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報告出品方/作者:天風證券,李魯靖)

1. 華依科技: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的先驅

1.1. 裝置商向服務商轉型,新能源業務加速佈局

華依科技成立於 1998 年,是一家專注於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技術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 主要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裝置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及提供相關測試服務。對 標行業內國際龍頭企業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公司圍繞汽車動力總成,由單一裝置供應 商向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商轉變,具體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2002 年),公司成立並吸納優秀人才,構建創新平臺。

第二階段(2003-2012 年),成功自主研發發動機冷試產品,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實現了進口替代。同時,公司陸續與上汽集團,廣西玉柴,南京馬自達和東風集團等知名 整車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此階段,公司的技術研發成果化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合計 8 項 軟體著作 權和 35 項專利。

第三階段(2013-2017 年),公司研發技術的產業化範圍逐步拓展到變速箱、渦輪增壓器、 水油泵、新能源總成等動力總成細分測試領域,同時推出了面向下游客戶新產品研發設計 的測試服務業務。透過豐富智慧測試裝置和測試服務,逐步實現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 的轉變。

第四階段(2018 年迄今),公司將人工智慧等智慧化新興技術與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 深度結合,研發基於人工智慧的工程諮詢智慧測試平臺、自動導航和自動駕駛測試等專案, 逐步形成支撐汽車產業動力總成發展的系統化服務能力。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產品矩陣豐富,裝置+服務兩手抓。公司是能覆蓋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核心零部件測試的專 業供應商,主要產品和服務可以分為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裝置和測試服務,其中,1) 公司透過定製化產品開發設計,目前已形成了發動機智慧測試裝置、變速箱測試裝置、渦輪增壓器測試裝置。2)測試服務業務具體包括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和混動汽車 動力總成測試服務,提供面向下游客戶動力總成產品研發設計的測試服務業務,為汽車動 力總成效能、功能、品質的設計、開發、改進提供工程試驗和分析驗證。

以動力總成測試裝置為本,新能源業務佔比提升。1)裝置業務仍佔據主要營收,2017-2020 年營收結構相對穩定,近 2 年裝置業務佔比維持在 85%左右,2020 年公司動力總成智慧測 試裝置和服務業務分別為 2.56 和 0.44 億元;2)新能源裝置業務佔比逐年提升,伴隨新能 源汽車市場的新增長點,公司抓住機遇,積極佈局新能源裝置測試業務。目前,公司新能 源測試裝置可實現 20 多種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的測試專案,每類測試均含有多項關鍵參 數,測試的引數總數量已高達百餘項。

1.2. 業績拐點已至,看好長期成長

汽車行業復甦,業績增速拐點已至,看好公司成長潛力。1)營收端,2017-2020 年,公 司營收從 0.99 億增至 3.02 億,年複合增長率為 45.03%。2020 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增 長緩慢。2021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1.89 億,同比增長 3.35%,比 2020 年增長率有所改善。2) 利潤端,2017-2020 年,歸母淨利潤從 0.03 億元增至 0.42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41.01%。 2020 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增速下降。2021 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 0.25 億元,同比 增長 17.35%,比 2020 年增長率顯著提高,全年利潤增速向好。

看好公司長期成長的原因:1)疫情緩和,汽車行業正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動力總成智 能測試裝置和測試服務的發展;2)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蒸蒸日上,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動力 總成測試裝置和服務供應業務快速增長;3)公司客戶群體廣泛,產品類別豐富,擁有涵 蓋發動機、變速箱、水油泵、渦輪增壓器及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檢測裝置的完整產業鏈。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穩步上升,動力總成測試裝置毛利率逐步回暖。2018-2020 年,公司 毛利率和淨利率穩步上升,分別從 36.63%上升至 43.27%和從 4.24%上升至 14.86%。 2018-2020 年公司毛利持續升高主要系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裝置業務毛利提升,具體來看, 1)傳統燃油車業務領域產品業務佔比大,毛利率高。2018-2020 年分別為 34.48%、36.74% 和 43.70%,2020 年公司完成的變速箱測試裝置專案中,毛利率較高的技改類專案佔比較高, 從而推動了傳統燃油車業務領域產品毛利率較前期有所提升;2)新能源車業務領域產品 佔比提升,毛利率逐步接近傳統燃油車業務領域毛利率水平。2018-2020年分別為49.14%、 60.89%和 42.28%,由於產品定製化特性,專案差異較大,伴隨由於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 公司運營經驗和客戶資源的積累、銷售規模的增長等因素影響,毛利率逐步接近於傳統燃 油車業務領域毛利率水平。

1.3. 創始人商業背景豐富,股權結構穩定

公司創始人勵寅先生德語專業出身,現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商業背景豐富,曾任上海 市工商界愛國建設公司進出口部外銷業務經理、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出口二部經 理和德國法蘭克福高迅實業公司進出口部部門經理。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勵寅直接持有公司 24.5%的股權,與黃大慶和秦立罡為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 42.8%的股份。

核心技術成員研發經驗豐富。李粉花、汪彤、JINYIN ZHAO(趙金印)、JIANJUN ZHANG (張建軍)和 PING RONG(戎平)為公司五位核心技術成員,專業背景和行業經歷與公 司主營業務匹配度高,科研能力和實務經驗優秀,擔任與研發相關的重要職務,主持和參 與研發管理工作。(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2. 冷試 vs 熱試:冷試優勢或更為明顯

