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澳大利亞大幅度上漲鐵礦石等原料的價格,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導致中國工業裡的鍊鋼成本上升。中國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到巴西去繼續進口鐵礦石。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國際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局勢從曾經的“弱國無外交”,到現在從全球來看只有10個國家至今沒有與中國建交。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科學技術水平也在日復一日的發展中顯著提高。隨之而來引出一個問題,為何擁有高經濟、高地位、高質量的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不回收廢棄的鋼鐵反而自己高價進口鐵礦石?讓我們走進中國製造的背後,去一探究竟。
回收鋼材成本高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企業或公司所經營商品的成本花銷非常大,甚至大於自己的售價,那麼過不了多久,必然導致虧損,最後走向破產。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全球鋼鐵產量最大的國家,在生產數億噸鋼鐵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廢舊鋼。為何中國沒有將這些廢舊鋼鐵利用起來呢?
從經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不難發現主要原因是因為成本,由於回收廢舊鋼材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而且這些廢舊鋼材它們的生產廠家各異,鍛造的工藝也不盡相同,所以情況十分複雜。
我們一一區分這些複雜的工藝和不同的廠家,則需要花費大量氣力與時間。並且如果選擇重新利用,則提煉的成本非常高,甚至遠遠超過了進口鐵礦石需要的成本。
冶煉程式複雜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變廢為寶”這種比較困難的工程。那麼,冶煉程式複雜在哪兒?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到的是,什麼是廢鋼鐵?這裡有一個比較標準的回答——一切不能再次利用的鋼鐵製品都可以稱之為廢鋼鐵。例如:家裡壞掉的老式電視機、破舊冰箱、一些鏽跡斑斑的廚具等等。
接著廢鋼鐵如何變為鋼鐵呢?我們第一步應該對其進行除雜,然後把廢鐵製品剪下成小塊。這樣做的目的是便於回爐。現代電爐用得比較多的為感應電爐、電弧爐、沖天爐,雖處理方式不盡相同,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
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等待爐溫的升高。當爐的溫度加熱到1650℃——1680℃左右,即可煉製出一類全新的鋼鐵。縱觀整個過程,相對於直接進口鐵礦石而言,還是相當費時費力的。況且從勞動力的角度上而言,這也是一場“選人大戰”。
我們要選取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且吃苦耐勞勇擔風險的人群。實際上這項工作並不容易,因為對於勞動者來說,高收益的前提是要面對高風險。所以,冶煉程式無論對鋼鐵而言還是對勞動者而言,都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汙染
我們都知道,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保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人類。既然有鋼鐵冶煉,就必然會有廢氣排放。在冶煉的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氣,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環保處理而排放到空氣中,將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
仔細思索後會發現,回收廢氣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於是中國從綠色環保的民生角度出發,將環境的優良狀況放在生產製造的第一位,珍視人類共同的家園。基於此中國選擇不回收廢鋼。
中國鐵礦品質不夠高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礦物質資源和種類十分豐富,但是含鐵量低是鐵礦石的通病,這是我們無法擺脫的現實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繼續選擇提煉的話,那麼最終煉出來的鋼材質量無論如何也比不過直接進口的上好鋼材。
在早期,中國曾進口過日本的段條鋼,但是重新加工後的段條鋼經常出現問題。於是,我們不得不尋找其他的解決辦法。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我們除了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之外,也注重鋼鐵品質的提升。對內,中國的鋼鐵品質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工業;對外,中國選擇與澳大利亞等國家透過進口鋼鐵製品深一步發展經濟貿易合作。為何中國選擇澳大利亞作為鋼鐵合作伙伴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開採難度小。澳大利亞境內地形並不複雜,以這個國家最著名的皮爾巴拉地區為例,這裡山形單一,最關鍵的因素是鐵礦石在山體表面埋藏較淺,非常有利於開採效率的提升。
