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春節期間,為了不影響一整年的氣運,在民間流傳著很多的習俗和禁忌。
明天就是大年初七了,大年初七是人節,又稱“人勝節”“人日節”。傳說女媧創世之初,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舊時代,人們根據天氣判斷吉凶,占卜新年的運勢。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表示人們會平平安安,家庭興旺;如果是陰雨天,則表示將有災禍發生。
大年初七又稱“七煞日”,很多事情都不宜這天做。我們來看一下大年初七都有哪些習俗,這天都不宜做什麼事情。
並不是所有的習俗都是封建迷信的,瞭解舊習俗,發揚好習俗。
習俗有三
1.戴人勝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剪成小人的形狀,戴在頭上,也貼於屏風窗戶等處。都有慶祝之意。
2.吃七寶羹
正月初七有吃七寶羹的習俗,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吃七寶羹有驅除邪氣、醫治百病的寓意。
由於每個地方的物產不同,因此蔬菜的種類和取意也有所不同。
各地習俗雖然多多少少有些差異,但是都承載著人們希望新的一年裡豐衣足食,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
初七是人日,又稱為“七煞日”,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宜在這一天做。尤其是不能出遠門,不能換洗衣被等等。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後生,是人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人日這天教訓打罵孩子。
3.吃麵條
舊時民間,很多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麵條的習俗,寓意用麵條纏住歲月的雙腿,長壽之意。
其實我們在過年期間,每天都吃的大魚大肉,偶爾吃點清淡的食物也是好的,麵條就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來一碗清湯麵,解解油膩。
禁忌有四
1.忌吵架罵人
舊時民俗認為,正月裡吵架不吉利,一整年都會非常晦氣,罵人還會帶來兇禍災難。
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人日這天教訓打罵孩子。
先不說這是舊習俗,就是大年初七這一天,還算是過年,過年就應該高高興興的過。
2.忌喪家拜年
家裡有喪事的,三年服喪期間,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儘量在正月裡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現在農村地區還在保留著這個習俗,大家覺得春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所以對一切不好的事情和人都儘量不接觸。
3.忌遇殯葬
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如果遇到了,則表示不吉利,此人這一年內將有災禍降臨。
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ロ彩”可討,主“升官”“發財”。
大家的家鄉有這樣的習俗嗎?可以評論區留言。
4.忌換洗衣被,忌出遠門
初七是“人日”,又是“七煞日”,許多事情都不宜在這天進行。舊俗在正月裡,忌請醫生,忌遷居忌糊窗棉,忌換洗衣被,忌出遠門,都被以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外出遠行。
要是非要出遠門,如果碰上好天氣,則代表平安順利,反之則代表不祥和疾病。所以初七那天儘量不要出遠門。
春節前幾天大家都忙著走親戚待客,初七是應該好好歇一歇了。
小結
初七是“人日”又稱“七煞日”,老傳統很多事都不宜在這天進行。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人們生活壓力都很大,人們不得不出去工作,所以這些老傳統漸漸的被淡忘了。現在還有老一輩的人多多少少遵從舊習俗。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的很多的習俗,雖然有些習俗有點迷信色彩,但這也都反應了人們希望家人平安,家宅安寧、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
對於這些老傳統,我們要捨棄愚昧的,繼續發揚好的習俗。
各個地區不同,風俗習俗也有所不同,所以大家不要糾結。
明天就是初七了,大家都上班了嗎?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