發動機檢測本質源於對安全的訴求,是儘可能對發動機真實工況還原情形下的檢測。根據 測試原理,即最直觀的是否將發動機點火,將發動機測試劃分為冷試與熱試。值得注意的 是冷試和熱試技術主要針對燃油汽車領域的發動機下線測試,不包括整車、變速器等物件 的測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存在冷試和熱試之分。

1)熱試,即在模擬發動機真實工況下,是使裝載在測試臺上的發動機,透過油、氣、電等方式供給,啟動並控制在不同的轉速運轉,最終完成各項資料的測試。國內代表企業有 聯測科技。

2)冷試,即在發動機不點火的情況下,透過交流伺服電機帶動發動機進行的測試。具體 來看,冷試檢測裝置安裝在發動機裝配線某工位上(根據發動機測試狀態的要求選擇在哪 個工位安裝冷試裝置),當發動機到達冷試裝置前的停止器後,整個測試裝置啟動感測器 自檢、切換相應機型硬體等工作,然後當發動機到達測試工位後,冷試裝置會將發動機固 定並將裝置主軸與發動機曲軸對接,最終讓主軸帶動曲軸旋轉,模擬發動機在整車上的工 作狀態,並在這種狀態下采集測試資料進行分析。公司則是國內發動機冷試的領軍企業。

與傳統的發動機熱試裝置相比,發動機冷試裝置在成本、環保、安全、效率、精度等指標方面具有優越性。

1)冷試優點突出。測試時間短,熱試測試每臺發動機需要約 5~30min,冷試需要約 60~90s; 節約減排,僅燃燒一項上,在年產 40 萬臺情況下冷試每年可以比熱試節約 300 多萬的汽 油費用,並且減少 1000 多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冷試專案比熱試更多,由於不用受限於 ECU, 所以冷試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設定測試專案;測試結果更精確,由於每個測試專案都有單獨 的測試曲線,所以冷試中 90%的缺陷發動機都可以直接確認其缺陷零件出現的位置。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2)冷試缺點並不動搖在現代發動機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冷試工況下無法監控發動機冷卻 系統(水路洩露,水泵工作狀態等);冷試無法監控一些熱機情況下的發動機問題,如動 力輸出,曲軸箱壓力,曲軸箱串氣等問題;冷試無法監控回油路的微小洩露等,目前,雖 然冷試的適用性上有所欠缺,但越來越多的輔助測試裝置和測試技術也在改善和豐滿冷試 的測試工藝。

國外汽車主流國家已經普遍應用冷試裝置,而國內受技術限制仍以熱試為主。1)從發動機測試的發展角度看:發動機的測試可以分為 3 階段,階段一(1990 年以前),廠商採用 在生產線末端進行熱試的測試模式,發現製造環節的產品缺陷;階段二(1990 年至 1999 年),冷試技術誕生,透過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冷試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階段三(1999 年至今),冷試技術不斷完善測試功能,提高了測試精度和測試範圍並開始逐步取代熱試。 2)站在國外角度看,隨著發動機冷試技術的不斷提高與完善,國外汽車主流國家已經普 遍應用冷試裝置,冷試過程的高效和環保完全滿足逐臺自動測試的條件, 而熱試只作為 抽檢專案。3)站內國內角度看,隨著冷試技術的完善及大量實踐應用,國內發動機生產 廠家已經逐漸意識到冷試技術的優越性,基於安全、穩定、能效、排放等重要指標,開始 效仿國外同行使用冷試裝置逐步替代熱試裝置。

我們認為,國內冷試仍有很大空間的原因在於:對比海外主流汽車國家國內冷試佔比小+掌握冷試技術的公司少國內冷試普及受限。具體來看,1)冷試憑藉高效和環保等優勢, 逐步成為主流;2)國內以熱試為主受限於冷試技術的缺乏,伴隨華依科技等國內企業的 技術破局,冷試的國產替代空間大有可為。(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3. 從市場空間的角度回答:“華依能長多大?”

3.1. 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行業依賴汽車行業的景氣度

汽車動力總成測試針對動力總成關鍵核心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等進行試驗或檢驗。汽車 動力總成測試裝置一般指標對發動機、變速箱、渦輪增壓器、電機、減速機等核心零部件 進行測試的試驗檯架,是判定汽車動力總成是否合格,是否滿足車輛匹配要求的主要測試 裝置。

汽車動力總成測試的發展是從單一裝置邁向總成集合的過程,具體分為五個階段:簡單測 試裝置、模擬電控測試裝置、數字化測試裝置、動態測試裝置和測試中心的建設、動力總 成測試中心持續升級和資料庫建設。我們認為,汽車動力總成五個階段的發展是對效率的 追求。客觀上測試類別的繁多(效能測試、耐久測試等),外加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資訊化 程度的提升,各項測試結果得以量化和融合,從而在硬體層面將各單一測試裝置升級成測 試中心,並在軟體上實現資料庫的建設融合或成為發展趨勢。

汽車動力總成測試國外發展現狀:汽車產業及相關配套測試裝置、服務行業在全球市場已 有百年發展歷史,國外汽車動力總成測試的發展已進入第五階段,測試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動力總成測試領域的國際龍頭企業有奧地利 AVL、德國 FEV、英國 Ricardo、日本 Horiba 和德國蒂森克虜伯等。

