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家孩子偷的。於是看那個孩子走路,像偷斧子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動作態度無論幹什麼,沒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裡挖地,找到了那把斧子。過了幾天又見到鄰居家孩子時,發現那孩子的動作態度便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人了。看完這個故事以後,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多哥"與"空姐"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自己滿倉買進很多股票時,總是希望股市能上漲,所以,覺得"多哥"說得對;可是,將所有股票賣出空倉的時候,總是希望股市跌下來,所以,又覺得"空姐"說得對。歸根到底,是自己的持倉情況影響了自己的思維。
人類在千百年來進化出的普遍人性,是求存,而非求真。很多人交易並不是去追尋真相,而是想獲得認同,所以上漲時會找一堆利好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時候又會找一堆利空的理由。為什麼要找理由?因為你的倉位決定了你的立場。真正能客觀冷靜看待市場的,少之又少。
其實交易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認可,成功的交易者總是與大眾格格不入。巴菲特講過:成功的選股者和股市下跌的關係,就像明尼蘇達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氣的關係一樣。你知道股市大跌總會發生,也為安然度過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準備。如果你看好的隨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會迅速抓住機會趁低更多地買入。對於價值投資的堅定信仰:“恐懼氣氛反而是投資者的好朋友,那些只在根據市場分析人士做出樂觀分析評價時才買入的投資者,為了毫無意義的保證付出了嚴重過高的價格。最終在投資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支付的價格和這個公司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盈利之間的差額。”
當下市場的暴跌,又讓絕大多數投資者陷入絕望,要知道股市是逆人性的地方,切記不要將帶血的籌碼拱手讓人。如名著小說《基督山伯爵》結尾所說: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在等待與希望之中。
在股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則,股市的不幸者各有各的不幸,但成功者都是一樣,他們都是做精、做專一門功課,並堅韌不拔的長期堅持,最終,完成自身強大的完美轉身,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