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又有新訊息!
近日,廈門官方發文自曝成為試點城市,隨後不久,該檔案被撤下,房地產稅要落地了嗎?
圖片來源:豆乾sir
01
廈門或將成為房地產稅試點城市?
1月26日,廈門市統計局在釋出的《2021年廈門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執行分析》檔案中提到“要做好‘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廈門的前期準備工作”,引發全網關注,這是國內官方檔案中首次提到房地產稅試點的相關準備工作。
外界紛紛猜測廈門將成為首批房地產稅試點城市,沒想到一天過後,該檔案在官網已檢索不到。
對此,財聯社記者就廈門是否被列入房地產稅試點城市採訪了廈門市稅務局,工作人員回覆:目前收到的通知是,做好房地產稅試點前期準備工作。具體相關政策以正式檔案為準,如果出臺將會對外公佈。
那麼,檔案為何匆匆撤下?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包括廈門在內的不少熱點城市,2021年房地產市場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降溫,這樣的市場背景如果疊加出房地產稅的落地試點,對於當地樓市的影響會比較明顯,並有可能造成房價波動,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執行。所以在目前這個市場節點下推進房地產稅試點城市落地,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據《華夏時報》報道,有市場訊息稱,廈門大機率會進入房產稅首批試點城市,房地產稅實施細則預計會在年中正式釋出。
2021年廈門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執行分析檔案原文如下:
2021年以來,廈門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的決策部署,堅持“房住不炒”基本定位,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全市房地產開發呈現出投資增速回落,市場銷售趨於理性的發展態勢。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平穩增長
1-12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069.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增幅位居全省六位;兩年平均增長9.0%。
按投資構成分,土地購置費拉動作用明顯。1-12月,全市土地購置費691.56億元,比上年增長5.3%,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3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2.6%;建安工程完成投資342.06億元,下降7.2%,拉低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12.8%;裝置工器具完成投資1.22億元,下降75.4%。
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增速放緩。1-12月,全市商品住宅投資7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3.2%,增幅比1-11月回落3.3個百分點;商業營業用房投資79.86億元,下降11.9%,降幅比上月擴大3.4個百分點;辦公樓投資43.57億元,下降32.6 %,與上月基本持平。
按投資區域分,島內外開發投資力度相當。1-12月,島外完成投資65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3%;島內完成投資414.42億元,增長1.4%。
二、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明顯
隨著基數不斷抬高,疊加限售限貸等政策影響,商品銷售面積增速持續下降明顯。1-12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593.0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6%,降幅比1-11月收窄3.9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7%。其中,安商房銷售面積124.03萬平方米,與上年基本持平。商品房銷售額1482.84億元,下降2.5%,兩年平均增長10.1%。
從銷售用途看,1-12月,全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413.2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9.0%;銷售額1298.59億元,增長1.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13.08萬平方米,下降60.5%;銷售額22.64億元,下降61.5%。辦公樓銷售面積55.35萬平方米,下降8.2%;銷售額56.73億元,下降22%。
12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315.7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8%,比11月末增加30.6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66.67萬平方米,增長89.6%;辦公樓待售面積51.34萬平方米,下降10.9 %;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74.50萬平方米,下降2.0 %;其他房屋待售面積123.19萬平方米,增長30.1%。
三、企業到位資金存在隱憂
受銷售市場熱度下降,疊加監管部門對重點房企有息負債加強監管及銀行限貸政策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增幅明顯回落。1-12月,全市房地產開發本年實際到位資金1334.92億元,增長4.7%,比1-11月回落3.7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33.16億元,增長3.6 %;自籌資金787.48億元,增長24.8%。在商品房銷售低迷情況下,導致定金和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出現較大下降,分別下降71.9%和68.5%。
四、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銷售市場出現冷熱不均。隨著政策調控效果持續顯現,全市房地產銷售逐步趨穩。但從分割槽看,商品房銷售面積差異較大,出現兩級分化趨勢。其中,思明、海滄、同安、翔安4個區房地產銷售面積分別增長16.8%、4.9%、3.0%和19.7%;湖裡和集美2個區房地產銷售面積出現下降,分別下降7.9%和37.2%。