汽車動力總成測試國內發展現狀:雖然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位居世界龍頭地位,但在自 主技術方面,由於發展起步較晚仍較為落後,國內汽車動力總成測試的發展尚處於第三、 第四階段。具體體現在 1)汽車動力總成測試的核心技術長期被 AVL、Horiba、FEV 等國 外供應商壟斷;2)面向高階應用市場的測試裝置及服務存在嚴重缺失,國內廠商的產品 服務定位主要集中在低端應用市場。因此,對標國外成熟市場,我國還有很長坡須爬。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以史為鑑: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將是我國汽車動力總成測試發展趨勢:縱觀奧 地利 AVL、英國 Ricardo、日本 Horiba 等國際知名企業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基本都 經歷了從單一的裝置產品發展為多品類裝置供應,最終形成綜合裝置、服務和工程諮詢為 一體化方案的演變過程。參照同行國際龍頭企業的發展歷程,我國汽車動力總成測試供應 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鼓勵指導下將顯現出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趨勢。

沙盤推演:公司業績增速略滯後於汽車行業銷量增速→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行業在於汽車行業景氣度的驅動。

覆盤近 15 年汽車行業的發展:1)階段一(2007 -2017 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較快 的時期,並在 2017 年增速開始回落;2)階段二(2018-至今):中國汽車行業進入 平穩成熟時期。具體來看,2018 年由於宏觀經濟+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等綜合因素影響,銷量增速出現負值;2019-2020 年疫情出現對汽車行業出現負面衝擊,隨著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門下發《進一步最佳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 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 年)》的落實,汽車消費有望得到提振,並且政府出臺 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刺激經濟,但對於增速並不顯著;2021 年隨著疫情緩和+經 濟復甦,汽車行業迎來回暖,銷量增速迎來正值。

汽車行業發展對動力總成測試行業的影響:測試的需求源於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對應 汽車的生產,從 2019 年來看,公司業績增速同步於汽車產量增速。由於 2018 年和 2019 年宏觀經濟+政策等原因,產量和銷量有所錯配,但我們預計 21 年以後會快速 回暖,整體呈正相關的關係。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國內汽車保有量較低,中長期汽車行業潛力依舊,未來增量市場發展空間廣闊。雖然轉型 升級、結構調整及新冠疫情影響等原因造成了汽車產業短期景氣度偏低,但中國當前的汽 車保有量仍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公安部資料統計,截至 2020 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 到 2.81 億輛。因此,無論是從增量維度還是存量維度,我國消費者需求足以推動著市場 繼續發展。從長期來看,截至 2019 年末,我國目前千人擁車量約為 186 輛,與美國(837)、 澳大利亞(747)、義大利(695)等傳統發達市場相距甚遠;即使與馬來西亞(433)、俄羅斯(373)等發展中市場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同時,我國在每公里高速公路汽車保有 量方面,也大幅後於全球其他主要汽車市場,這也進一步預示著我國汽車市場的增長潛力。

3.2. 新能源汽車助推動力系統測試行業迎來新機遇

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為新能源車動力總成業務增長增添動力。受國家政策的扶持鼓 勵、綠色環保的經濟發展和生活理念影響,新能源汽車,是近年來汽車市場的結構性增長 點。具體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2014 年-2018 年銷量增長率都在 50%以上。2019 年受新能源補貼下降政策的影響,增速下滑至負數,但 2020 年增速轉負為正,開始繼續 增長。2013-202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汽車的比例持續上升,2021 年佔比為 13.4%, 較 2020 年 5.4%有顯著提升。根據國家發展規劃,2025 年新能源汽車佔比將達到 20%,新 能源汽車的發展空間潛力大,帶動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裝置和服務的快速增長。

預期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2021 年 12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51.8 萬輛和 53.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1.2 倍和 1.1 倍,市場滲透率為 19.1%,1-12 月,新 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 350 萬輛,分別為 354.5 萬輛和 352.1 萬輛,同比均增長 1.6 倍, 市場滲透率為 13.4%,同比增長 8 個百分點。億歐智庫預測,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銷量將接近 500 萬輛,2025 年將到達 1137.6 萬輛,迎來新能源汽車 銷量的高速增長。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我們認為,動力總成測試行業存量和增量並存,具體來看:1)增量:由於與汽車行業的 景氣度呈高度正相關,外加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催化劑,動力總成測試行業未來大有可為;2)存量:測試裝置平均壽命在 6 年左右,未來 5 年內也將迎來更新換代的熱潮。

3.3. 賽道“小而美”,華依僅處於冰山一角

汽車動力總成檢測裝置的需求源於對汽車安全的訴求,因此裝置的需求主要受汽車產量的 影響,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以汽車銷量對市場規模進行測算。我們預計:

1)全球視角: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裝置市場規模 2021 年為 115.23 億元,到 2025 年為 154.13 億元,CAGR≈7.54%;根據 Market Report Worlds 預測,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市場規模 2021 年為 125.7 億元(19.8 億美元按 6.35 匯率折算),到 2025 年為 170.8 億元(26.9 億 美元按 6.35 匯率折算),CAGR≈8%。

2)中國視角: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裝置市場規模 2021 年為 38.31 億元,到 2025 年為 55.39 億元,CAGR≈9.66%;按照中國汽車銷量佔全球比例,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服務市場規模 2021 年為 40.9 億元,到 2025 年為 61.4 億元,CAGR≈11%。

預測假設(中國視角):

1)假設銷量與產量相近,2020 年和 2021 年汽車統計資料來自中汽協,2022 年-2025 年 國內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預測資料來自億歐智庫;假設乘用車銷量增速與汽車銷量增速變化 趨勢相同,並在其基礎上+2pct;

