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2022年1月將過,疫情深刻影響的第三年,文旅業和目的地將要面臨的舊局變化和新勢高企分別是什麼?

參考中國旅遊研究院與馬蜂窩近日聯合釋出的《2021全球自由行報告:我的中國,真好玩!》(以下簡稱“報告”),其顯示國內旅遊趨勢包括,遊客在2021年更加追求旅行體驗的深度,出行偏好向短、頻、快的“微度假”轉變,周邊遊的熱度較之上年同期增長251%,“C位”更加坐穩。

報告還提到,玩法開始取代目的地,成為影響人們尤其年輕客群旅遊消費決策的主要因素。同時,冰雪旅遊、體育旅遊、傳統文化消費不僅是2021年消費熱點,更將在2022年有更多新擴容。

旅遊半徑及區域圈層,客群的主流化及產品消費喜好,還有新消費新供給對應下的目的地細分產業再構建等,將在2021年基礎上,2022年繼續起勢與蓄力,醞釀推動新的產業“風暴”。

此可視為文旅業及目的地新變革的重要跡象與印證。

周邊遊微度假坐穩年度出行“C位”

儘管出行半徑因疫情受限,但2021年我國遊客的出遊頻次不降反升,年出行3次以上的遊客同比上漲22%。其中,61.6%的遊客選擇在目的地停留1-3天,過去動輒一週以上的長途“旅遊”被拆分成了若干段兩三天的“出門玩”。以週末遊、周邊遊為主的“微度假”大幅增長,成為旅遊消費市場的全新增長點。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在疫情發生初期,周邊遊即成為主流,或主流地位更加突出,截至目前,多個假期旅遊也是周邊遊為主,考慮到疫情常態化、防疫常態化及防控的突然加碼,跨省遊或長線遊未來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周邊遊的“C位”境況也將更加明顯。

參考1月24日文旅部公佈的2021年度國內旅遊資料,根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1年,國內旅遊總人次32.46億,國內旅遊收入(旅遊總消費)2.92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8%、31.0%,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54.0%、51.0%。

結合這些資訊來看,不難發現幾個較明顯現狀及趨勢特點:

1、國內旅遊人次及收入仍保持向上恢復態勢,但距離疫情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恢復週期預計仍較長,目的地和旅企都需要有較理性的認知;

2、只要不再出現大的疫情“動盪”,旅遊人次總量的最終恢復將不難實現,而旅遊總收入的恢復走向將主要看客單價的提升節奏,但背後兩個深度變化已更明顯,一是旅遊消費結構,也可理解為目的地的產品結構變化,即長線遊+周邊遊/本地遊的佔比組合或權重,相較疫前將變動明顯,其中周邊遊可以理解為不少目的地文旅業恢復與發展,消費格局做新的核心牽引線,周邊遊將被做成目的地的新市場、“新道場”;二是消費人群結構變化,本地/周邊客群+長線遊客群的佔比、年齡圈層等,將與疫前有較多不同;

3、順延第二點,消費結構與消費人群的雙變化,也即供給端與需求端的變化,這兩個變化彼此間將會有新的相互作用,迴圈間改變目的地文旅消費市場格局,包括其文旅產品供給體系、轉化邏輯與路徑等將有不小變化,整個文旅市場被重塑,也即藏於其中。

馬蜂窩的報告透露了一個重要細節,其顯示2021年度微度假人群構成中,90後新青年以50.2%的比例撐起微度假人群的“半邊天”。微度假客群主要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兩者佔比總和近 60%,用一次有品質的微度假從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短暫逃離,是他們忙碌生活中最好的治癒。

年輕一代追求個性、體驗至上,會為了一樣美食、一家民宿,或是一種新鮮的玩法專程安排一次旅行,也願意為更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買單。在2021年自由行客群的消費分佈中,人均消費1000-2000元是佔比最高的區間,達到了48.5%。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這意味著什麼?

