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1月份市場的大跌,有外部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衝擊,但是更多的還是在於國內經濟的自身問題。經濟沒有大家想象的刺激之後就直接起來,反倒是在持續的走弱,儘管貨幣政策已經逐漸的走向寬鬆,但是寬信用一直起不來。對經濟從樂觀的預期逐漸地走向擔憂,壓制市場的情緒。
經濟的週期性走弱,本來也沒有這麼快的反轉,歷史上幾輪經濟週期的底部也不是說簡單地刺激一下就能夠起來的,往往都是財政貨幣等一套連續的組合拳下去,才能給經濟自身向上的動力,而且從政策發力到經濟企穩往往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況且我們現在還受到疫情的影響,內需的消費一直難以有所起色,而在經濟當中扮演支柱地位的房地產,依舊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幾家地產公司的債務如何化解,這都需要政策連續出臺打消市場的疑慮才行。
PMI資料
其實1月走弱的PMI只是印證了大家的擔憂,儘管PMI維持在50%以上,但是小型企業PMI為46.0%,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這跟財新公佈的資料較為類似,2022年1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49.1,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由於PMI是經濟的領先指數,其背後反映出的未來的一段時間,國內的經濟壓力依舊比較大。
同樣不樂觀的還有地產的銷售資料。根據地產克爾瑞地產研究公佈的資料,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5256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9.6%,較2021年月均水平降低43%。這一資料也印證了不少賣方給的一月地產TOP100銷售金額面積雙雙下滑超過30%的判斷。儘管今年有過節的影響,但是考慮到去年下半年以來新開工以及拿地的走弱以及返鄉置業的壓力,2-3月的資料恐怕也不是多麼好。
去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升至2.1億平方米以上,商品房銷售額超2萬億元,但同比降幅仍較大,銷售面積、金額同比降幅仍在15%以上。去年下半年拿地的減少以及地產企業融資的受限,現金流的壓力,導致的新開工的減少必然導致今年的上半年的壓力,必然導致今年上半年的銷售不樂觀,但是最大的難點在於,地產的融資渠道依舊沒有完全的打通,今年上半年銷售可能有15%的同比下滑。
回顧歷史上過去十年的情況,地產累計同比下滑超過15%的除了20年3月的極端情況,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四萬億刺激後的12年上半年以及2014年底15年上半年,這兩個時間剛好對於的是中國經濟壓力最大的時刻。2011年底是進行了基建刺激對沖,而2015年更慘一點,當時的股市泡沫破裂,地產庫存的積壓,去庫存花了2-3年的時間。
政策一直在出,但是在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前,不確定的擔憂一直在,下半年地產的各項指標可能會逐漸的回升,預期可能逐漸的緩解,寬貨幣是個方向,而財政發力,保障住房才是更大的看點。1月20日,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國要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這大概佔據全國地產銷售的15%,而去年只有94萬套(間),上半年如果逐漸的開工,這或許意味著下半年的信貸有了更大的抓手,而地產企業的問題,也有望逐漸的暴露,然後得到穩妥的解決。
現在是新一輪的貨幣政策寬鬆開啟的時刻,未來可能碰到的是資料不及預期,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遞需要時間,這也意味著未來可以期待更多政策,包括繼續降準降息,鼓勵消費等等。一旦看到地產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的預期出現,情緒可能就會逐漸好轉,那麼新一輪的經濟復甦的週期將會逐漸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