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9日訊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從短道速滑到花樣滑冰、從鋼架雪車到冰球冰壺、從北歐兩項到冬季兩項……這場設定了7個大項、15個分項和109個小項的2022年冬奧會,註定是一場速度與拼搏的演繹。
冰雪運動是一項相對較危險的運動,容易跌倒,引起骨折、脫位、肌腱,以及半月板損傷、關節勞損等疾病。如何做好冬奧賽場的生命守護,保障運動員的健康安全?總檯央廣記者專訪了冬奧會國家體育場醫療保障專家、高山滑雪醫生、航空醫療救援專家等,為您講述冬奧會的醫療保障。
本次冬奧會開幕式主場館國家體育場醫療官、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凌蘭介紹,2021年12月,她與另一位醫療官已經進駐到國家體育館部署醫療站點。中日友好醫院選拔了骨科、外科、心臟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骨幹醫護人員參加志願團隊,經過6小時以上的急救知識培訓,考核通過後,方可正式成為一名冬奧醫療志願者。
凌蘭說:“32名志願者醫護人員已經全部進場,醫療站點已經部署完畢,同時已經開展了現階段的排練任務和全要素排演任務的醫療保障工作。我們現場攜帶的是奧組委規定的適應場地急救的裝置,例如多功能除顫儀、簡易呼吸器、床旁超聲等,完全可以滿足現場出現的急救情況。”
冬奧會賽道是速度與技巧的比拼,其中高山滑雪專案中男子運動員最高速度會超過140公里每小時。據歷屆冬奧會的統計,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受傷的比例為15%-30%,其中重傷超過1%。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銳擔任本屆冬奧會高山滑雪賽場滑雪醫生,他所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要有高超的救治技術,更要在坡度70%的高山專業賽道上熟練滑行。
李銳介紹:“我是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具體要保障的是大回轉、小回轉、高山速降和超級大回轉的運動員的安全。國際雪聯有要求,在4分鐘之內,要到達出事點對運動員進行施救。但實際上給我們的時間也就是1分多鐘就要到達,我們已經進行了3年的培訓。”
冬奧會期間,賽道上每隔100到200米會設立滑雪醫生站點。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早在2018年,40多位醫療技術過硬又有豐富滑雪經驗的醫生共同組成了我國第一支滑雪醫療保障軍團。一旦出現險情,他們就會揹負10公斤的醫療包迅速抵達現場。
“我們幾十個人中有20%的人受了重傷,有開放性骨折,包括鎖骨、肋骨、胸骨、脊柱骨折等,都做了手術。但是這些人都沒有放棄,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了手術、康復,又回到了我們的隊伍中。”李銳說。
李銳說,所有的艱苦訓練,都是為賽事來臨時能更好地保障運動員的安全。“你要第一時間判斷出病人的意識、呼吸、脈搏是不是有問題。按照活動性大出血先止血的原則,如果意識不清,還要考慮到不能排除頸椎損傷,要戴好頸託。呼吸迴圈如果不穩定,考慮是不是要做氣管插管,甚至在雪道上做CPR。同時還要呼叫救援,是直升機轉運、雪貓轉運還是雪地ICU轉運?大夫都要做出準確判斷,在30秒之內快速做完傷檢、判斷、彙報,用最短時間包紮、處理、轉運。”
冬奧會賽場還配備了救護車和救援直升機,就是為了爭分奪秒,保證救援速度。中日友好醫院外科重症醫學科主任段軍表示,已經為即將來臨的冬奧會做了充分準備。在航空醫療救援中,最關鍵的一步是轉運前的評估。在直升機中,平時的四大檢查工具“視觸叩聽”都不管用了,能借助的只有醫護人員的經驗和床旁超聲。如果評估不到位,患者可能會在高空的飛機中接受氣管插管,甚至心肺復甦等大量救治。
段軍說:“如果轉運前評估到位了,之後由999申請航路,然後確定轉運時間和接收醫院及科室。最後專業的轉院團隊會攜帶轉運裝置到目的地醫院對患者進行轉運。截至2022年1月,中日友好醫院共完成國內外80多例航空醫療轉運,航空醫療救援的春天已經來臨。”
在這次冬奧會的醫療保障中,科技力量備受矚目。作為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場地,鳥巢建築面積為25.8萬平方米,不僅空間大,還是環形多層結構,身在其中容易失去方向。當現場有救援發生時,如何精準定位救治地點並快速抵達?凌蘭介紹,他們每天步行2萬步熟悉場館設施,同時還向科技“求助”。
“讓高科技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個鳥巢的3D立體模型,在這個模型上體現出所有醫療元素,包括醫療站點,每個站點配備的人員和站點面積,它能覆蓋到多大的面積,所對應的客戶人群是什麼,有哪些區域是不便於進入的。作為指揮者,憑著這張3D地圖,就可以總攬全域性,指揮的時候也會更加清晰。”凌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