最後再加上乾燥少雨的氣候因素,為開採程序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開採難度總體上不難、開採成本不高,這對於中澳雙方來說是有利的。
其次交通運輸便利。澳大利亞和中國雖不在同一個半球,但是由於這個國家的主要鐵礦脈基本大致上集中在澳大利亞的西北部是海邊上,總體上距離中國並不遙遠。隨州運輸技術與能力的提高,距離的長短已不再成為阻隔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原因。
最後鐵礦石品質較高。前面提到中國境內的鐵礦石含鐵量較低,那麼進而就對品質高的鐵礦石產生了需求。在這種需求條件下,恰逢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的鐵礦儲量佔據了全球的總量的百分之八十。在面對著質優量大的鐵礦石面前,中國綜合多重因素的考慮下,選擇了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
中國廢鋼數量規模不大,利用率低
或許你也曾在街邊聽到過這樣熟悉的喇叭聲:“回收舊手機,舊手機換菜刀、換剪子、換盆……”,這其實就是對廢鋼廢鐵回收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形式。根據調查研究顯示,我國的廢舊鋼鐵總體上數量不多。
在規模較小的廢鋼面前,如果繼續選擇傳統的方式花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冶煉,是並不明智的。而且從實際情況上出發去思考,僅依靠回收廢舊鋼鐵就能支撐起整個國內鋼鐵行業是幾乎不大可能的。
近些年國內的鋼鐵行業的走向日漸低迷,由此帶來的種種後果就是廢鋼廢鐵的回收價格持續變低。最後,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是中國現代化起步較其他國家晚,前期鋼鐵製品投入和使用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從時間上來說還未到大規模報廢的時候。
為了更好地與其他國家合作,促進產業調整
古代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說過一句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西方同樣有一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類似的話:“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慟”。這兩句話並沒有危言聳聽,而是從現實的國情出發強調了合作共贏的重要性。
中國沒有大規模回收廢鋼,而是選擇高價進口鐵礦石,一方面不僅僅是憑據本國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還要從國際的角度出發做出合理的選擇。如果說中國的鐵礦石質量不佳是選擇進口的內因,那麼透過與其他國家合作則是外因。
當下中美關係緊張,合作永遠處於進行時而不會停止。中國加大從澳大利亞、巴西進口鐵礦石的力度,有利於促進中澳、中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有效緩解國際局勢緊張的局面,從而更好地維護國際和平。
與此同時這一步舉措也大幅度提升澳大利亞、巴西經濟發展水平,帶動其國內經濟貿易的增長和工業基礎的轉型升級。所以綜合以上因素來看,中方的行為在格局上來說,是大度無私、利國利民的。
任何事情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道理。中國沒有回收廢鐵製品,反而高價進口鐵礦石,就是因為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選擇了利大於弊這一傾向繼續發展。
在此做一個簡單的原因小結:1、回收鋼材成本較高。無論是回收鋼材本身需花費大量資金,還是篩選之後進一步冶煉投資的成本,這都是一筆不容小覷的資金。
- 冶煉程式複雜。從漫長的回收過程到對廢鐵製品的清洗除雜過程,再到剪下鋼塊最終投入鐵爐進行冶煉的過程,每一步都極其不易,步驟相當繁瑣。
- 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汙染。冶煉過程中未得到及時處理就排放的廢氣會很大程度上汙染空氣。地球上的動植物千千萬萬,中國在減少環境汙染這一方面要為全球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守護好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
- 中國鐵礦品質不夠高。這是中國無法改變的現實原因,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那麼鐵礦石的品質也與地域、環境因素有著關聯。在面臨鐵礦石雜質較多的情況下,中國為了提升效率不得不另闢蹊徑。
- 中國廢鋼廢鐵規模不大、利用率較低。這與中國的國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中國現代化起步較晚,大批次的鋼鐵製品的使用壽命還未達到報廢的年限,單憑一些少量回收的廢鐵廢鋼物件是難以支撐起整個國家工業的運轉。
6、為了更好地與其他國家合作,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中國這個行為是一種展現大國智慧的體現。透過高價進口鐵礦石,不僅滿足了自身國家的鋼鐵需求,也帶動出口國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在行外的人看來,十分不能理解中國為什麼要高價進口鐵礦石。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任何決定都不是一時衝動實施的。華夏兒女的基因裡代代傳承著勤勞、智慧,不管在工業發展上,還是在外交地位上,我們都要力爭上游、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