2)根據公司招股書,發動機智慧測試裝置,變速箱測試裝置,渦輪增壓器測試裝置,水、 油泵裝配及檢測裝置,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裝置價格 2020 年分別假定為 500/500/500/1200/700 萬元。此外,我們假定未來價格下降幅度不大,每年以 3%的速度 下降;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3)根據公司招股書,假定裝置對生產下線產品100%逐臺測試,測試裝置的使用率約為70%, 裝置使用壽命 6 年,發動機智慧測試裝置,變速箱測試裝置,渦輪增壓器測試裝置,水、 油泵裝配及檢測裝置,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裝置每臺每年測試 10/4/10/30/5 萬臺。 此外;

4)根據公司招股書,參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資料, 其中 改建和新建的投資完成額比例約為 1:2,並假定該比例維持不變。此外,我們假定 2020 年更新替換率為 10%,且每年+2pct。

5)根據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統計,2018 年渦輪增壓器滲透率已達 44%,以及國際渦輪 增壓器供應商博世馬勒(BMTS)預測指引(2024 年中國市場上使用渦輪增壓器的汽車數 量會達到 2,400 萬輛),我們假設 2020 年渦輪增壓器的滲透率為 50%,2021-2025 年滲 透率分別為 60%/70%/80%/90%/95%。

預測假設(全球視角):

1)根據公司招股書,2020 年全球汽車產量 7762.16 萬輛,2021-2025 年增速在中國市場 增速基準下-2pct。全球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比照對應中國佔全球比例粗略假定。

2)其餘假設同上述國內視角。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公司僅是冰山一角,看好未來市佔率提升。根據下游汽車行業的汽車對應各動力總成零部 件的產銷量,結合生產線的平均產能、智慧測試裝置的測試節拍、智慧測試裝置平均價格、 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中改建和新建的佔比等測算市場容量,累計 2020 年測算中國汽 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裝置每年市場規模約為 33.57 億元,結合公司 2020 年智慧測試裝置業 務收入 2.56 億元來計算,公司的測試裝置市場佔有率約為 7.62%;結合公司 2020 年智慧 測試服務業務收入 0.44 億元,市佔率不超過 1%。(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4. 感測器先行,自動駕駛為慣性測試單元帶來契機

慣性導航產業鏈主要分為基礎器件製造、慣性導航產品系統和下游的應用領域。

1)上游慣導系統元器件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慣性器件和其他參考資訊裝置;

2)慣性測量單元位於中游,主要產品包括資訊採集處理模組、測量單元模組和衛星測姿 模組,以及對各模組進行系統整合和軟體設計;

3)下游慣性導航產品主要面向國防裝備、航空航天、航海陸運、科研教學、儀器製造和 汽車電子等領域。

慣性技術的應用以慣性儀表和慣性系統為載體,基礎器件為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其透過陀 螺儀獲知運動體的角速度,用以測量運動體的角度變化;透過加速度計獲知運動體的線性 加速度,用以測量運動體的速度變化。將此二者輔以時間維度進行自主運算後,即可實現 對物體在一定期間的運動姿態、位置、 速度等資訊的精確感知和測量,進而在對這些信 息進行綜合處理的基礎上實現對運動體之運動引數的有效控制。將上述感知、測量、控制 的結果結合下游應用領域的具體需求,即可實現慣性技術的實際應用。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從導航分類看,以衛星定位 GNSS 為代表的訊號定位+以鐳射雷達定位為代表的環境特徵 匹配定位+慣性導航定位是三大常見的定位技術,其中慣性導航具有不可替代性,原因體 現在:慣性導航具有強自主性、強抗干擾能力、不依賴外界訊號等特點,同時可為運載體 全面提供位置、姿態、速度等資訊,其輸出的資訊豐富而全面,能實時、準確地測量位置、 加速度及棟樑(角度、角速度)等資訊,是唯一可輸出六自由度資料的裝置。

4.1. 慣性導航技術的發展:從軍工到汽車

縱觀慣性導航技術的發展,始於理論,得益於感測器硬體的進步。1)階段一追溯至牛頓 的三大定律,起源於西方,慣性導航的發展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2)階段二源於 火箭軍工的發展,慣性技術在德國 V-II 火箭上的首次成功應用;3)階段三是硬體的全面 開花期,靜電陀螺(ESG)、動力調諧陀螺(DTG)、環形鐳射陀螺(RLG)、干涉式光纖 陀螺 IFOG 等各式感測器得到提出;4)現處於階段四,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小型化 +數字化+應用領域更加廣泛等是階段目標。

全球視角:百億市場蓬勃發展,國內技術有待破局。

1)市場規模:根據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2021 年全球慣性導航行業達 131.7 億, 2017-2021 年全球慣性導航行業保持快速發展,CAGR=12.37%。主要受益於全球各國無人 系統開始規模應用,以及新型彈道導彈系統、防空導彈系統、空空導彈系統、火炮系統等 精確制導武器的需求不斷增長。

2)發展格局:全球從事慣性技術領域研究和開發的國家分為 4 個層次:屬於第一層次的 有美國、英國和法國,完全具備自主研究和開發慣性技術能力;屬於第二層次的有俄羅斯、 德國、以色列和日本,具備大部分自主研發能力;屬於第三層次的有中國、澳大利亞、加 拿大、瑞典、烏克蘭,具備部分研發能力;屬於第四層次的有韓國、印度、巴西、朝鮮、 瑞士、義大利等,具備較為有限的慣性技術研發能力。因此,對標第一層次,國內慣性技 術仍有很大差距,國內企業技術破局有望開啟成長空間。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國內視角:軍工到汽車,自動駕駛為藍海市場,未來增長空間潛力大。

