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一代Sony Xperia 1可以說是集大成之作:與Sony Master Monitor合作的首款4K HDR OLED屏;與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合作的調音;與Sony α合作的相機;與Sony Cine Alta合作的攝影。不難看出Sony在2019年「One Sony」的決心。
外 觀
機身背部完全中軸對稱的設計現在很少見。雪白背殼上印有SONY、XPERIA的LOGO,攝像頭旁邊一個NFC的小標誌。
後攝為:16毫米大廣角鏡頭、26毫米多功能鏡頭,以及配備2倍光學變焦的52毫米鏡頭。
底部依次為揚聲器、支援USB3.1的Type-C介面以及MIC口,兩條天線帶在白色機身上並不突兀。
左側除了三條天線帶外空無一物。
頂部是MIC口和不需要取卡針即可取出的SIM卡槽,不支援熱插拔,3選2設計最大支援512GB的記憶體卡。
所有的按鍵都在右側顯得雜亂不堪,指紋識別按鍵和電源鍵獨立更是理解不能。當然,少不了Sony祖傳的快門按鍵。
正面是一塊6.5寸4K屏,無水滴、無劉海。但額頭和下巴的寬度不一致,額頭要寬一些。預設桌布非常雞賊地掩蓋了這一缺點。
額頭集成了LED燈、光線感測器、前攝和聽筒。聽筒與底部揚聲器組成立體雙揚,支援杜比音效。
此外IP65/68幾乎是Sony標配,72mm的寬度和178g的重量也帶來極佳的單手握持手感,整機顏值線上、質感極佳即使放到2022年也不顯過時。
軟體推薦
Sony手機的系統基本就是沒有任何本土化定製的原生Android,這也是國內使用者吐槽最多的地方,是導致大多數人覺得Sony中看不中用的源頭。但相比國內「全都要」的各類臃腫UI,我更喜歡原生/類原生這種需要什麼功能自己去找對應APP實現的精簡。
因為聽說Android 9的續航更好,便從Android 11強刷回了Android 9。國行系統非常簡潔,預裝APP都能刪除或停用。
系統更新、瀏覽器、支援以及Google套件等要使用ADB命令禁用
功能的缺失需要第三方APP補上。官方應用:「設定」→「系統」→「高階」→「軟體更新」。
「應用程式」中推薦安裝兩個應用:「電影大師」和「節電優能」。
桌面推薦使用「Nova 桌面」搭配「Sorcery 圖示」。「Nova設定」→「介面視覺」→「圖示樣式」→「圖示主題」選擇Sorcery圖示,此外勾選「重塑舊圖示」,「定製」中將四角曲率設定為20%,最終效果如圖三。
自帶輸入法非常難用可以用「搜狗輸入法小米版」替代,缺失的天氣和計算器推薦「一加天氣」和「小米計算器」。
備忘錄使用「OPPO 便籤」;因為我有搜狗錄音筆所以錄音軟體直接用「搜狗錄音助手」,不僅能連線錄音筆也能直接呼叫手機麥克風進行錄音;應用商店選擇「酷安」。
瀏覽器推薦「360 極速瀏覽器」;自帶的檔案管理太過簡陋可以用「小米檔案管理器國際版」替代;垃圾清理使用Google出品的「檔案極客」。
上述所有軟體自認為顏值與實用性兼備,至此除了通話錄音外常用的功能都得到補全。忍不住想吐槽:最新的Pro-i是具備此功能的,同樣「攝影大師」至今未下放X1,這些說到底只是一個APP更新的事,可惜Sony對舊裝置幾乎是拋棄狀態。
兩大賣點
- 相 機
三攝引數如下:
- 主攝:IMX445,1200W畫素,1/2.6"感測器尺寸,1.4μm單位畫素尺寸,f/1.6大光圈,支援OIS光學防抖。
- 長焦:S5K3M3,1200W畫素,1/3.4"感測器尺寸,1μm單位畫素尺寸,f/2.4光圈,支援OIS光學防抖。
- 超廣角:S5K3M3,1200W畫素,1/3.4"感測器尺寸,1μm單位畫素尺寸,f/2.4光圈。
拍照方面,擁有Sony 微單的BIONZX for mobile影像處理引擎,帶來眼部對焦功能:
高速連拍功能,最高10張連拍,每一張皆可做到自動對焦和自動曝光:
RAW降噪功能,用以提升低亮度環境下的照片清晰度:
還有最高30秒曝光時間的手動模式:
實際體驗下來,白天的成像效果無須擔心,夜景拍攝除了高光抑制稍弱外也絲毫不輸現在的新手機。
低亮度環境下會自動開啟多幀合成,拍照速度、處理時間變長,手抖會影響成片率。而且不管是亮度還是清晰度相比現在新手機的「夜景模式」略有差距。
