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王朝的末年財政崩潰、民心混亂、內憂外患,中國最後的兩個“封建王朝”大明和大清同樣都是內外交困,但命運各不相同。我們平時看NBA解說員都會說,到了最後緊咬比分的關鍵時刻,擁有個人能力強的球隊更有優勢。
王朝也是如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清的實際掌控者慈禧的政治手腕要比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高得多,和慈禧葉赫那拉氏的老辣相比崇禎皇帝就像是一個衝昏了頭的憤青,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清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的三代盛世後,到了嘉慶皇帝“封建王朝”固有的各種矛盾開始爆發,白蓮教起義等各種動亂開始爆發,加上遇見了工業革命的西方,這個歷史性的大變革,二次鴉片戰爭清王朝潰敗。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短短几年就佔據了半壁江山,清王朝最為依仗的江南的賦稅也沒有了,同時捻軍肆虐黃淮,杜文秀割據雲南,陝甘的回教叛亂......,各國列強爭相劃分勢力範圍,英法佔據北上廣,沙皇侵略東北,各地冒火,無一處寧靜。
在這樣的形勢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清王朝的財政已經破產,中央的權威不在,這種局面不滅亡沒有天理了,但清王朝硬是挺過了半個世紀,要知道滿清入關後,僅僅短短一年就消滅了南明王朝,要知道南明佔有著天下財富聚集的江南。
但大清領導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能夠利用手裡有限的資料去維持局面,轉變思想調整戰略靈活應變,封建王朝最害怕的就是地方勢力強大,而且滿洲是異族王朝,康雍乾文字獄就沒有斷過。
滿清的八旗子弟不堪一擊後,慈禧就能充分地發動漢族勢力的地方團練,像曾國藩這些人就是這麼壯大起來的,而崇禎的肚量就差的太多,崇禎對軍權謹慎到連孫傳庭造田養兵都不放心,動輒就干預下獄。
大清對待外敵看得也是非常的明白,英法俄這些外來侵略者,不過是貪圖特權、港口貿易和土地,大筆一揮給他們就是,結果這些外國人得到這些之後,同樣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成為了大清的堅定維護者。
在許多戰役中幫助清軍作戰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清政府與外國勢力聯合組建的一支僱傭軍,裝備近代西方武器,在上海、武漢等地的作戰中痛擊了太平軍,扭轉了大清不利的局面,同時也帶來先進的武器和訓練。
而明末崇禎做的做法剛好相反,後金只不過是想要金錢、土地、美女和名分,就是不給,拿明朝最精銳的關寧鐵騎去和其死磕,長年消耗大量的軍費,最精銳的部隊長期孤軍在關外被耗著。
對待內亂,分析得非常清晰,對於一些烏合之眾,沒有什麼宏圖大志,打家劫舍混口飯吃的,能安撫的安撫,能收買的收買,不需要管的就不理他們,讓他們自己自生自滅,自娛自樂去。
而唯一的值得全力一搏的就是太平天國,是必須消滅的死敵。所以大清用了能用的一切方法去消滅太平軍,最終獲得了勝利,雖然付出的代價非常的大,但是也非常值得,最終挽救了大清王朝。
而崇禎對李自成、張獻忠的態度始終搖擺不定,一會剿匪、一會安撫,猶猶豫豫磨磨唧唧,最終讓其做大做強,1644年甲申之變闖王李自成進入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大明滅亡,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面對沉重的財政危機,崇禎撈錢的本質嚴重不過關,路越走越窄,最終飲鴆止渴,自掘墳墓,始終收不上來江南土豪的錢,最終窮的沒有辦法了,向最底層的老百姓去開刀,開徵收三餉,把老百姓逼到了絕路。
三餉是指田賦加派。三餉即遼餉、剿餉與練餉的合稱。遼餉加派是為後金入侵,遼東戰事緊急,軍餉不足而起; 剿餉是為鎮壓農民起義籌措軍費; 練餉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所用。當初,尚屬臨時加派,事畢即止。及至遼東戰事興起,加派迭增,並且成為經常性的“歲額”。
而大清啥掙錢幹啥,臉都不要了。命都快沒了,還要臉幹啥,在各個省份私自設卡,收取厘金,賣官鬻爵,去抵押關稅去外國銀行借錢,為了湊軍費消滅太平軍就啥掙錢幹啥,跟崇禎僵化的財政形成鮮明對比。
厘金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徵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釐。 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徵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釐(1%)﹐故名厘金。又稱釐捐﹑厘金稅。 厘金創行於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實即一種值百抽一的商業稅,百分之一為一釐故稱厘金。在全國通行後,不僅課稅物件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於百分之一。有的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
厘金制度出現之初,不但可以代替當時因太平天國起義而處於癱瘓狀態的國內常關的職能,而且還使厘金局卡有隨戰區的變化“因地制宜”設定的靈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稅收。但由於厘金中商稅完全出自華商而不是外商,所以這一制度阻礙著土貨市場上的流通,有利於外國洋貨的傾銷,從而加強了洋貨對土貨的競爭能力。是清廷鎮壓革命的需要,削弱了本國商品競爭力,便於地方割據勢力抬頭。
其實明朝的滅亡,固然是有自然天氣惡劣的天災,但其實崇禎有很多的機會獲得勝利,崇禎孤傲僵化,政治手腕遠遠比不上滿清的一個寡婦。大明亡,亡於崇禎的多疑和憤青,亡於他僵化迂腐的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