待提高,但重中之重是要儘快增加殲20和運油20的產量,以便充分發揮重型戰鬥機的數量優勢,禦敵於千里之外。由於中美兩國戰略定位的差異,美軍戰鬥機偏重對面攻擊,我軍戰鬥機偏重製空,在空戰中有一定優勢。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國還有相當數量的戰鬥機依賴俄羅斯動力系統,存在著關鍵時刻受制於人的隱患,且俄羅斯發動機普遍壽命較短,這就意味著戰事一旦拖長,對我軍非常不利。因此,我國主要依靠的還是殲20、殲10C和殲16這“三劍客”,它們之所以在東海上空不怎麼活躍,就是為了把寶貴的飛行小時用於作戰和訓練,好鋼用在刀刃上嘛!
結語
美國的2552架戰鬥機雖然不能全部用來對付中國,但它還有日本、澳大利亞這樣的盟友助戰,而我國還要防守印度、越南等方向,也無法將全部空中力量投入東南沿海。當然,單純比較戰鬥機有些片面,預警機、無人機、衛星等構成的體系對戰局的影響更大,但當中美在這些領域不相上下時,戰鬥機效能和數量的作用就舉足輕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