左:Sony Xperia 1 VS 右:realme GT 大師探索版
攝像方面,官方「電影大師」由Cine Alta提供技術支援。能夠拍攝21:9比例、4K HDR和24fps的影片,同時擁有八種不同的電影調色。
- 屏 幕
全球首款6.5寸21:9比例寬銀幕4K HDR OLED屏。
「標準模式」下使用Sony BRAVIA電視的顯示技術和調教,搭配移動版影象處理引擎X1 for mobile,能夠讓非4K變4K,非HDR變HDR;
最特別的當然是由Cine Alta提供技術的「大師模式」,採用Sony專業顯示器Master Monitor作為基準進行調教,支援BT.2020色域、10bit色深。
巧了,我正好有一硬碟的4K HDR 10Bit電影片源。實測下來寬銀幕導致觀看16:9比例電影兩側大黑邊,拋開黑邊,色彩還原堪稱優秀,蒂法左側臉頰的髮絲清晰可見。
倘若你看的是21:9的電影、美劇,沒有任何挖孔或劉海遮擋螢幕,畫面整個填滿的沉浸感簡直無敵。
音效有揚聲器與喇叭聽筒組成的立體聲,支援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我這臺不知是什麼原因最大音量會破音只能開大概五分之四。
拍照的缺點是影象處理速度過慢以及缺失夜景模式;螢幕的缺點是所謂4K並非3840×2160解析度而是3840×1644,並且螢幕亮度略低。
使用體驗
搭載驍龍855,6G RAM和128G ROM,效能在今天仍不過時,不玩遊戲的話做主力機也綽綽有餘。我在使用過程中只有跑分時遇到機身發熱的情況。
指紋識別不支援國內軟體指紋支付給使用造成極大不便。
除此之外識別的成功率也是一大問題,有大批網友吐槽Xperia系列指紋功能幾乎殘廢。但是,按鍵光滑的表面、粘指紋的情況、十次開啟兩三次的成功率讓我回想起兩年前那臺指紋被我用到掉漆的三星S9也是類似的問題。
當時從淘寶買了指紋膜,貼上後問題完美解決。
奈何X1的買不到,最終找了用不到的貼膜貼上後拿裁紙刀切除多餘部分,再重新錄入指紋。效果肯定沒法和直接開模的比,用久了還會變髒,好在成功率有了非常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後臺控制,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內軟體在原生系統下可謂是為所欲為,那就需要一些強硬手段來抑制後臺。因為我這臺是國行,沒有ROOT所以我選了幾個免ROOT的APP。
一是官方APP「節電優能」,不僅能限制後臺應用耗電,也能清理正在執行的程式。
二是「KillApps」,殺後臺相當給力,記得把要留後臺的應用放到「exception list」。
推薦設定:點選右上角三小點→「設定」→取消勾選「顯示進度視窗」。
三是「綠色守護」,相信用過原生系統的朋友都有所耳聞吧,選擇免ROOT模式授予相應許可權即可。
推薦設定:點選右上角三小點→「設定」→勾選「全自動化休眠」。
我用下來100%-20%的電量亮屏能撐接近5小時,對於一臺電池只有3330mAh的高分屏手機來說還行,畢竟三年了電池肯定也有損耗。
結 語
Xperia 1優點明顯,線上的顏值、優秀的單手握持手感、放到現在依舊能打的拍照以及幾乎完勝的影音體驗。
缺點是電池容量太小、充電只有18W且沒有無線充、振動馬達震感稀碎、缺少Sony官方APP支援、電源與指紋分離更是如鯁在喉。
至於很多人噴的系統,我倒是覺得無所謂。Sony的系統相比原生更像是LineageOS那類只保障基礎功能的類原生,想要好用就必須花時間精力去調教。
反觀現在國產UI越來越臃腫,太多用不到的功能,我每次上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ADB將盡可能多的APP禁用,Sony這種純淨、簡潔我反而更喜歡。
另外J9110能夠解BL、ROOT更是增加可玩性,上面提到的指紋支付和通話錄音的問題都能透過刷Magisk模組完美解決。
但如果你連怎麼開啟「開發者模式」、什麼是ADB都不知道的話非常不建議入手,同價位有大把搭載國產UI的855機型可以選擇。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