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但這並非是由於疫情引發了糧食減產,更不是因為中國增加糧食進口導致了市場短缺。真正的根本原因在於,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實施了超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美元流動性過剩。長期來看,國際農產品價格呈總體下降趨勢,全球商品價格即將回歸正常。
價格是供需的反映,但是價格上漲或下跌卻未必來自供需。例如在惡性通貨膨脹的地區,供需即便不發生變化,價格仍然會大幅上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農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對此有一些觀點認為,是疫情導致了糧食減產,甚至有個別極端觀點認為,是中國增加的糧食進口導致了市場短缺。
實際上,這些認識都有失偏頗,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2021年公佈的預測資料,2021/2022年度全球小麥預計產量為7.704億噸,較2020/2021年度的7.765億噸下降0.8%,但是全球粗糧預計產量為15.14億噸,較2020/2021年度的14.908億噸增產了1.6%;此外,全球稻米產量預計也將增產0.9%。如果按照美國農業部國外農業局的預測,全球糧食產量的增加則更為積極。綜合來看,即使在疫情期間,全球糧食仍然在持續增產。
至於中國糧食進口增加,2021年中國玉米進口增加較多,進口量約為2500萬噸,但是全球玉米貿易量約為2億噸,中國進口占比並不大,不可能影響全球玉米價格。不僅如此,2021年中國大豆、植物油進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然而國際大豆、豆油價格並沒有因為中國進口減少而下降。需要看到,疫情期間,除了糧食價格之外,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同步的大幅上漲。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資料,2021年11月,全球商品價格指數為183.85,同比上漲了59.9%,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了136.9%,而農產品價格上漲了21.8%。
過去一段時間,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為了應對疫情,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實施了超寬鬆貨幣政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在2020年3月推出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美元的流動性過剩。由於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所以全球商品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這也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水平高企,對美國國內經濟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美國勞工部公佈資料顯示,2021年12月,美國CPI同比上漲7%,其中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3%,均處於40年來的最高水平。美國國內食品價格上漲,顯然和供求沒有太大關係。
由於美國國內通脹加劇,美聯儲將會加快退出量化寬鬆;同樣的,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也將趨於緊縮。在此背景下,全球商品價格將隨流動性下降而降低。2022年下半年,如果不出現太大意外,包括全球糧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將呈現出趨勢性回落。
由近兩年糧食價格上漲帶來的增產效應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除了糧食以外,根據FAO、美國農業部等機構預測,2021/22年度,全球油籽產量將同比增長3.7%,肉類、奶類與水產品的產出也都將保持增長。同時,儘管全球疫情仍然沒有得到全域性性遏制,但可以明確的是,未來疫情不會對經濟社會帶來更大的破壞,“至暗時刻”已經過去。這也意味著,全球農業生產與農產品貿易不會出現更差的結果。
從中國角度來看,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為6.83億噸,同比增長2%。根據中國政府的要求,2022年糧食產量將穩定在6.5億噸以上,大豆和油料生產還將進一步擴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將會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落實好耕地保護建設,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從而確保中國農業生產能力。
得益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農業生產能力的持續提升,國際農產品價格呈現出總體下降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告別飢餓。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飢餓狀況有所惡化,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饑荒人口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比例,都大幅下降了。按照現有的情況發展,未來有朝一日全球“零飢餓”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價格變化是經濟活動的結果,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隨著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包括糧食在內的商品價格相對於收入必然下降。只有這樣,人類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物質財富和文明成果。而針對特定產品在特定條件下的價格變化,則需要更多的理性。不可否認,疫情期間,糧食價格上漲預期激勵了農業生產,在客觀上增加了食物供應,增進了人類福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全球商品價格即將回歸正常。
*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Bouncing back"
責編 | 宋平 劉夏
編輯 | 張釗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