中國慣性導航行業下游應用包括軍用和民用兩部分,其中軍用市場的應用佔比約 81.8%(按 銷售額統計,2019 年口徑),目前仍是中國慣性導航行業的主流應用。中國慣性導航軍用市場保持逐年穩定增長態勢;民用領域中汽車應用突出,伴隨自動駕駛的發展,民用未市 場未來增長空間潛力大。

4.2. 自動駕駛拉動慣性導航行業發展

感測器先行,雷達+鐳射雷達+IMU 為自動駕駛保駕護航。自動駕駛車輛需要對道路狀況 進行實時預測,為此,車輛必須具備遠超我們人類的檢測感知能力,在檢測自動駕駛車輛 外部環境過程中,雷達+鐳射雷達+高效能慣性 MEMS IMU 三大技術相互配合併發揮各自 優勢。具體來看,

1)雷達在未來的全天候自動駕駛應用中居於支配地位,但它只是瞬間決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還需要其他感測器,例如攝像頭和鐳射雷達(LiDAR,鐳射探測與測距)。

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慣性測試單元(IMU)”滿足自動駕駛定位需要。1) GNSS 在衛星訊號良好時可提供釐米級定位,但在地下車庫等衛星訊號微弱的場景下,其 定位精度會大幅下降。IMU 即使在複雜工作環境下或極限運動狀態下也可進行準確定位, 但其存在誤差累計問題。兩者結合可實現應用場景和定位精度的互補;2)GNSS 更新頻率 低(僅有 10Hz,其延遲達 100ms),不足以支撐實時位置更新,IMU 的更新頻率>100Hz (其延遲<10ms),可彌補 GNSS 的實時性缺陷。因此,透過 IMU 與 GNSS 的組合,可達 到優勢互補的效果,大幅提升定位系統的精確度。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IMU 揚帆起航正當時,十年時間將達萬億規模。根據 Yole 的預測,2022 年全球 IMU 市場 規模將達 9 億美元,2027 年將達 47 億美元,而 2032 年將達 210 億美元。

自動駕駛拉動慣性導航行業發展,中國慣性導航行業市場規模將於 2024 年達到 429.7 億 元。根據頭豹研究院釋出的《2020 年中國慣性導航行業概覽》中對中國慣性導航軍用市場 及民用市場的規模預測,2019 年中國慣性導航軍用市場規模為 141.2 億元,民用市場規模 為 31.5 億元,合計共 172.7 億元。1)軍用市場方面:因中國部隊正在進行國防現代化建 設,軍用慣性導航更新換代需求旺盛,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高需求態勢,軍用市 場在未來仍將保持慣性導航最大下游應用市場的地位。2)民用市場方面:受益於中國無 人機(百億級市場)及無人駕駛(預計將有萬億級市場)行業的發展,未來民用應用佔比 將逐年提升,至 2024 年有望提升至 27.8%。

4.3. 競爭格局:外海龍頭接近獨佔,國產替代空間大

中國慣性導航行業參與者包括軍工企業、民用企業和初創企業三種類型,其中,軍工企業 因市場廣闊、具備全產業鏈能力而成為行業主要參與者;而民用企業則規模相對較小,主 營業主重心在軍工領域;初創企業則是抓住機遇,以汽車自動駕駛作為切入點。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技術差距使得慣性器件依賴外採。1)目前中國在慣導技術上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差距, 中低端陀螺儀已基本實現了國產化,高階陀螺儀仍依賴進口。對於精度需求不高的民用慣 導系統,上游陀螺儀供給充分,價格穩定。由於民營企業(耐威科技、星網宇達、晨曦航 空)多以軍工業務為主,對於慣性器件的要求高,基本依賴外採。2)從慣性感測器組合 市場競爭格局來看,中國市場主要由博世、意法半導體、TDK、霍尼韋爾和亞德諾等海外 龍頭企業佔據,CR5 超過 80%。

5. 技術+品牌+前瞻佈局構建核心競爭力

5.1. 技術沉澱,填補國產空白

技術沉澱,打破外資壟斷,填補國內關鍵技術空白。公司作為國內專業的汽車動力總成智 能測試裝置和服務提供商,重視技術研發的投入與研發團隊的建設,透過自主研發和實踐 積累堅持發展前沿的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試技術,填補了國內關鍵技術的空白,打破了行 業長年的外資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1)注重研發投入,2017-2021 前三季度,公司研 發費用逐年提升,研發費用率佔比穩中求進。2)專利資源和軟體著作權資源儲備豐富,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擁有國內授權專利 80 項,包括 10 項發明專利、70 項實用新 型專利,以及 77 項軟體著作權,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豐富的技術積累使公司具備了較強的 技術競爭優勢,進一步提高了公司核心技術優勢和產品競爭力。

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技術轉化率高。公司經過長期攻堅取得了五大關鍵核心技術, 分別是冷試技術、智慧測控軟體系統、高精度快節拍柔性智慧測試裝備設計技術、高模擬 數字化測試服務技術和工業資料平臺技術,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汽車動力總成智慧測 試裝置自主研發能力並實現生產交付的公司之一。公司主營產品基於 5 大核心技術,應用 到上述核心技術的產品和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即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018 年度、2019 年 度和 2020 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9.60%、99.58%和 99.42%。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5.2. 優質服務,品牌打造受客戶認可

