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的訊息,日本政府為防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出現,已經開始討論單獨對俄羅斯的制裁問題。而就在1月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線上會談之時,已經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表態,表示日本方面與美國保持緊密溝通,並在烏克蘭問題上加強合作。
報道稱,日本將在G7國家框架內應對俄羅斯的“入侵”行為,此外還提到以日本外務省、經濟產業省以及內閣官房等為中心列出了一系列的制裁清單。此外報道還強調,鑑於俄羅斯擔任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身份,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可能透過制裁決議,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拿出了自己的制裁方案。
事實上,烏克蘭衝突的是非曲直已經很清楚了,無論是歐洲主要國家還是俄羅斯乃至烏克蘭自身都試圖就衝突問題“滅火”。當地時間1月2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呼籲民眾不要恐慌,烏克蘭政府有能力控制局勢。此外,澤連斯基還表示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活動並不是新鮮事。此外,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也表示,在烏克蘭邊境陳兵的俄羅斯軍隊沒有組成能夠跨邊境作戰的戰鬥群,沒有證據顯示來自俄羅斯的攻擊迫在眉睫。
此外,美國的北約盟友也並非鐵板一塊,法國和德國表示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放棄透過對話的形式解決烏克蘭危機。而德國和澳大利亞則直接拒絕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防止局勢不可收拾,那麼烏克蘭局勢問題就很明顯了,那就是美國刻意挑起地區的緊張局勢。
一方面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拜登政府宣佈向北約東側部署更多的美國士兵。另一方面拜登渲染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成為二戰之後最大規模的入侵行動。當然,這種渲染是非常站不住腳的,要知道二戰之後僅美國發動的大規模戰爭就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可以預見的是,即便俄羅斯真的入侵了烏克蘭,以當前烏克蘭的體量而言,也不可能比得上美國四大侵略戰爭,不愧是拜登總統,真的會給美國招黑。
可以看到的是,烏克蘭局勢問題升溫完全是美國挑撥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緊跟美國的政策就頗耐人尋味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制裁外,可以看到無論是岸田文雄還是部分日本政客,都提到了以G7國家為框架。如果僅侷限於烏克蘭問題,日本大可不必搬出G7集團,唯一的解釋就是日本正在藉助烏克蘭局勢問題釋放自己的野心。
第一個野心關於釣魚島問題和臺灣問題,《產經新聞》毫無掩飾的提到,如果日本不對俄羅斯發動制裁,那麼就不可能在釣魚島和臺灣問題上得到歐洲各國的支援,因此有必要在烏克蘭問題上與G7集團成員國採取共同行動。換言之,日本想要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決策換取歐洲國家對日本關於釣魚島以及臺海問題方面的支援。
實際上自去年12月份開始,日本就臺海問題以及釣魚島問題集中炒作,首先是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關於臺灣問題的不當言論,他狂妄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就是美日同盟的事”。需要警惕的是,以安倍晉三為首的日本右翼政客,正在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挑釁中國的主權利益。
眾所周知,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二戰時期針對日本的一系列條約中也強化了釣魚島歸屬的事實,中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是無可爭議的,也是無法改變的。日本當局單方面挑起釣魚島爭端,實則為日本軍事擴張找藉口。長期以來日本都抱怨其海上保安廳力量薄弱,分析認為,日本方面很有可能利用海上自衛隊以及日本警察力量,介入到其單方面挑起的釣魚島爭端中,此舉或將導致該地區局勢升級。
而在臺灣問題上日本更沒有指手畫腳的資格。臺灣人民的根脈在大陸,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日本堅決就臺海問題挑釁中國大陸的底線,必然會引火上身。在中國國家主權利益上,不容任何外部勢力染指,即便是美國也不例外,更何況是日本。
自特朗普時期美國加速重返亞太戰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焦點主要集中在中美亞太地區交鋒上,日本的一系列所作所為很容易被忽視。實際上也正是自特朗普時期開始,日本的野心開始急劇膨脹。此前日本防衛相岸信夫就向歐洲喊話,希望歐洲國家遵守承諾,在南海地區彰顯“軍事存在”。近兩年更是基於“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框架,頻繁與該框架內的成員國舉行聯合軍演。在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遏制戰略中,日本正逐漸從幕後走向臺前。
無論是烏克蘭局勢問題還是日本單方面挑起的釣魚島爭端問題,都體現了日本政府竊取他國領土的野心。從此前日本政府希望的“政冷經熱”局面,轉向了對華遏制。要知道,日本的經濟已經有近30年沒有起色,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經貿合作才是日本當局的最優解,畢竟中國有龐大而齊全的工業鏈滿足日本製造業中下游的全面需求,同時也有全球最大的實體消費市場,長期以來中國都是日本最重視的市場,反觀美國能夠為日本帶去的利益已經越來越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卻非要在中國核心利益上進行挑釁,那麼只能說明日本的內部矛盾僅靠經貿合作已經無法解決,對於日本而言,一輪新的“國運冒險”可能已經開始。所以,對於日本的狼子野心我們需要保持極高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