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雷浩澤
近日,香港大學朱軒/陳福和/袁國勇研究團隊聯合海南醫學院熱帶轉化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雜誌線上發表題為“Attenuated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B.1.1.529 Omicron”的研究論文。
香港大學為該篇論文第一作者單位,海南醫學院熱帶轉化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院士工作站、海南醫學院-香港大學熱帶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為第二、三、四作者單位,海南醫學院博士尹飛飛與香港大學博士帥惠萍等同為第一作者。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一種正在引起廣泛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種正式宣佈成為全球第五個“關切變異株”(VOC),並命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Omicron)。最新的科學證據顯示,由於刺突蛋白上攜帶的多位點突變,奧密克戎株具有高傳染性以及高度免疫逃逸特性,從而顯著降低疫苗接種的保護力和治療性中和抗體的效能。但是,對於此變異株在細胞內的複製能力及其體內致病力仍然知之甚少。
尹飛飛等論文作者研究發現,相較於野生型毒株以及此前引起流行的其他關切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在人的肺上皮細胞以及腸上皮細胞內的複製能力顯著下降。在人源ACE2轉基因小鼠中建立的感染性動物模型進一步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繁殖力較弱,而且致病性也較低。該項研究從病毒學的角度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感染力以及致病力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證據,為制訂公共衛生政策、控制病毒感染和傳播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海南醫學院熱帶轉化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9年8月批准籌建,2021年11月正式透過專家組驗收。該實驗室籌備執行兩年多來,有效提升了海南醫學院熱帶醫學研究各個研究團隊的科研水平,成為該校熱帶醫學研究的重要平臺。
2017年10月17日、2018年1月16日,“海南醫學院-香港大學熱帶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簽約及揭牌儀式分別在香港大學、海南醫學院舉行,宣告海南醫學院和香港大學在熱帶傳染病領域正式開展基礎研究、臨床診治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全面深入合作。此次論文的發表就是兩所高校的合作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