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2021年,房地產市場執行總體平穩,房地產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規範。進入2022年後,如何釋放居民住房需求、如何更好激發企業活力,房地產市場如何擴內需、穩經濟,成為了各地待解之題。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1月27日,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房地產市場調控、保障居民住房供應作為2022年的重點任務。
記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同時,在施策方向上注重“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民生住房供應與保障成為各地的重點目標,長租房市場受到多地重視。展望2022年,多位專家認為,各地將透過啟用和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比如對購地和購房市場給予更為寬鬆的支援,來促進房地產業各領域的良性迴圈。在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要求下,2022年租賃市場將獲得更大力度的支援。
多地強調良性迴圈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在2021年12月繼續呈現環比下降態勢。從當前房地產市場銷售、開發情況來看,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調控政策與信貸環境收緊影響的房地產業要從降溫中走出尚需時日,普遍觀點也認為2022年房地產市場還將面臨銷售壓力。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1年下半年50個重點監測城市的成交規模降至2015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2022年全國房地產市場或將呈現“銷售面積回落,銷售均價平穩執行,新開工面積繼續下降,投資低速增長”的特點。
為應對房地產市場當前形勢,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月27日,全國共有19個省區市在已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房地產市場調控作為2022年重點任務。其中,13個省區市強調要“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同時,有7個地區提出“要穩妥處置房地產風險問題”或“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如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壓實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做好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處置工作,決不允許發生影響社會大局穩定的事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多地以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迴圈作為施策大方向,意味著各地將從房地產市場整體如何更好發展的角度來因城施策。由於“良性迴圈”已經納入了對房企風險問題的考量,今年特別強調要處置房地產風險的地方不多,但如廣東等個別已經出現了房企債務風險問題的省份,就需要進一步重視相關風險處置。
住房保障成為重心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住房保障有關工作均出現在29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其中,20個地區明確今年將重點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數量目標已達到870152套。18個省區市還進一步提出今年將發展長租房市場,大力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管理。此外,還有18個地區明確今年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超1萬個老舊小區將在2022年開工改造。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2022年要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20萬套,有效滿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努力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安居。
中指研究院認為,在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指導下,預計2022年租賃市場將獲得更大力度的支援,供應端、需求端政策以及金融支援政策將不斷完善和細化。“十四五”期間,大城市住房租賃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有望得到改善,租賃市場相關規則、政策、制度也有望加快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最佳化。
易居研究院還指出,2022年租賃市場的租金監管將成為新的熱點內容。預計各地會紛紛出臺租賃住房的相關條例和規定,以規範租金定價和漲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