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盛大的傳統節日,節日飲食的特點就是雞鴨魚肉,美酒佳餚,大吃大喝。這對於食物選擇和定量有著嚴格要求的糖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為了度過一個平安、祥和、幸福、快樂的春節,在此提醒糖友們在飲食方面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一
糖友們應牢記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您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節日飲食,合理計算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控制脂肪的攝入,控制蛋白質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減少鹽和酒精的攝入,即便是家人團圓,戰友、學友、朋友相聚,也決不會因高興而放縱,因熱情敬勸而暢飲。
二
飲酒不過量。有人認為,喝酒可以少吃飯,有利於飲食控制,這是一種誤解。酒在許多場合中扮演親情、愛情、友情潤滑劑的角色,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糖尿病病友偶爾、少量喝點酒也是允許的, 少量的概念是紅酒50~100毫升、啤酒250 ~ 350毫升或低度白酒50毫升,即便如此也應相應減少25克主食(乾重)攝入。千萬別以為酒精在人體代謝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參與而一般不會使血糖升高就可以多喝。經常、過量飲酒不僅可能使飲食控制失衡(高熱量、水溶性維生素丟失及代謝紊亂),而且易誘發低血糖。
三
少吃或不吃零食。零食一般是指三餐飲食以外、容易獲取的即食食品,包括範圍較廣如堅果、乾果、鮮果、蜜餞、果脯、糕點、飲料、加工好的農副產品等食品。春節期間,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用來招待客人的零食。通常,糖尿病病友是不宜吃零食的,因為多數零食特別是堅果和糕點類的熱能值或血糖指數較高,很容易使你攝取過多的熱量,血脂透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葡萄糖,造成血糖升高;另外大量食入還會升高血脂。因此,糖友們應儘量不吃零食。特殊情況下如外出做客或旅遊不能按時進餐時,零食可以作為加餐食品用來預防低血糖。
四
吃水果有講究。糖友們是可以吃水果的,但不能像健康人一樣想吃就吃,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血糖控制滿意,即空腹血糖在6.0mmol、餐後2小時血糖8.0mmol/L以內時才允許食用水果,否則不利血糖控制。(2)在兩餐之間吃。飯前或飯後馬上吃水果特別是食用那些血糖指數較高的水果會使血糖有較大的波動。(3)食用量不宜過多。水果的熱量必須計入總的熱量之中。(4) 儘量選擇血糖指數低的水果。柚子、鮮桃、生(青)香蕉、蘋果、梨、柑橘等均屬於低血糖指數水果;高血糖指數水果同樣可以食用,但用量必須嚴格控制。(5)水果應直接食用。如果將水果打成果汁食用,雖然方便了沒牙的老年朋友,但果汁的升血糖作用顯著高於水果,故應避免。
五
口味要清淡。許多人只知道口味較重(偏鹹),對高血壓、心臟病等病人不利,而不知道對血糖也有影響。研究證實,糖尿病病人口味偏淡(低鹽飲食),不僅可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病,還可以減輕病人胰島的負擔,有利糖的代謝改善和病情穩定。所以,病友口味以偏淡為宜,全天食鹽攝入量以5克為限。同時還應注意避免或少食節日裡常吃的臘魚、臘肉、鹽醃或醬制等含鹽多的食品。
六
儘量在家就餐。節日裡偶爾與親朋好友、家人一起上餐館聚一聚不失為一種生活享樂,如果因偷“懶”經常吃餐館則不可取。因為無論是中餐館還是西餐館,所提供的餐飲在食物構成和烹飪方法上均是不利健康的,再加上就餐環境往往使人食量失控,以及出於飲食衛生問題和安全隱患的考慮,故糖尿病病友一般不要光顧。如果外出旅遊,除了遵循平常飲食控制原則外,應隨身攜帶降糖藥(口服或注射)和即食方便食品如糕點、水果、糖果等(用來防止低血糖)。至於喜慶宴席則儘量不要參加。
最後送給朋友們四句話,五匹馬車不放鬆,起居有常須遵守,精神愉快勿過勞,歡歡喜喜度新年。
個人健康是美德,傳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想要獲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知識可在評論區或私信中進行諮詢~
資料來源:轉自文糖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