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梓捷是如今深圳男籃的內線核心,以防守出色而著稱,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球隊的防守體系。而他的表現也是讓很多人想起了深圳男籃的名宿,也是如今深圳主帥邱彪的老隊友,被稱為中國加內特的——張凱!
張凱也是以為防守起家的,但他卻不是大體重的傳統中鋒。他的優勢在於,速度快,彈跳能力和爆發力出色,所以他的協防能力十分出色。這樣的技術特點讓人聯想到了加內特,因為他們兩人都是瘦高個的內線球員。
張凱接觸籃球的原因和國內大多數球員一樣,都是因為身體條件出色被體校教練選中,從而開始接觸籃球訓練。他在13歲進入武漢體校的時候,身高就已經達到了1米9以上。而且隨著深入的接觸籃球,張凱也逐漸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當出色的天賦加上努力的訓練,張凱水平也是日漸提升。他在16歲的時候就被選進了湖北省隊,只可惜由於年紀尚淺,張凱在省隊沒有得到重視,所以也鮮有上場機會。
帶隊奪冠闖進CBA聯賽,逐漸展現內線統治力
如果說張凱是一匹黑馬,那麼東莞新世紀就是為這匹黑馬提供了展現自己的舞臺。2003年,張凱和隊友邱彪等人一起離開湖北隊,轉而加盟了東莞新世紀。雖然當時的東莞新世紀也是一支剛成立的新隊伍,但他們一眼相中了張凱,並將他當成建隊核心來培養。
事實證明,東莞新世紀的選擇是正確的,張凱迅速成為了CBL聯賽的內線大魔王。在防守端,他的協防給球隊的內線提供了一道屏障;在進攻端,他不僅能在籃下自投自搶,甚至還能拉到罰球線附近進行投籃。如此全能的身手也是讓防守他的球員十分頭疼。
2005年,張凱和邱彪、王晶等隊友帶領東莞新世紀一路過關斬將,成為CBL聯賽歷史上第二支總冠軍球隊,幫助球隊登上了CBA的舞臺。
雖然張凱在CBL的表現很出色,但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在CBA能延續優秀表現,因為他們覺得像張凱這種瘦高個的內線球員是很難在CBA立足的。然而,張凱用自己的表現回應了那些質疑的聲音。
張凱在新秀賽季場均砍下17.3分+8.8個籃板,從這個時候開始,也很少有人質疑他無法立足於CBA。
前往國王隊進行試訓,兩次CBA籃板王
隨著張凱的表現愈發出色,那些評價他的聲音也從質疑變成了褒揚,然而張凱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希望自己是實力能更進一步,希望能帶領球隊打出佳績,也希望自己能入選中國男籃國家隊。
2007-08賽季,張凱場均貢獻17.1分+11.9個籃板的兩雙資料,而且他在防守端還能場均送出2.2個蓋帽。張凱的表現也讓他贏得了入選國家隊集訓隊的機會,可惜他卻沒能留在最終的12人大名單,因為當時國家隊的內線球員是姚明,是王治郅,是易建聯。
雖然張凱無緣入選最終大名單,但這並不是因為張凱不夠優秀,而是其他內線球員太過於厲害。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聯都是中國男籃歷史上一等一的內線球員,如果張凱是這個時代的球員,或許他會有更大的機會。
2008年,國王隊向張凱丟擲了橄欖枝,希望他前往球隊進行試訓。同年10月8日,張凱在對陣開拓者的季前賽中閃亮登場,出場2分58秒,摘下了一個前場籃板。10月10日,因為競爭激烈,國王隊宣佈裁掉張凱。
張凱在國王隊訓練過一段時間後,水平也是有了一些進步。他獲得了08-09,09-10兩個賽季的CBA籃板王。
帶隊逆轉首鋼,雙子星同時選擇退役
由於球隊整體實體不足,張凱始終未能幫助深圳男籃在季後賽中更進一步,但他們也曾創造了CBA聯賽的一個歷史,那就是在季後賽0-2落後的情況下,最終以3-2的大比分淘汰對手。
2018-19賽季,張凱和邱彪決定在賽季結束後進行退役。而他們在首輪季後賽中連輸首鋼兩場,如果再輸一場,那就意味著球隊將被淘汰,而他們的退役儀式也只能在首鋼隊的主場進行。
在第三場比賽開始之前,張凱對年輕的隊友說道:“我和邱彪不想在北京退役”。也正是這一句話讓全部球員團結一致起來,最終3-2淘汰了北京男籃,這放在CBA聯賽中也是史無前例的。
雖然張凱在最後一個賽季鮮有上場時間,但他卻用一句話燃起全隊拼搏的鬥志,贏下了比賽。
最終張凱和邱彪在半決賽最後一場比賽中選擇退役。張凱的7號球衣和邱彪的13號球衣都飄揚在了球館上空。
退役後加盟廣東女籃,幫助球隊培養年輕人
如今,邱彪搖身一變成為深圳男籃主教練,而張凱則選擇到東莞新彤盛女籃擔任助理教練。對於這樣的安排,張凱並沒有任何不滿,他覺得不管是男籃和女籃,只要能幫助球隊,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張凱是這個時代的球員,或許他的巔峰會更加出色,或許他能成為國家隊的常客,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