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在《智慧風暴》中,總結王選他們在剛開始研究“電子照排系統”時,已經落後於美國最少30年了,美國研究第三代電子照排系統的時候已經走過了30年。但是王選他們在80年代初就趕上了美國,到80年代末已遠遠領先於美日的同類技術和產品,所以能徹底把他們擠出中國市場。因此,王選們的奮鬥業績告訴我們,差距不僅完全有可能在不長的時間內縮短,而且還有可能倒過來。我們完全可能在短時間內衝上世界高新科技和知識產業的前沿領域。王宏甲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落後幾十年”不等於“趕超也要幾十年”!
事實上,世間很多事物都是如此:
落後幾十年,趕超一瞬間。
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頭腦,在於思路,思路一變天地寬。比如,我們的人工智慧、大資料,可能我們許多人思想觀念都還很落後,但是人工智慧、大資料本身,並不要求大多數人都去懂怎麼設計?絕大多數人只要懂得怎麼用?就行了。人工智慧、大資料本身就是一個工具,最後要簡單得讓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都會用,這就是李瑞環說的“老太太哲學”。如果你搞出來東西來,大多數人不會用,甚至還覺得繁瑣,那你就是失敗者無疑!所以,我一直嘲笑支付寶打廣告說:
“你有打廣告的錢,把它用在改進使用者體驗上好不好?
把支付寶改造成農村老太太每天睡前刷抖音都要上去看一看的系統,比你在央視打廣告重要得多,而且關係到你支付寶的生死存亡!”
“關係到生死存亡”這個道理不用多說。你不解決老百姓的“剛需”,只在那裡打廣告,最後肯定要被其他軟體啃得“骨架不剩”的。
那麼,換到我們的話題上來,換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中來,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你去幹,在幹中樹立追趕的標杆,找到其中的規律和捷徑,那麼不管你與標杆之間相比,你落後了多少年?只要你認識了規律,找到了捷徑,趕超就是很容易的事!有的可能需要幾年,有的也可能只需要一瞬間。比如,目前的晶片,西方在卡我們的脖子,但是如果我們換個思路,就有可能倒過來卡西方的脖子。全球最好的設計在華為手裡,最好的晶片代工在臺積電,就是因為大陸與臺灣尚未統一,還沒有形成合力。假如,我們實現了祖國完全統一,豈不是馬上就可以把西方摁在地上摩擦,任意吊打呢?完全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多想些思路,不要一直只想著“彎道超車”,要多想些“換道超車”的法子。
另外,關於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想各種不同的辦法。比如,先實現文化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只要你說中國話,寫中國字,認同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理,至於你是搞一人一票的選舉制,還是搞其他什麼制度,都是影響不大的。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我玩頭條號的經歷。在玩“網際網路”這個問題上,我可以說是:與馬雲、劉強東等大佬相比,落後了二十年;與周小平、花千芳等搞網評的相比,落後了十年。但是我相信,我很快就會追上的。為什麼?因為我相信,“得網路者得天下”。後發者的優勢就是吸收前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少走彎路,產生後發先至的奇效。昨天看到央媽旗下的“打量影片之民族風華”的頭條號,粉絲才8萬多,而我的頭條號粉絲9萬多,就已經超過了她。
金燦榮曾說“人都特別喜歡看把自己嚇得夠嗆的新聞”,其實是不對的,正常人的人性是喜歡看對自己有啟迪性的、讓自己身心放鬆的正能量作品。這就給我們做短影片帶來很大的啟示。其實搞笑的、噱頭式的作品,往往只能是過眼雲煙。吹盡狂沙始到金,只有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沉澱,真正精華的正能量作品才能“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