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釋出了最新一期的LPR資料。其中一年期LPR為3.7%,五年期以上LPR則為4.6%。這也是五年期以上LPR,時隔21個月的第一次下調!
早在2019年的時候,銀行利率就改為緊盯LPR。所以此次五年期以上LPR的下調,必然在房貸市場,也產生作用。
從原先的4.65%,降至現在的4.60%。這讓100萬的房貸,可以每月少還30塊錢。於是很多“剛需一族”蠢蠢欲動,想要趁著現在,奔赴購房市場。
可貸款的事宜是解決了,房子又該如何選擇呢?除了房子本身的位置以外,房子的樓層選擇,其實也是一門大學問。
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樓層都是越高越好。因為樓層足夠高,採光也會更好一些。
但是我們卻被售樓員告知,其實聰明的人,都在搶購低樓層。這背後有啥不為人知的秘密,趕緊了解一下,讓你買到最滿意的房子。
首先不可否認,高樓層的確有它的一些優勢。例如噪音汙染小、採光好,以及空氣質量高。但同時,它的一些缺點,卻也是非常“致命”的,“勸退”了不少購房者。
第一點原因,自然是出行問題。
要知道高層上下樓,肯定是坐電梯。如果想要爬樓梯,得累成什麼樣子?但是很多住宅,基本上也就兩部電梯。一旦出現都在使用的狀態,著急上樓或者下樓的你,可能就會趕不上了。
第二點原因,則是消防安全存在隱患。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消防雲梯最高也就只能升到28至30層。如果住在30層以上,一旦發生火災等意外,樓層高反而成了“幫兇”。
第三點原因,隱私性差。
樓層越高,往往遮擋物也會更少。這個時候,隱私性上也就會更差。不少人甚至覺得自己住的高,就不拉窗簾。但其實很多時候,對面樓下的住戶,都能夠看的一清二楚。
第四點原因,水壓問題。
其實不只是高層,樓層在六、七層以上的,基本上就要二次供水了。也就是說,低樓層的水源,都是水廠直接供應的。
而高層住戶的水源,則是由房地產開發商管理的。近些年物業和業主的矛盾,是頻繁出現。所以物業是否經常清理二次供水池,保障用水健康,也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最後一點原因,開發商是否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
很多開發商為了多賺錢,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偷工減料的行為。而他們在選擇時,往往都會選擇高層。
因為低層是打基礎的,所以需要牢固一下。相對而言,高層的建築材料,可能就會用的差一些。所以一般情況下6層以下的地基會更加牢固一下,質量更好一些。
綜上而言,售樓員的這些“小秘密”已經分享給各位了。你怎麼買,應該就有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