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記得早在零幾年的時候,以為想要用手竿釣到魚,要等到清明節氣以後,才能夠釣到非常不錯的漁獲。甚至在此之前,浮漂丟入水中以後,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針一樣,哪怕是一條小小的趴地虎,都不想來啄食鉤餌。
直到有了紅蟲和精細的臺釣線組後,基本上可以實現冰面化開,就可以垂釣的程度了!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釣友們紛紛把主要的垂釣魚種,定為鯽魚!卻不知在春季,有一個魚種比鯽魚還好釣,近乎能夠實現連竿上魚!
發現這種魚在春季比鯽魚好釣,也是在春季的一次偶然的垂釣經歷中,無意之間發現的。那天的垂釣也是朋友執意要去,自己又沒有好的理由推辭,便和他一同來到一處,面積還不算太小的近乎小型水庫的水域!
在早些時候也來這個水域垂釣過一番,對水庫的水情魚情也算了解,整個水庫像是一個平底鍋一樣,周圍全是較緩的脅迫,甚至有的釣點,從岸邊向水裡走五米米,水深也只不過是到一米左右。所以,在這樣的水庫想要釣到魚,長竿就是必要的裝備。
因為也是對這個水庫熟悉,再加上朋友好不容易出來垂釣一回,便直接拿出了八米一的竿子來垂釣。經過一番的調漂和折騰後,八米一的釣竿拋滿正好是兩米多的水深,這樣的水深正好也能滿足春季垂釣的要求。
在開餌的時候,又考慮到本身來的不算太早,若是打窩的話,生怕沒等發窩,就要回家了,所以決定向餌料裡面多加點酒米和拉絲粉,形成一個拉大餌的效果,這樣餌料既能夠完成誘魚的效果,也能實現釣魚的任務。
就是在這樣的整體部署下,因為這個水庫的魚情還不算太差,所以前期佔到了沒有打窩的便宜,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中魚。在釣獲幾條個體不錯的鯽魚後,春季的季風就颳了起來。雖然春季的風不算太大,但是對於八米一的竿子拋竿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自己也是多有偷懶的嫌疑,面對颳風的侵擾,便果斷的採用甩大鞭的方式來拋竿。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拋竿方式,造成了餌料是拍向水面的,從而造成了大量的霧化和散落。也正因如此,水中的鯿魚就有了興趣。
沒等甩了幾竿大鞭後,在浮漂下落的過程中,一個斜拉的訊號,便果斷的揚杆刺魚,結果一尾近乎半斤的鯿魚上岸了。就是在上了這樣的一條鯿魚後,隨即把鉛墜向上推了五十釐米,形成一個半飛鉛的狀態,從而增加鯿魚的咬口。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接二連三的中獲鯿魚!領略到如此魚情後,就把待在車上的散炮開了一點,然後採用拉餌帶小散炮的方式去垂釣鯿魚。有了散炮的助力後,完全實現了鯿魚的連竿現象。最後,兩人準備回家時,看了一下漁獲,近乎有著五十多斤魚。
那天回來後,雖然一直回味著連竿鯿魚的快感,但是也總琢磨為何春天的鯿魚,會有著如此的垂釣狀況?甚至都比鯽魚好釣了!
經過一番的思考過後,便開始查閱了一部分資料。資料證明鯿魚從每年的三月份開始便開始進食,直至進入夏季食量到達頂峰。而在春季能夠釣獲它的原因,在於鯿魚具有攻擊性的進食習慣,從而比鯽魚的垂釣難度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