1、90後年輕客群在文旅消費市場的主流化趨勢走高,短時、高頻、周邊與休閒度假等關鍵詞,映襯出旅遊的本地生活方式化走向的越加高企;

2、年輕客群個性化、品質化、重體驗的消費特點,催動著文旅產品在營銷路徑與方式,以及觸達轉化,還有產品創新與組合等方面,發生深刻變化,目的地與存量旅企正面對新的市場機遇與挑戰期,而對應新需求,旅企同時也在做增量,帶來B端的結構變化;

3、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是微度假客群集中地,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居民消費能力,在消費需求落地轉化的直接折射,也是不同層級區域的正常遞延,這些城市目的地將是文旅消費供需兩端變化明顯的區域之一。

新秘境、新玩法:抓住年輕客群

變與不變,變化深淺,不同目的地面臨的境況不一,可把握機會及可應對挑戰的能力也不同,但一條主線已越加明晰:抓住年輕客群。

掀起年輕客群的疫後爭奪戰,這已是諸多目的地主動為之,抑或被動捲入的重要現實。

馬蜂窩報告顯示,基於興趣和社交的玩樂體驗在2021年獲得了空前的關注,火遍全網的露營憑藉其“百搭”屬性,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玩法榜單第一名。滑雪、衝浪、潛水等體育活動,以及博物館、觀星等文化專案,都在年輕人中有著極高人氣。玩法開始取代目的地,成為影響人們旅遊消費決策的主要因素。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2021年度十大熱門玩法

旅遊從業者們敏銳地洞察了這一趨勢,在“玩法體驗”方面不斷加碼,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憑藉特色玩法體驗煥發新生。報告顯示,超過40%的90後在2021年體驗過至少一次鄉村遊,年輕人偏愛擁有文化背景的古村古鎮,以民宿為載體的美食、採摘、非遺等多元化體驗,正成為鄉村遊發展的新引擎。在紅色旅遊領域,90後以45.5%的佔比領跑各年齡段客源,深度講解、沉浸式紅色體驗等新玩法也為紅色旅遊注入了活力,使其成為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新國潮”。

作為中國最大的旅行玩樂社群,馬蜂窩平臺上每週都有眾多愛玩會玩的主理人會發起豐富的活動,帶領本地遊客不斷髮掘新玩法。目前,馬蜂窩擁有近2000名主理人,在這些“好玩”人物的帶動下,諸如水下曲棍球、冰上露營、腰旗橄欖球等新銳玩法紛湧而出,為年輕人帶來源源不斷的玩樂靈感。

這給期許更多促進文旅消費、儘快復甦的目的地,提供了直觀參考:重構或再塑造目的地文旅供應鏈是個系統工程,迫切、緊要,也繁雜,非一夕之功,但找“小切口”、小步創新快跑/先跑,可以是一個先動起來的有效舉措,創造優勢,再逐漸形成聯動效應,其中關鍵之一是“差異化”,包括不限於存量產品的體驗玩法再創新、存量資源再挖掘與再整合打造增量產品或玩法等。

不管如何,要得就是獨一無二性。

其中,足夠小眾、足夠獨特的旅遊資源挖掘、產品供給將是目的地城市差異化競爭力之一。

以馬蜂窩曾推出的中國“新秘境”為例,其站內的目的地和景區體系之下,隱藏著海量的、曾鮮受關注的“新秘境”,它們或風光秀美,或歷史厚重,一度“翻身”成為國內年輕遊客關注度最高、綜合評價最高的旅行玩樂目的地代表,緣由包括不限於:自身特質明顯、疫情下文旅新消費市場新需求。

疫情下國內更多小眾目的地走紅,在客流量與旅遊收入方面實現雙升,其實就是一個樸素市場道理的再印證:危之下,意味著新機會。

2022年,新產業“風暴”之勢更為明顯

冰雪旅遊與體育旅遊,是新機會的直觀表現。在它們的消費持續高企、市場不斷擴容的背後,都疊加了疫情影響、市場消費既有趨勢、政策推動效應等因素。

以冰雪旅遊為例,國內消費需求、冬奧會紅利等疊加影響,國內冰雪產業已進入更明顯的上升發展期,冰雪單體專案、綜合冰雪目的地以及冰雪產業,升級迭代“視窗期”明顯。

馬蜂窩的報告指出,2022年將是“冬奧效應”發揮巨大作用的一年。冰雪旅遊及體育旅遊持續升溫,在2021最受歡迎的冰雪旅遊熱門城市榜單中,成都、湖州、杭州、廣州四大南方城市上榜,冰雪運動不再是北方人的專屬,南方滑雪場的崛起讓南方人“就地玩雪”成為可能。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雙奧之城”北京以及即將共同承辦冬奧會的張家口位列“2021 年熱度漲幅最高的體育旅遊目的地”的前兩名。體育賽事為舉辦地帶來的熱度不僅限於比賽期間,透過比賽所展現的城市風貌以及文化形象,也會對舉辦地的旅遊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近期有兩個新動向值得關注。一是文旅部公佈“冰雪京張·冬奧之城”、“長城內外·冰雪絲帶”等10條冰雪旅遊精品線路;二是國家發改委、國家林草局印發檔案,提出大小興安嶺林區要打造滑雪產業核心區,打造大興安嶺冰雪產業帶等。

