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歷了多個王朝的更替,出現了無數個亂世,正所謂亂世造英雄,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歷史發展的規律,君臣和皇帝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尤其是當皇帝覺得有人權力過大威脅了皇權時,那麼皇帝們就會把矛頭指向他們。
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國古代的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秦後,後代皇帝都沿襲秦制,封建王朝都強調皇權至上,皇帝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歷代皇帝為了皇權不受一點威脅,都會使用相對極端的手段。
秦朝實行郡縣制,中央可垂直管理地方,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封建制度的象徵;漢朝的推恩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是劉徹在位期間頒佈的一項重要的法令。
韓信
主要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訓,其作用在於減少諸侯的封地,並且削弱各個諸侯王的勢力,使他們無法和自己對抗;宋朝的杯酒釋兵權,宋太透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階將領交出兵權,來加強中央集權。相對來說做得比較絕的是朱元璋,除此之外還有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
西漢開國國皇帝劉邦原本布衣,但他卻以劣勢贏得了天下,他自知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得天下,輔佐他的人功不可沒。
但天下已定這些功臣對他來說可能也是叛臣,他們可以輔佐他走向成功,也可輔佐其他人稱帝,這是皇帝最擔心的一件事情。
韓信被誘殺後,蕭何看著他的遺體仰天長嘆,終於說出了肺腑之言。
韓信原來是歸屬於項羽,但在他那裡一直得不到重用,他結識蕭何後,十分受蕭何賞識,並被劉邦拜為將軍。看到這裡大家不免心生疑惑,蕭何賞識,劉邦拜為將軍,為什麼還會被誘殺?大家接著往下看。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但伯樂卻不常有。而韓信與蕭何最初就是這樣的關係。蕭何發現了韓信的才華。蕭何可以月下追韓信,也可設計殺韓信。
最後千里馬死在了伯樂的手中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很好地解釋了韓信與蕭何的關係。
韓信,公元前231年生,出生在淮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一個平民家庭中,蕭何,生於公元前257年,沛豐邑(今江蘇省豐縣),兩人看似毫無關係,但二人有著相同的抱負,都是為了輔佐劉邦,並開創大漢而天下聞名,二人在“漢初三傑”中各佔一席之位。
韓信有處可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開國將軍,並且能夠在“漢初三傑”佔有一席之位,這些都得益於蕭何的賞識和引薦,如果沒有蕭何那麼韓信只是一介布衣。但韓信的死也是蕭何一手策劃的。
那麼蕭何對於韓信到底是什麼樣的感情呢?韓信是蕭何一手培養起來的。或許早期蕭何對韓信真的是欣賞的,但蕭何追隨於劉邦,他們可謂是一根繩索上的螞蚱,當劉邦對韓信起疑之後,韓信和蕭何必會走向對立方向,這是可以預見的,如果真的要惋惜的話,只是因為韓信沒有把握住機會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最開始是歸屬於項羽的,但在項羽那裡一直不得志,最後又去投奔了沛公劉邦。得到了夏侯嬰的推薦,做了一個管糧草的小官職。可見最初劉邦對轉投的韓信也不是十分看好。
但蕭何對韓信早有耳聞,十分看好他,多次交談之後便對他刮目相看了。認定韓信在日後必有大為,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
哪知,韓信竟在此時逃跑了。
原來,劉邦因為關中地勢偏狹,難以發展。劉邦的部下又因想家心切,認為擋不住西楚霸王項羽的進攻,就都逃亡而去了。韓信因投奔劉邦卻一直不得志,便也隨之離開了。蕭何聽說了此事,來不及向劉邦報備,就連夜騎馬將韓信追回來了。
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當時劉邦還十分生氣,認為蕭何去追韓信有些小題大做了,劉邦認為那麼多人都逃跑了,為何蕭何只去追韓信呢?
蕭何給劉邦解釋到:“這就要看你是怎樣的選擇了。如果你想大有一番作為,準備得天下,那麼我建議大王你要重用韓信,在我和韓信的交談中我發現他的軍事才華十分過人,是一位傑出的人才。如果你只是想安於現狀做漢中的王,那我覺得沒有韓信也罷。這就看大王您是如何讓選擇的了。”劉邦聽後瞬間懂得了蕭何的意思。當即下令讓蕭何把韓信召來,馬上拜他為大將軍。
韓信在蕭何的幫助下得到了劉邦的賞識。
韓信並沒有讓劉邦和蕭何失望,在韓信的幫助下,劉邦一舉將西楚霸王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平定了天下。顯而易見,楚漢之爭中,韓信的軍事才華充分地體現併發揮了出來,乃至漢王劉邦能夠一統天下,同蕭何的慧眼和韓信的軍事才華密不可分。
然而正是因為韓信過人的軍事才華,是蕭何和劉邦對他起了殺心。
韓信之死
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對有勇有謀的韓信起了殺心。他怕戰無不敗的韓信有天要是起兵謀反,又有誰能敵呢?西楚霸王項羽都不是他的對手,更何況是在韓信幫助下才成功的自己呢?想學就可怕,於是,劉邦便想各種辦法來約束韓信。
劉邦不用韓信,正親率大軍攻打在邯鄲叛亂的陳郗。呂后便急召回蕭何,商討如何處置韓信。蕭何十分了解韓信,知道他不可能乖乖就範,冒然去抓會節外生枝。於是就騙韓信劉邦已勝利歸來,由他親自去韓信府上,騙韓信進宮。
因為蕭何有恩於韓信,韓信並沒有任何遲疑,便和他一起進宮了。這就是《史記》記載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立場
韓信這樣的人才終究是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韓信的遭遇讓後人唏噓。而蕭何前後對韓信的方式讓後人難以理解。
蕭何力薦韓信時二人是同一戰壕的人,效忠於劉邦,自然兩人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韓信也十分珍視蕭何,視他為知音。但蕭何同時也是一位忠君,他一生追隨劉邦,當劉邦遭受到威脅時,他會保護劉邦,保護大漢。
韓信死後,蕭何終究長嘆並說出:“我蕭何計殺韓信,終不負天下蒼生!”
結語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因為韓信的軍事頭腦可以幫助劉邦。“蕭何設計害韓信”,有一部分蕭何為了自保,更重要的因素是為了大漢的穩定。
韓信因蕭何而成就,死也在蕭何之手。蕭何是服務於劉邦,當劉邦受到了威脅時,蕭何只有殺韓信了。要知道君臣之間沒有絕對的朋友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