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間常常會看到一個綠色柔軟的小身影,它長著四個寬大而透明的翅膀,在半空中緩慢地飛翔,它就是滅蟲能手——草蛉。
和之前所寫的豆娘一樣,乍一看,它們都有可能會被誤認為小蜻蜓。但它們並非是同種昆蟲,各有各的獨特之處。
草蛉是一類捕食性昆蟲,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屬共1350種,它們分佈在中國南北各地。
由於草蛉是捕食害蟲的重要能手,因此人們廣泛地開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滅害蟲的工作。
草蛉是昆蟲綱脈翅目中的一個大科,種類繁多,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體態特徵
小巧玲瓏的草蛉體壁通常柔弱,如柳絮一般,細長的身體有10毫米左右,身體呈淡綠色,翅較寬闊,透明狀,看起來就像一個綠瑩瑩的小精靈,美麗極了。
翅的前緣區有很多橫脈,不分叉,如同蟬翼,但比蟬翼要輕薄得多。常飛翔於草叢間,速度不快,輕盈無聲,飄然而動。
草蛉的翅膀會向後摺疊並遮住身體,體態婀娜。
小巧的腦袋上長著一對金色閃光的複眼,有咀嚼式口器,前胸短小,腹部細長。
它們通常有很長的觸角,有時是絲狀的,有時是棒狀的,有時頂部甚至略微膨脹,就像蝴蝶的觸角一樣。
雖然草蛉姿色天然,可是它的幼蟲長得非常醜陋,而且十分兇猛——蚜獅。捕食的時候就像獅子一樣兇猛,蚜獅這個名字大概也是這樣來的。
幸好,長大的草蛉顏值還是很高的。
生活習性
草蛉的成蟲羽化後,必須補充營養方可產卵,主要取食花粉、花蜜和多種蟲卵。
草蛉的優雅還表現在其產卵獨樹一幟。
草蛉的卵,在昆蟲中是較特殊的,除少數種類外,大部分的卵都有一條長長的絲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條、葉片、樹皮等上面,而卵則高懸於絲柄的端部,好像只有一根繩的鞦韆。
這樣特別的方式常可躲避其他昆蟲的侵襲,有科學家認為,這種精心設計的卵應該是為了避免蚜蟲群的踐踏,並有效防止瓢蟲和其他食肉昆蟲的入侵。
這些剛產下的卵在一起長大,先變綠,再變白,像一束漸漸開放的聖潔的花。
古人甚至把草蛉卵誤認為是優曇花,在1915年出版的《辭源》中,草蜻蛉詞條就有這樣的載述:“卵有長柄,多數簇聚,如開小花,動物學家謂之優曇花”。
當然,草蛉之所以討人喜歡,並不完全是因為其纖美的體態和獨特的產卵方式,更為重要的是草蛉是絕對的果園好幫手,除蚜蟲外,紅蜘蛛、蚧殼蟲、木蝨、粉蝨等多種害蟲,都是草蛉的捕食物件。
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利用蚜蟲防治害蟲。透過釋放草蛉卵,可以有效控制紅蜘蛛的危害,減少農藥使用次數,起到提高防治效果同時減少汙染的效果。
並且21世紀初,草蛉作為天敵昆蟲的研究,仍在各地不斷地開展,在技術方法上和滅蟲效果上都不斷地取得了新的成果。
可以說,草蛉就是一種神奇的害蟲殺手,如此美麗又除害的小精靈,誰能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