技術領先+先發優勢+人才資源+本地化優勢+價效比,打造國產品牌。

1)對比國內企業,公司技術領先、研發積累豐富,產品實現了技術突破和進口替代;通 過測試資料和演算法的積累,建立了資料體系優勢,進而形成了輔助客戶產品開發改進的增 值服務優勢;透過大量行業實踐積累,形成了豐富的產品類別和專案經驗雙重優勢;重視 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 具備優秀的技術人才資源優勢。

2)對比國外企業,本地化團隊的服務響應更加及時,更加貼近國內客戶的實際需求,非 標定製產品可及時修改反饋等,最大化滿足客戶潛在需求;相比歐美產品價效比優勢突出 外,後期也能提供價效比更高的備品備件、售後服務和裝置改造服務。

作為民族企業,自主技術水平和行業地位受國內外知名客戶認可。公司專注服務於汽車領 域知名客戶,透過優秀產品和服務幫助汽車企業實現動力總成產品智慧化發展。憑藉較強 的產品開發能力和良好的產品質量,公司獲得了客戶的廣泛和高度認可。公司拓展並維護 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車企客戶,並建立起長期的緊密合作關係,積累了大量的行業經驗, 提升了我國汽車動力總成自主研發、設計、製造體系的智慧化水平, 公司營收和利潤增 長態勢良好。公司與上汽通用、廣汽本田、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上汽集團、一汽集團、 東風集團、福田汽車、江淮汽車、奇瑞汽車、濰柴集團、廣西玉柴、蔚來汽車、博格華納、 洋馬、石川島、電產、西門子、卡特彼勒、湖南機油泵、格特拉克、皮爾博格、舍弗勒、 採埃孚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車企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海外業務拓展,開啟成長空間。公司經過近二十年的行業深耕與技術沉澱,憑藉技術過硬 的產品和良好的綜合服務能力,在國內市場中知名度及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大力 發展海外業務,並在 2019 年實現海外業務的營收,具體來看:1)已在 2019 年向韓國雷 諾三星成功交付了公司首例海外發動機冷試裝置專案;2)已在 2020 年完成了透過上海 ABB 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雷諾總裝線測試臺(法國工廠)”及“日產總裝線測試臺(日 本工廠)”專案;3)在 2020 年向馬來西亞寶騰汽車交付了發動機冷試測試裝置, 並且 承接了印度標緻雪鐵龍等海外整車廠測試裝置專案。公司進軍國際市場證明其品和技術已 具備了與世界知名競爭對手展開競爭的實力,標誌著公司的科技成果與產業深度融合後的 商業化產品已經逐步得到海外市場的肯定。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5.3. 新能源+慣性導航佈局,開啟第二成長曲線

順勢而為,乘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之勢。公司致力提供業界領先的汽車動力總成 測試裝置及測試服務,緊跟技術發展潮流,堅持獨立自主進行前沿性、突破性技術創新, 已提前佈局混合動力測試領域,在混合動力方面已取得 4 項軟體著作權,2 項實用新型專 利;具備國內領先的混合動力測試技術。公司自主研發了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冷試測試臺 架及 DHT 系列混合動力專用變速器測試臺架測試技術,使得測試臺架能夠靈活、迅速地適 配到不同混合動力樣機的動力輸出位置及方向,極大提高了測試臺架的測試能力及應用範 圍。在效率水平、精密程度、智慧化水平、環保水平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由此,華依 科技與客戶在原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上繼續加強了合作。

拿下“近一億小目標”訂單,市佔率有望逐步攀升。當前市場情況下,混合動力汽車領域 發展強勁,比亞迪汽車與長城汽車在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與比亞迪和 長城汽車簽訂合計 7500 萬元(含稅)訂單,標誌著華依科技在混合動力測試領域的技術 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鞏固了華依科技在混合動力測試領域的優勢地位,進一步提高在混合 動力測試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可對公司盈利水平起到促進作用。

佈局慣性測量單元,開啟第二成長曲線。公司充分發揮自身長期從事汽車動力總成測試業 務的綜合研究能力,積極投入智慧駕駛核心部件中慣性導航模組器件 IMU 的產品應用領域, 已與上汽集團前瞻技術研究部(上汽集團直屬研發部門,負責上汽集團 L3 及以上智慧駕 駛技術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簽署了《智慧駕駛定位技術合作開發備忘錄》,聯合 開發高級別自動駕駛中的定位技術,主要包括慣性導航模組器件的開發、車輛定位演算法及 相關軟體的開發、自主可控的高精度慣性測量單元晶片開發。目前合作已進入實質性的合 作階段,並已初步透過上汽集團的測試認證,未來公司將助力最佳化和改進新能源汽車、智 能化汽車的駕駛體驗。此外,截至公司招股說明書,PING RONG(戎平)先生加入公司後 負責相關專案的研發,已為公司軟體著作權“華依慣性導航雲伺服器測試軟體 V1.0.0.0”、 “華依動力總成試驗大資料管理軟體 V1.0.0.0”。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中游產品技術含量不如上游,但毛利水平高,IMU 有望為公司增添高附加產品。慣性導航 產業鏈中游主要根據下游客戶對慣性產品需求及實際工作環境將上游廠商生產的標準化 慣性器件進行慣性技術測試等相關工序,並根據引數及目標工作環境調整慣性技術系統以 對慣性器件進行糾偏、補償等,結合整合相關功能性晶片、基礎元器件等工序,並選用適 當演算法、引數,開發適合客戶行業及工作特點的軟體,最終進行系統整合形成能為下游終 端使用者直接應用的慣性技術產品。區別於上游器件的製造難度高,中游產品由於定製化程 度高+軟體整合等綜合附加值高,對應毛利率高於上游。

