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音訊技術來自:訊飛配音
投資小紅書—第75期
近期,伯克希爾哈撒韋創出歷史新高,每股接近50萬美元,總市值高達7200億美元,巴菲特在92歲高壽時擁有超過1150億美元的身家(摺合人民幣7300億元),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在98歲高齡時擁有超過22億美元身價。
“他們不僅富有,而且長壽。”重陽投資合夥人舒泰峰在其所著的《財富是認知的變現》一書中寫道,“價值投資是一種以善意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國傳統講‘仁者壽’不無道理,價值投資是一個多方共贏的過程,它與你輸我贏的投機炒作或‘割韭菜’行為有本質的不同。”
如果不具備健康的財富觀,舒泰峰引用哲學家叔本華的詛咒:“財富就像海水一樣,你喝得越多,就會變得越渴。”他認為,華爾街歷史上最傳奇的股票大作手傑西·利弗摩爾的自殺就是精神世界崩塌的結果,交易程式與生活程式緊密相連,缺乏情感的約束和生活的紀律,最終會由巨大的成功走向巨大的失敗。
財富是對善的激勵
舒泰峰認為,巴菲特和芒格不僅是財富的贏家,同時也是道德的楷模。
普通投資者可能會問,做投資不就是為了賺錢嗎?為什麼需要這麼高的道德標準?對此,舒泰峰引用價值派投資大師的觀點認為,其實道德上的高標準與價值投資的核心是相關聯的,價值投資是一種正道,正道是一種可持續的東西,可持續的東西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你得到的東西往往在所有其他人看來,都是你應得的東西,這就可持續了。
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抱著找配偶的心態在找股票。巴菲特說過,“你要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要與這個股票結婚,而不是一夜情,隨便找個人派對,厭煩了就換新的。”
舒泰峰說:“你在尋找一隻好股票,可能好股票也在尋找它的好主人,這個主人不僅才華出眾,而且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投資之所以是一條能夠持續的正道,正是因為它能夠實現參與方之間的多贏。根據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的經典定義,價值投資並不是持有一張股票憑證,而是購買一家企業的部分所有權。
“以這種方式理解股票就會與炒股心態全然不同,炒股的話聽聽概念,聽聽訊息就可以炒,但是隻有當你把自己當做股票背後的這個生意的一部分持有人時,你才會去認真研究這個企業是否真的有價值。這是一個價值發現過程。”舒泰峰說。
舒泰峰表示,價值投資透過投資行為一方面幫助了好企業,進而幫助了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幫助了自己從中獲益,這樣一個過程才是多方共贏的過程,它與你輸我贏的投機炒作或“割韭菜”行為有本質的不認同。
“投機炒作是一種零和交易,即我的所得就是你的所失,這樣的事情自然難以持續。”舒泰峰說。
價值投資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舒泰峰說,在閱讀芒格和巴菲特時,經常想起孔子的一個“仁”,南懷瑾先生對“仁”做過一個生動的解釋,左邊單人旁,右邊是個二,合起來就是“兩個人”,它點明瞭“仁”是關於人際關係處理的學問。
舒泰峰認為,人際關係處理得當非常難,首先它要求自己的行為要得當,這就是“克己復禮”,其次要有同情關愛之心,這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條在西方評價很高,被評為道德黃金律。
舒泰峰進一步認為,價值投資的精神核心就是將一個“仁”的精神由己及人,又由人及物的過程,這個物就是你所投資的標的。所以價值投資不僅僅是一門關於賺錢的技藝,還是一門關於心性的學問。如果總結成一句話來表述,那就是“價值投資是一種以善意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者說財富是對善的激勵。”
“善”還有一種解釋:熱愛是“善”。舒泰峰的忠告是,別帶著賺錢的目的來做投資,沒有熱愛是不可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的,投資也一樣,這也正是巴菲特的成功之道,一件事情憑毅力或許可以堅持1年或10年,但是如果幹60年還沒想到退休,那一定不是因為毅力,而是因為熱愛。
交易的程式與生活程式緊密相連
利弗莫爾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傳奇的股票作手,但1940年卻在一家酒店的更衣室裡開槍自殺。他在臨終遺言中寫道:“我是一個失敗者。”
利弗莫爾14歲時輟學,到波士頓的潘恩·韋伯證券經紀公司當了一名擦寫股價的黑板小弟,在這裡他展現出了對數字的驚人天賦,15歲時靠對賭股票短期走勢賺了1000美元,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天文數字。1907年因做空美股,他大賺300萬美元。1929年,美股大崩盤時,他傾所有資金放空股票,大賺1億美元,要知道當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僅為37億美元。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卻以自殺的形式悲慘謝幕,原因何在?
利弗莫爾是一個善於反思的人,他早年總結過自己投資失敗的原因:第一,沒有耐心等待時機的到來,缺乏等待(關鍵點)的意志力;第二,沒有遵循良好的投機程式,導致判斷失誤。
舒泰峰認為,可惜利弗莫爾只反思了交易紀律,而沒有反思生活。利弗莫爾的個人生活十分奢靡,在感情上也很放縱,在世界各地的別墅養有情人,而恰是感情生活,成了壓垮利弗莫爾的最後一根稻草。
利弗莫爾曾經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辯解:“我虧錢是因為我錯了,而不是因為我放蕩不羈或是過度享樂。”
舒泰峰認為,其實交易程式與生活程式緊密相連,缺乏情感的約束和生活的紀律,哪怕再了悟交易的本質,也無法避免他自己說的“喪失了平衡感”,從而由巨大的成功走向巨大的失敗。
巴菲特曾說過,一個在小事上無法節制的人,往往在大事上也無法自我控制。利弗莫爾的投資人生最終敗於投資之外,正是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財富觀背後是人生觀,德不配財,反遭其害。”正如舒泰峰所說。
責編:戰術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