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酒精不是酒,乾冰不是冰,還有上篇文章我們講到的楊氏虎也不是虎一樣,鱷魚自然也不是魚!
讓我們一起揭開鱷魚隱藏在兇猛外表下的神秘面紗吧。
鱷魚雖然 作為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但是它也會流淚。不過在這裡,鱷魚可不會因為任何感情問題而流淚。一般在鱷魚的獵殺時刻,它會留下寶貴的眼淚,不過千萬不要多想,這絕不是對獵物的同情。一直以來人們認為流淚就是鱷魚要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洩出體外。畢竟與它相似的海鳥,海龜等生物都是透過在眼睛上含有的鹽腺去排出體內多餘的鹽分。雖然鱷魚也需要排出鹽分,但其實鱷魚排出鹽分的位置不在眼睛,而是在舌頭,舌頭那裡有一個舌腺,那是專門用來排出多餘鹽分的地方。那麼這時候肯定就有人好奇地問了,鱷魚為什麼會流淚呢?難道是它的內心情感世界太豐富了?答案當然是不否定的。瞬膜就是鱷魚眼淚的發源地,當鱷魚下潛進入水中的時候,只需要閉上瞬膜,就完全可以看清水下的狀況,並且還可以保護鱷魚的眼睛。滋潤眼睛是瞬膜的另外一個作用,這時候瞬膜分泌出的眼淚就要起到極為重要的潤滑作用了。由此可見,冷血動物終究還是冷血動物,就算流淚也不會有任何的情感因素。
想必大家都對鱷魚的生存時間之久有個模糊的瞭解,那麼具體情況就讓小席帶著大家一起了解吧。鱷魚是人們發現的現存的生物中為數不多的最原始的一個,出現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也就是大約兩億年前。用一個大家有概念,能理解的等量替換概念它又原始到什麼程度呢?鱷魚可是一個能夠與史前時代的生物比如恐龍同時生活的存在。
而能夠做到從史前時代生存至今且還要一直延續下去,那鱷魚必然是有它的過人之處。
鱷魚有著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鱷魚的形態從白堊紀晚期開始逐漸變得豐富了起來,有的鱷魚甚至可以達到5米之長就好比三個左右的成年人躺在一起的距離,還有的鱷魚還不足一米,就好像七歲小孩兩臂距離。這麼大的變化也只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大多數鱷魚棲息在淡水中,還有部分鱷魚比如灣鱷,它們就可以生活在海水中。鱷魚既可以生活在溫帶地區,也可以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還有的會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
鱷魚還有著超凡的捕食能力。“飯”是生命之源,所以擁有一身好的捕獵本領顯得尤為重要。別看鱷魚有著看著堅硬而又厚重的鎧甲,還有短小的四肢,但是它卻有著與笨重外表嚴重不符的卓越的攀爬能力。曾經有人目睹一條不到2米長的鱷魚爬上了崎嶇的河岸,並試圖攀上將近2米高的圍欄。所以,在遇到鱷魚追殺時,可千萬不能輕敵,一定要爬到自己能爬到的最高的地方。一提到鱷魚,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想到的還有它的傳世絕學——“死亡翻滾”,鱷魚因為它極強的咬合力而擁有了足以稱霸一方的戰鬥力。一旦獵物落入鱷口,那隨著鱷魚的不斷翻滾,撕咬,可以說是沒有一絲逃出生天的希望。
那麼如果真的遇到與鱷魚面面相覷的場景,除了面對,別無他選,這時我們要做什麼才能實現成功自救呢?
其實啊,鱷魚的嘴,騙人的鬼。雖然它有著一看到就讓人禁不住發憷的尖利的牙齒和佈滿全身的厚重鎧甲,而鱷魚這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咀嚼者的稱號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嘴巴的張力確實弱的有些對不起它兇猛的外表。根據實驗結果表明,一隻成年鱷魚只需要用一根膠帶就可以完全被制服了,不用擔心,它根本掙脫不開。所以,在這種危急情況下,千萬不要慌不擇路,要知道,鱷魚也是有十分靈敏的身手的。
小席感悟:堅硬的外殼下必然隱藏著弱點,在敵人面前,千萬不要露出弱點,就好比鱷魚一般兇猛的存在,因為人們知道它的弱點,淪為了商場上任人挑選的商品。無論多麼堅強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軟肋。但還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那個讓自己可以卸下層層鎧甲去擁抱的人,也希望每一份熱愛不會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