這說明冰雪旅遊在政策、市場需求及目的地發展變革等方面,仍處於作用疊加期。

文旅消費新主旋律“高鳴震耳”,2022目的地重塑加快

馬蜂窩此前的報告顯示,體育運動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放大,其資料顯示,2021年馬蜂窩站內體育相關內容佔總內容比例較2020年同期上漲近49%,週末用一場體育運動來釋放工作壓力,結交同好,甚至“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在年輕人當中已蔚然成風。

除此之外,“文化審美”也將成為2022年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回顧2021年,河南景區及目的地的走紅,各大博物館成為熱搜榜的“座上賓”,四川資陽的安嶽石窟群在馬蜂窩“2021中國新秘境”中一舉奪魁,無不印證了文化對於旅遊產業發展的強大影響力。

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馮饒分析認為,國內年輕人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是文化類目的地和景區實現逆勢增長的主要動因。但想要從“躥紅”到“長紅”,則需要旅遊從業者透過對年輕一代文化審美的精準判斷,打造出更多旅遊消費新場景。

可預判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倡、要求與落地,正處於不斷“爬坡期”或上升期,政府意志、政策支援、市場需求等多要素作用,推動在文化資源再整合、文旅專案新開發、文旅產品新打造等方面,要求持續化、系統化、創新化。

當前及未來更長時間裡,“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背景下的目的地新競爭,正越加激烈。

冰雪旅遊、體育旅遊、傳統文化消費,不同的行業“切面”,交叉來看,部分共性指向其實明顯:不管是新客群、新消費的供需契合對應,還是新供給創造新消費,都將形成文旅業/目的地變革升級的部分重要突破口,它們的持續作用,意味著一場新的產業“風暴”正在起勢與蓄力。

在2022年,其將更為明顯。

分類: 房產
時間: 2022-02-04

相關文章

上海8家住房租賃企業承諾:今年底前掛牌出租房源不漲租金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綜合報道 9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官方微訊號獲悉,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於9月18日組織12家大型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經 ...

「同策監測」8月全國全國樓市持續降溫,多城市出臺住房銷售限購

「同策監測」8月全國全國樓市持續降溫,多城市出臺住房銷售限購
報告獲取: 報告下載請關注「同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本月觀點及政策彙總 資料快報 八月全國樓市持續降溫,整體成交規模較7月下跌:一線城市住宅市場成交規模環比小幅增長,均價受深圳影響漲幅明顯:二線城市成 ...

9月城建稅的申報,你算對了嗎?一文掌握城建稅的計算重點

9月城建稅的申報,你算對了嗎?一文掌握城建稅的計算重點
"麗姐,這個月申報城市建設維護稅時, 考慮到新的城建稅稅法已經實施了,不確定跟上個月相比有沒有什麼變化,城建稅有沒有算錯?" 我就跟她詳細瞭解了一下情況,具體如下: 她所在的公司是 ...

《契稅法》9月1日起施行:自購住房最低1%的契稅優惠政策繼續執行,離婚分房子、繼承等情形免徵契稅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契稅法將於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1997年起實施的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契稅法施行後,個人購買家庭住房最低1%的契稅優惠政策將繼續執行.個人購房契稅成本不會增加. 維持 ...

倪鵬飛:應實施大城市“青新市民”安居工程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日訊(記者 馬常豔)8月29日,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1夏季論壇上表示,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是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務,完成這個 ...

“二次房改”若能實施,將解決一部分人的住房問題,形成良性迴圈

“二次房改”若能實施,將解決一部分人的住房問題,形成良性迴圈
前言 1998年,政府推廣"房改政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調整國家住房投資結構:二是重點發展經濟住房:三是加快解決城市居民住房困難問題,對於不同階級的家庭實行不同的住房供應政策 ...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登記,需要繳納不動產登記費嗎?

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登記,需要繳納不動產登記費嗎?
落實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行房屋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一體登記. 原有住房及其建設用地分別辦理各類登記時收取的登記費,統一整合調整為不動產登記收費,即住宅所有權及其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併登記,收取一次登 ...

