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六,也是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身心疲憊、腸胃不適、失眠焦慮……假期吃喝玩樂之後,你是否出現了“節後綜合症”?今天,不妨跟著小荔一起來聽聽醫生的建議,儘快調整生活習慣,正確應對“節後綜合症”。
保障充足睡眠
春節期間,因為平時的作息時間被打亂,很多人容易在節後出現睏倦、失眠、精神不振等情況,對此,荔灣中醫醫院內科主任中醫師陳勁雲建議,最好能提早一兩天把生物鐘調整好,按照原來正常的上班節奏來合理安排作息。
“中醫認為,人的經絡循行有氣血旺盛的時間點,比如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三點是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經絡氣血執行恢復的時間節點。而早上五點到七點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循行旺盛的時間點,這個時間點排便,有利於腸道功能正常執行。如果能夠按照身體時間節律來安排休息,身體各系統就能夠恢復正常執行的節奏。”
陳勁雲表示,為了促進睡眠,建議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這有利於促進血液迴圈,讓身體放鬆下來。正常的作息時間不僅僅有利於人體陰陽平衡協調,也有利於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更好地集中精力。
清淡飲食健脾護胃
春季養肝正當時
春節期間飲食無節制,再加上通宵熬夜、菸酒的影響,很容易讓脾胃受傷。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陳勁雲建議,此時養好脾胃至關重要,要儘快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清淡的飯菜,多吃蔬菜水果,儘量做到飲食多樣化,不偏食。在膳食上,可以吃一些小米粥、蔬菜粥等,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春季來了,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順時養生”正當時。陳勁雲告訴小荔,在中醫五行學說中,春季和肝臟同屬木,具有向上、生髮的特性;肝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調節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因此,春季應以養肝為主。
“春季來臨,飲食上可以‘多吃甜,少吃酸’,這樣可以補脾胃。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就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天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預防疾病的發生。”
陳勁雲表示,中醫認為,春天要養肝,而酸入肝,春天肝陽易亢,即使是老人,新陳代謝也會加快,再吃些酸性食物,更會讓肝氣過於旺盛,傷害脾胃。最好能吃些溫補的食品,如大棗、菠菜、山藥等。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養生融入日常生活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好鍛鍊也從春天開始。養生就是為了強身健體,所以除了調整飲食之外,我們還要適當地運動起來。陳勁雲表示,節後適當恢復運動可以消除疲勞,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有利於提高免疫力。考慮到疫情影響,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建議可以選擇瑜伽、八段錦、跳繩等對場地要求不高的運動,循序漸進,保證氣血執行暢通周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春季氣候忽冷忽熱,陳勁雲建議,外出鍛鍊時要做好保暖,儘量使身體“不凍不寒”。尤其是老年人,在春季應該積蓄身體的“火力”,也就是新陳代謝的能力,否則會出現畏寒、肢冷等症狀。“現在提倡把運動養生融入日常生活,平日鍛鍊的話,還可以透過增加家務勞動,少坐電梯多爬樓梯等等這些小改變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陳勁雲說道。
實用又健康
養肝健脾湯粥學起來
中醫以為,春季養生,養肝為主,飲食也應以養肝健脾為原則。以下是根據不同的體質和食材功效推薦的三款養生湯粥,有需要的街坊趕緊學起來吧!
1.木棉薏米山藥瘦肉湯
廣東人常受溼邪影響,脾胃弱、大便爛,因此,可選擇木棉花30克、薏米15克、山藥30克,加瘦肉煲湯,既健脾又利溼熱。
2.參芪薏米粥
對於脾虛重者,可食用參芪薏米粥:用黨參15克、北芪15克、炒薏米30克、淮山20克、大米100克煮粥。對於春溼感冒,大便糖稀,能起到健脾祛溼、補中益氣的功效。
3.杞菊苓粥
用枸杞10克、菊花10克、雲苓20克、大米適量煮粥。有益肝腎明目、增強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和血壓等功效。
【文字 廣州荔灣釋出編輯部 陳丹婷、荔灣中醫】
【圖片 資訊時報、金羊網】
【編輯 鄧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