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實現自愈
前不久,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電子面板”——柔性高分子材料,其與智慧感測器相結合,即使遭受刮擦、切割、扭轉,也能快速實現自愈。
該研究團隊在成功研發柔性高分子彈性體的基礎上,透過整合先進智慧感測器到彈性體上,實現對環境刺激的高度敏感性和對溫度、鹽度、拉伸、摺疊等外界作用的極強抵抗力。
為了讓“電子面板”在水中遭受機械損傷時也能自我修復,並防止漏電,該研究團隊改造防水柔性動態電子裝置,使其能適應淡水、海水及不同酸鹼溶液環境。
未來,這種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電子面板”,有望在義肢、仿生機器人、可穿戴裝置上得到應用。
熱電裝置——
能讓面板供電
近日,韓國一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具有高發電效能的柔性熱電裝置。這種利用材料兩端溫差所產生電壓進行能量轉換的柔性裝置,或將實現面板供電。
以往的熱電裝置,由堅硬的金屬基電極和半導體組成,具有一定的剛性。在與熱源接觸時,會形成一個熱遮蔽層,阻礙對錶面不平整熱源的充分吸收,能量傳遞效率低。
該研究團隊為解決這一難題,透過將無機材料的高效能熱電器件連線到由銀奈米線構成的可拉伸基板上,能在提高柔性的同時,降低熱電器件電阻,大大提升能量傳遞效率。所開發的熱電器件也表現出極佳柔韌性,即使在彎曲或拉伸時也能穩定執行。
此外,在可拉伸基板內插入高導熱性金屬粒子,能使傳熱能力提高800%,發電量提高3倍以上。當其附著在人體面板上時,僅靠體溫就能產生7微瓦/平方釐米的電力。
可程式設計纖維——
助力指揮決策
前不久,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透露:一種能感知、儲存和分析資料的可程式設計纖維,將用在美軍軍服上,幫助指揮官收集戰場資訊與部隊情況,從而做出決策。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稱,目前,五角大樓用可程式設計纖維在建立神經網路的專案上已取得較大進展。當前攻關重點是研製奈米級晶片處理器,以實現物質內部分散式計算能力。
資料表明,可程式設計纖維還可以在戰術小組突擊、飛行員營救、士兵日常健康監測等方面發揮作用。(■本期觀察:喻潤東 謝 安 張慶禕)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