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董事會發生大變動,迎來首個“外援”!
金融市場就是信心市場,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亦是如此。當市場信心崩塌時,給企業帶來的就是災難性的風險。
過去2年來,房地產行業迎來大動盪,大洗牌,一批大型房企陷入債務危機,最終出現債務違約,選擇了躺平。如華夏幸福、富力、佳兆業、新力、花樣年等等。就連排在房企第三名的融創集團,從去年10月以來,就不斷出售資產,回籠了300億資金,最近又賣了幾個專案,償還了42.5億債務,避免了違約。
對於房企來說,一旦出現債務違約,那意味著企業失去了償還能力,勢必導致市場信心徹底崩塌。自從恆大曝出債務危機後,許家印沒有選擇躺平,而是積極地維持。一方面推動復工復產,向外界傳遞信心。另一方面通過出售幾百億資產,來償還債務,避免違約的情況出現。
儘管如此,但恆大壞訊息依舊不斷,一些供應商擔心錢拿不到,於是紛紛起訴恆大,最終不得以房抵債,以資抵債。另外,恆大財富又曝出擠兌危機,可以說是禍不單行。外界對恆大的猜測不斷,市場信心想挽回也不容易。
去年12月3日,恆大一筆2.3億美元的債務無力履行責任,宣告違約。不過,廣東省政府立即派駐了工作組,讓恆大的問題變得確定起來。隨著國企、央企介入,風險化解委員會成立,好訊息不斷傳來,12月交付了3.9萬套房,而之前幾個月都不超過1萬套。進入到2022年1月,又計劃交付3萬套。
毫無疑問,風險化解委員會其效果了,真的在推進“保交樓”,對於購房者來說吃下一顆定心丸,不用擔心自己購買的房子會爛尾。除了保交樓,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處理債務,讓各方權益得到保障。
就在1月20日的廣東省人大會議上,廣東省代省長王偉中明確表示: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恆大集團等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化解處置。這無疑是官方定調,會繼續幫助恆大處理債務問題,化解風險。
1月23日晚間,恆大又傳來訊息,董事會發生變動。肖恩獲任執行董事,梁森林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同時,賴立新、黃賢貴辭任執行董事。
肖恩、賴立新、黃賢貴,這三人都是恆大內部人士,肖恩是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的董事長,在1月初,恆大汽車宣佈首款車型恆馳5LX正式下線,意味著離量產不遠了。新能源汽車業務被認為是恆大和許家印翻身的籌碼,如今在順利地推進,無疑是極大的利好訊息。
另外,賴立新是恆大地產集團副總裁,1997年就加入恆大,可以說是元老級人物。黃賢貴是恆大香港公司總經理,於2004年加入恆大。
這三人的調整倒是沒什麼好奇的,最值得關注的是梁森林,他是中國信達香港公司董事長,這意味著恆大首次迎來了“外援”。中國信達的恆大風險化解委員會成員之一,其資管公司副總裁趙立民是委員之一。
中國信達作為央企,最擅長的業務是處置不良資產。前段時間,中國信達準備參股螞蟻消金公司,引發了熱議,但最後放棄了。中國信達的高管進入恆大董事會,這是一個訊號,意味著恆大債務處置將更進一步。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恆大在全國各地的多個專案易手,包括山東煙臺、江蘇徐州、廣東佛山、雲南昆明等地,接盤的基本都是央企和國企。比如佛山順德區的盈沁房產,昆明恆拓置業,超過12萬平方米的樓盤專案,全部轉手給了央企五礦信託。
國資接手恆大專案,再加上央企高管進入董事會,這是不是意味著債務問題將由他們來處置。目前還不能確定,但相信很快就會新的動作出來。
恆大債務問題由不確定變得確定,各方面債權人也不用擔心,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購房者也不用擔心,房子會正常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