住建部:確保住房租賃市場供需平穩 城市房租年度漲幅不超5%

住建部:確保住房租賃市場供需平穩 城市房租年度漲幅不超5%
樂居買房訊8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通知提出,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嚴格控制大規模增建:確保住房租賃市場供需平穩. 不短時間.大規模 ...

河北全面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示範 每個縣(市、區)確定5個試點村
為深入推動全省農村住房建設品質提升工程實施,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進一步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示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我省現有28個試點縣(市.區)34 ...

未來5年通脹仍然會繼續?內行人坦言:普通人應持有這3樣東西

未來5年通脹仍然會繼續?內行人坦言:普通人應持有這3樣東西
在經濟發展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現象,通貨膨脹可以認為是貨幣超發所產生的現象,通貨膨脹的具體表現是貨幣貶值和物價持續上漲. 對於普通人來說,通貨膨脹就意味著手中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 ...

農村住房改造,三大改造要注意,兩類住房拆除,農民可領這些補貼

農村住房改造,三大改造要注意,兩類住房拆除,農民可領這些補貼
住房關係到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也關係到農村的改革發展,近些年國家正在大力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而在農村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國家也一直在大力推動農村住房改造工作.在2019年國家就出臺了<住房和城鄉建 ...

1億套住房空置,房子“爛大街”,房價為啥不跌?曹德旺說了9個字

1億套住房空置,房子“爛大街”,房價為啥不跌?曹德旺說了9個字
1億套住房空置,房子已"爛大街",為何房價就是不跌?曹德旺說了9個字!一直以來,國人都把房子看得很重,房子也是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結婚生子還是小孩上學,都離不開房子,由於巨大的 ...

購房者需要注意,如果住房周邊存在這4類建築,建議不要購買

購房者需要注意,如果住房周邊存在這4類建築,建議不要購買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會逐漸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而高品質的居住體驗是高品質生活最重要的一環.因此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人們對於居住體驗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雖然現在樓市已經進入住房過剩的時代 ...

10年後,這3類房子是真正適合養老的住房,升值空間大,容易轉手

10年後,這3類房子是真正適合養老的住房,升值空間大,容易轉手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年輕人和中年人是買房的主要群體,因為年輕人結婚需要買房,中年人需要給自己的孩子買房,有時候為了孩子的教育也需要買房.相比之下,老年人對於住房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強烈. 不過在筆者 ...

軍人復員後獲得的轉業費、住房補貼及公積金,前妻有權要求分割

軍人復員後獲得的轉業費、住房補貼及公積金,前妻有權要求分割
永強與劉英系夫妻關係,1998年10月登記結婚.因永強是軍人,與劉英是聚少離多,兩人婚後感情交流較少.劉英在嫁給永強之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對永強在外保家衛國的工作表示理解與支援,因此兩人雖然平時互相陪 ...

你知道房地產行業涉及的所有稅種嗎?全在這裡了

你知道房地產行業涉及的所有稅種嗎?全在這裡了
房地產業與金融業.商業高度關聯,帶動性強,又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一直是國家調控的重點,也是稅收的難點與重點行業之一.由於房地產開發經營的特點及其產品(商品房)的特殊性,決定了在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各個 ...

關注:買賣房屋要保留這些資料!否則...

關注:買賣房屋要保留這些資料!否則...
要保留買賣房支付中介費的有效發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住房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08號)檔案第二條規定:"對轉讓住房收入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 ...

商品房買賣一定要注意的幾個點

商品房買賣一定要注意的幾個點
若要提高買賣房屋的效率和平順性,那麼大家就更要特別注意合同的內容,因為合同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出現了欺詐或者套路問題,都可以透過簽訂這些合同的內容維護自己的權益.以下就是要注意哪些房屋買賣合同 ...

劉詩雯接受王楠獎房,引發風波背後的思考

劉詩雯接受王楠獎房,引發風波背後的思考
近日, 王楠夫婦承諾給7名奧運冠軍和兩名教練,每人一套別墅,正式落地,夫婦二人陪同各位奧運健兒一同看房選房,引發了大眾們的點贊. 但是,這一交房活動,卻也在網路出現了一條奇葩的訊息,大致意思是:劉詩雯 ...

樓市,傳來兩個好訊息

樓市,傳來兩個好訊息
作者:劉曉博 低迷的樓市,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好訊息越來越多了. 此前,我們分析過一些城市的限購令,以及長春的購房補貼.現在,輪到珠海和北京了. 昨天晚上,珠海國稅局等釋出了調整個人二手房轉讓個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