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作為巴基斯坦空軍僅次於F-16的主力戰機,已經裝備了近200架,並出口緬甸、奈及利亞等國。說它僅次於F-16,並非指它的效能不夠先進,“梟龍”BLOCKIII的雷達電子裝置已經遠遠超過了F-16C/D,但是在多用途能力上,還是略遜一籌。
梟龍和F16
而“梟龍”的多用途能力相比F-16不足,主要還是因為它的體型小,載重低,只裝備了一臺RD-93發動機,那麼能不能將“梟龍”放大,變成裝備兩臺發動機的“梟龍”PLUS,從而克服目前它的這些問題呢?還真有吃瓜群眾架空搞過PPT設想。
從方案來看,“梟龍”PLUS是在現有“梟龍”的基礎上,採用雙發雙垂尾設計,體型加寬翼展放大,但是大邊條、兩側進氣和DSI進氣道都不變,保持了基本的氣動佈局,以實現最大的通用效能。
最重要的是,裝備兩臺發動機之後,“梟龍”PLUS的機腹寬到可以並排掛4枚中距空空導彈的程度,翼下則有4個重掛點和2個輕掛點,再加上翼梢掛架,整架飛機在不採用複合掛架的情況下,可以外掛12枚導彈,火力密度超過米格29,達到了蘇27的水平。
這火力密度,可以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不就是米格29,或者FC-31嗎?FC-31比它還多了隱身效能,費這事幹啥?米格29的氣動佈局雖然經典,但畢竟是40多年前的設計,航程短,採用的中央升力體佈局,飛機的滾轉速率很成問題,有無法克服的缺陷。
而FC-31隱身雖好,但是貴,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恐怕沒有足夠的財力進行負擔,反而是具有一定隱身效能、採用半埋式機腹掛架的“梟龍”PLUS,更符合需求。而且不要內埋彈艙之後,飛機的內油更多,不帶副油箱的航程僅次於蘇27,從這一點看,“梟龍”PLUS更類似韓國的KF-21。
另外,俄羅斯發動機RD-93和AL-31F都不太穩定,梟龍和殲10的幾次墜機事故,都直接與動力系統有關,採用雙發設計能夠規避掉這種風險,增強飛機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從頭搞起,而不是利用現有的米格29和FC-31的設計,有利於巴基斯坦錘鍊自己的航空設計隊伍,要知道,它本來就是將“梟龍”當成自己航空工業起步第一步的,那麼雙發的“梟龍”PLUS,就是第二步。
而這種“簡單”的放大設計,並非天方夜譚,我國的戰鬥機從殲7到殲8,殲9輕型到殲9重型,走過的路就大致如此。在羅馬尼亞,更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當年他們的IAR-95輕型戰鬥機,就和“梟龍”外形非常類似,堪稱“撞臉”。相信這個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不知道的是,IAR-95還有一個雙發雙垂尾版,設計思路就類似“梟龍”PLUS。
當然,這僅僅只是網友的想象,類似這樣的架空設計,吃瓜群眾們還搞了很多,比如全隱身、半隱身版的“梟龍”,甚至還把模型送給了巴基斯坦軍方。而真正的下一代“梟龍”會是什麼樣的,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