5.4. 華依科技 vs 聯測科技:國內企業技術突圍

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行業以國外企業為主,華依科技+聯測科技是國內少數能夠自主研發入局的公司。汽車產業及相關配套測試裝置、服務行業在全球市場已經有百年的發展歷史, 動力總成測試領域的國際龍頭企業奧地利 AVL、英國 Ricardo、日本 Horiba、德國 FEV 和德國蒂森克虜伯等,藉助先發優勢和技術積累,幾乎壟斷了全球包括中國的汽車動力總成 測試領域市場份額。在國內汽車動力總成測試領域市場,尤其是定位在中高階應用領域的 市場,如:發動機冷試裝置等,提供主要產品和技術服務的廠商大多為這些國外龍頭公司。

華依科技+聯測科技為國內領先企業,技術突破開啟進口空間。

1)從產品技術層面,華依科技的發動機測試裝置主要採用冷試技術,而聯測科技主要熱 試技術為主。冷試和熱試技術主要針對燃油汽車領域的發動機下線測試,不包括整車、變速器等物件的測試,且新能源汽車領域和航空領域不存在冷試和熱試之分。因此,華依科 技和聯測科技在傳統汽油汽車業務方面重疊度不大,而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有重疊。 2)從發展來看,華依科技深耕智慧檢測裝置,並逐步向檢測服務行業拓展;而聯測科技 則是以航發領域為基石,抓緊新能源機遇。

華依科技研究報告:汽車動力系統冷試龍頭,IMU開啟第二成長極

5)從客戶角度,華依科技和聯測科技在國內前十大乘用車企業切入過半,有望憑藉技術 優勢和本地化服務逐漸拓展優質大客戶。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分類: 數碼
時間: 2022-01-28

相關文章

玩出潮,酷出範兒——華為智慧生態產品360平衡車P1深度體驗報告
朋友們,你是否還在為陪女朋友或者老婆逛街太累而煩惱?你是否在為天天需要下樓到菜鳥驛站為女朋友或者老婆取快遞而煩惱?現在有解決辦法啦,360平衡車P1,解放你的雙腿,讓你和女朋友或者老婆更加恩愛.不信? ...

榮耀50Pro深度體驗:為何開售就銷量稱雄?這5大功能讓人愛不釋手

榮耀50Pro深度體驗:為何開售就銷量稱雄?這5大功能讓人愛不釋手
榮耀50系列終於在萬眾期待中釋出,榮耀50系列中包含了榮耀50SE.榮耀50和榮耀50Pro三款手機. 榮耀50Pro作為榮耀全新的數字機型之一,外界對其的效能設計十分關注.在對榮耀50Pro進行深度 ...

深度體驗上汽大眾ID.4 X,這才是屬於“大眾”的純電汽車

深度體驗上汽大眾ID.4 X,這才是屬於“大眾”的純電汽車
大眾以甲殼蟲為始,渦輪增壓+雙離合時期達到巔峰.在內燃機時代,大眾品牌汽車一直有著突出的產品力不斷吸引著普羅大眾.在新能源時代,大眾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產品呢? 本篇我們將拿最近深度體驗過的上汽大眾ID ...

IOS15正式版釋出體驗報告彙總 更新前可以先參考一下

IOS15正式版釋出體驗報告彙總 更新前可以先參考一下
今天凌晨蘋果正式向用戶推送了ios15正式版,文中有支援機型一覽圖,還附上ios15正式版網友體驗彙總,想更新的朋友可以先參考下! ios15正式版全新功能 1:ios15正式版為FaceTime 通 ...

社交體驗報告|上週,我在百相生匹配到了永野芽鬱

社交體驗報告|上週,我在百相生匹配到了永野芽鬱
我還記得在我念大學的時候,我的室友曾經無數次的問過我一個同樣的問題: "社交軟體上,真的會有愛情嗎?" 那個時候,社交軟體的受眾面還沒有像現在這麼廣,市場上也沒有什麼開發公司真的研 ...

堪稱科技美學新標杆的多屏協同筆記本:榮耀MagicBook V 14深度體驗

堪稱科技美學新標杆的多屏協同筆記本:榮耀MagicBook V 14深度體驗
膝上型電腦是一個重要的隨身便攜生產力,其形態一直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其中游戲本.輕薄辦公本.水桶機是主流三大類,遊戲本效能強勁但犧牲了一定的便攜性,水桶機便攜與效能較為平衡,而辦公本的便攜性是它最大的 ...

120W快充+2K、120Hz螢幕,iQOO8 Pro一月深度評測報告

120W快充+2K、120Hz螢幕,iQOO8 Pro一月深度評測報告
iQOO8 Pro釋出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在入手iQOO8的同時也入手了一臺iQOO8 Pro,花了一個月去深度使用這臺手機,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聊聊這臺手機的表現. iQOO8Pro各方面配置 效能配置: ...

