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常攝入過精、過細、過油膩的食物,導致了“富貴病”的平民化。而對精細食物產生畏懼的老百姓,開始把健康飲食的希望寄託在粗糧上。
眾所周知,相比精製米麵,粗糧保留了更多的營養,飽腹感比較強,血糖上升也比較慢,所以在日益提倡健康飲食的今天,粗糧的確是深受喜愛。
不過有些人則認為太小的孩子不太適合吃粗糧。
其實,答案不是絕對的。
粗糧中富含的粗纖維對任何年齡的人群來說都有益,可助消化,增強腸胃功能。
在日常飲食中只吃細不吃粗的寶寶,一是沒機會吸收粗糧提供的豐富營養素,二是因缺少植物纖維,易便秘。
吃粗糧還可以預防小兒肥胖、糖尿病,骨質疏鬆。
吃粗糧時必需的咀嚼動作,不僅能促進咀嚼肌和牙床發育,還能減少食物殘渣殘留,防齲齒。
今天我們一起聊一下如何給孩子科學吃粗糧的問題。
我們常說的“粗糧”,其實分兩種:
一種是經精細加工,看起來顆粒比較粗的糧食類食材,其更重要的是保留原食材中的營養價值。
另一種是雜糧,包括各種穀物、薯類和雜豆
️穀類:燕麥、小米、糙米、紫米、蕎麥、藜麥等;
️雜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
️薯類:紅薯、山藥、馬鈴薯等。
它們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與精細加工的食材相比,粗糧可能在顏色、口感、質地方面都不如精緻穀物,但是精製食材在精加工的過程中會丟掉很多的營養成分。
以穀物為例:
穀物的胚芽富含維生素E、蛋白質,穀物的穀皮含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現代的精細加工脫去了穀皮、胚芽,往往就剩下胚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了,這樣的加工過程,使得食材的營養價值事實上大打折扣了。
在給孩子吃粗糧時,以下兩點尤其要注意:
一是要講究粗細搭配
如做饅頭時在麵粉中加玉米粉或黃豆粉;將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餅等;將小米與大米一起煮粥;用燕麥和綠豆、紅豆製成漿,拌在米粉中做輔食。
二是要“粗糧細作”
比如將燕麥片中加水煮熟後,加牛奶、葡萄乾、蘋果丁,加熱至70℃左右就做成了水果燕麥羹。
兩三歲後,可把雜糧、雜豆磨成粉,與小麥粉以1:3的比例混合,加上芝麻醬或核桃粉一起蒸花捲。
寶寶吃粗糧最好在1歲後。
4~6個月的寶寶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還很弱,這個階段的腸胃狀態還沒足夠的能力處理粗糧中較多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攝入太多可能會導致腹脹,引起消化不良。
再者,攝入過多還會影響鈣、鐵、鋅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對孩子的成長髮育很不好。
對於剛開始新增輔食的孩子,還是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高鐵米粉,這類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作為穀物類的主要來源。
吃粗糧好處多,但不等於可以無節制的給寶寶出粗糧,給寶寶吃粗糧一定要注意適量。
對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寶寶,每天攝入量推薦量為年齡加上5-10克。對小胖墩、經常便秘的寶寶,可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
有的寶寶吃粗糧後,可能會出現一過性腹脹和過多排氣等現象。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逐漸適應後,胃腸會恢復正常。
如寶寶患有胃腸道疾病時,要吃易消化的低膳食纖維飯菜,以防止發生消化不良、腹瀉或腹部疼痛等症狀。
此外,青少年正處於生長髮育的旺盛期,長期過多地進食粗糧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到生殖能力。建議每週吃粗雜糧不超過三次,每次50克為宜。
如果孩子不吃粗糧也無需太過焦慮,給他搭配好奶、蔬菜、肉類等食物,均衡攝入也是一樣的。這就和孩子不愛吃雞蛋,但可以用別的食材代替一樣。
我們給孩子開始新增一種食材,本質是為了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但食物間所含的營養物質大都是相通的,當孩子不耐受或者是不能食用某一類食材時,我們完全可以用別的身材代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