(二)房企拿地意願出現鬆動。1-12月,全市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5.8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18%;土地成交價款343.72億元,增長74.1%。全年三次集中出讓土地,共拍出23宗地塊合計地價793.85億元,增長43.6%。特別是第三次土拍遇冷,一方面反映出房企對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審慎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房企資金壓力增加,金融調控措施對房地產擴張的抑制作用進一步顯現。
(三)商品房銷售面積持續低迷。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連續5個月出現負增長,全年比全省平均低10.2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省倒數第二位。在新建普通商品房銷售低迷的現狀下,安商房完成簽約銷售面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對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長的拉動作用有限。
五、對策建議
(一)深化房地產領域供給側改革,供需兩端共同發力,持續改善群眾居住質量。圍繞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從供需兩端發力進行調控。一方面,加強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要繼續加大住房供給力度,特別是加大中小戶型商品房、保障房和租賃住房供給,加大租房補貼,促進“租售同權”,建立適應不同人群的房地產市場體系,實現“住者有其居”。另一方面,對不同需求分類施策,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援、高階有市場,確保居民居住需求得到全面滿足。
(二)堅持分城施策,分類指導,全面保證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由於島內外市場和人口差異,房地產市場需求呈現不同特點。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和市場供需,及時調整和出臺相關措施。針對去化壓力較大的商業辦公類住房,要多渠道、多形式促進商業辦公專案去庫存工作。要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房地產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編制好土地供應計劃,保持價格基本平穩,繼續抑制投資性購房,防止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三)多措並舉穩定房地產銷售市場。一要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加快全市保障房建設力度,穩定市場的同時抑制房價上漲過快,力爭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二要做好“房地產稅”試點落地廈門的前期準備工作,以防止全市房地產市場出現大的波動。
02
房地產稅離你還有多遠?
近來,外界關於“房地產稅”落地的呼聲越來越高,在去年一年,官方也頻頻提到“房地產稅”。
3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召開財稅工作座談會,提出財稅政策研究的三大重點,其中之一就是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
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釋出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最佳化稅制結構,建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
5月6日,劉昆發表《建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財稅體制》一文,再次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5月,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曾在北京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10月16日,《求是》刊登名為“紮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文章。在“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一節中,文章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做好試點工作;
10月23日,新華社釋出訊息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
12月27日,財政部又表示,要做好房地產稅試點準備工作。
從官方的動作來看,為推進房地產稅試點工作,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今年1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釋出1號文:《國家稅務總局 自然資源部關於進一步深化資訊共享 便利不動產登記和辦稅的通知》。檔案提出,2022年底前,全國所有市縣稅務部門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實現不動產登記涉稅業務的全流程資訊實時共享。
外界分析認為,一旦該項工作順利完成,房地產稅開徵的最後一道技術屏障將徹底打破。
一是全國房產資訊的許可權全部放開。無論你在北、上、廣、深有套房,還是在鶴崗有套房,都能查到。此前這個許可權是被限制的。
二是全國房產資訊的資訊將會毫無保留地共享給稅務局。在此大資料的基礎上,稅務局徵收房地產稅,每個人名下的房產都“藏”不了。
目前,關於房地產稅立法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在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計劃中並未提及房地產稅立法,“十四五”規劃也維持此前“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表述。
此前,有觀點認為,房地產稅立法環節較多、週期較長,預計短期全面開徵可能性較小,可能先試點後立法或試點與立法並行,試點經驗為立法創造更好條件。
業內觀點認為,在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設中,房地產稅這一政策工具的落地仍需謹慎推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全國各地要試點房地產稅,會選擇一些房價過熱或炒作過多的重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