保護環境 少說多做 宏碁Vero蜂鳥·未來 環保版筆記本深度體驗

保護環境 少說多做 宏碁Vero蜂鳥·未來 環保版筆記本深度體驗
如果你奔跑在一片空氣清新的綠色森林,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你暢遊在一片清澈透明的藍色海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暢快的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每一分生活,少一點垃圾,多一份美好! 其實,在2021年5月 ...

近400km的奔襲 深度體驗東風風神奕炫MAX混動版

近400km的奔襲 深度體驗東風風神奕炫MAX混動版
前一段時間在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襄陽)試車場內,我們已經對東風風神奕炫MAX進行了場地試駕,透過直線加速.剎車.麋鹿測試和繞樁.高環及綜合道路瞭解到了該車動態狀態下的基礎感受,而6月22日,透過 ...

搬新家後改造的第一步,深度體驗華為智選VOC智慧門鎖S

搬新家後改造的第一步,深度體驗華為智選VOC智慧門鎖S
1. 前言 千呼萬喚始出來,一直研究各種品牌的智慧鎖.尤其是我家那位逛商場看到智慧鎖的展示臺就嘀咕,什麼時候能換一個智慧鎖嘗試一下,科技在進步,不帶鑰匙的斷舍離,是一種人類迴歸自然的現象. 為了滿足我 ...

深度體驗吉利星越S:百公里加速僅為6.8S,很適合年輕人

深度體驗吉利星越S:百公里加速僅為6.8S,很適合年輕人
顏值是不少年輕人選車時的首要考察專案,畢竟足夠高的顏值甚至能夠對車主起到加分的作用:而實用性是不少家庭買車的必備條件,買車就一定要足夠實用.在這樣複雜的選車需求下,轎跑型的SUV應運而生.吉利星越S就 ...

泊車體驗逆天 深度體驗MARVEL R

泊車體驗逆天 深度體驗MARVEL R
新能源車的興起不單止湧現出一大批新勢力品牌,傳統車企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獨立品牌,一時間眾多新品牌也讓大家眼花繚亂. 傳統車企推出新品牌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和燃油車作切割擺脫舊有印象,新品牌下也方便大施拳 ...

又美又颯!鴻蒙OS智聯!美的智慧蒸烤一體機PS20C2W體驗報告

又美又颯!鴻蒙OS智聯!美的智慧蒸烤一體機PS20C2W體驗報告
2016年,華為釋出開放互聯的智慧家居平臺--HUAWEI HiLink,這5年來華為HiLink智慧生活生態已經悄悄佈局了300多家智慧家居品牌.1000+多款智慧家居產品,基本覆蓋了全屋智慧產品需 ...

體驗Wi-Fi 6E,Killer AX1675網絡卡深度體驗

體驗Wi-Fi 6E,Killer AX1675網絡卡深度體驗
去年我試過英特爾Wi-Fi 6 AX200無線網絡卡魔改上Killer驅動,效果並不佳.後來AX200.AX210和AX1650橫評測試發現,Killer網絡卡的最佳化不僅僅在於軟體,在韌體方面也存在 ...

萬兆時代敲門磚:威聯通TS-532X深度體驗,附無損更換NAS方法
前言 哈嘍大家好,我是橘子. 最近新家裝修,家庭組網.家庭影院的功課做了不少,其中最讓我在意的還是家庭影院影片儲存和讀取的問題.已經在裝修前期規劃好要用燈泡機投影和5.1家庭影院,走線與佈局也已經規劃 ...

深度體驗realme真我GT系列幾款產品後,還是它最值得買

深度體驗realme真我GT系列幾款產品後,還是它最值得買
realme手機是是一個研發和創新實力非常強悍的手機廠商,也是一個新興的,面對年輕人的手機廠商,其旗下的GT系列幾款產品一經上市,便備受歡迎. 今天我們來對比一下,GT系列這幾款手機到底哪一款物有所值 ...

OPPO:與一加已深度融合,收緊拳頭突破高階
澎湃財訊 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在OPPO秋季新品釋出會上表示,OPPO與一加已經深度融合,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收緊拳頭,齊心協力,突破高階,高階是場馬拉松,一定能做到前三. 劉波稱,OPPO在 ...

新晉懶人神器,掃拖能手,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輕體驗

新晉懶人神器,掃拖能手,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輕體驗
在拿到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10之前,毒總對掃地機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最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居家用品之一,掃地機與洗碗機處於並駕齊驅的地位.只不過,之前體驗過的那些傳統掃地機的使用感受並不好,經常遇到的 ...

深度試駕智跑Ace:200匹馬力下也有一顆居家舒適的心

深度試駕智跑Ace:200匹馬力下也有一顆居家舒適的心
7月的內蒙古大草原冷暖宜人,萬物蔥蘢,每每想起內蒙古,耳旁便會響起馬頭琴悠揚婉轉的曲調,穿越千山萬水將思緒與騰格里相連.不過這次讓圈哥再次來到內蒙古的並非騰格里的召喚,而是一款新車--智跑Ace.20 ...

輕薄便攜遊戲效能 更全面的大屏創作體驗 靈耀Pro16評測

輕薄便攜遊戲效能 更全面的大屏創作體驗 靈耀Pro16評測
某種意義上,創作者對於創作裝置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一款理想的創作筆記本,既需要滿足創作者對於輕薄便攜.高顏值的需求,又需要擁有強悍的效能和續航.靈活的操控,螢幕素質還不能不高.說實話,目前全面兼顧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