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固然是可貴的品質,但是“持久的忠誠”卻是更為珍貴的。
對於行走於世間的我們來說,寶貴的品質、優良的精神,比那些華美的衣裳,更讓我們熠熠發光。
在過去的革命歲月中,“對革命忠誠”亦是最為重要的。
假如一名戰士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在立場中搖擺不定,那麼他最後的結局一定不會很好。
抗戰時期,中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熱血男兒,他們立志報國,留下了汗馬功勞。
有的人將一生的美好光陰都奉獻給了黨,而不能堅持到最後、半路離開的人也比比皆是。
徐廣田就是這樣的後者,他曾經在革命的艱苦戰鬥中,採擷來了一身榮光,但是又在抗戰勝利之後就此叛變。
人們對他的行為十分不解,而徐廣田也許是因為自己做出的這個錯誤選擇,後半生都活在遺憾之中。
革命抗爭迫在眉睫
徐廣田出生的那個年代,正是祖國動盪不安的時期。
野心勃勃的日寇,浩浩蕩蕩地侵入中華土地,愛國深沉的人們挺身而起,誓與祖國共存亡。
一時間,神州大地硝煙四起。
1938年,山東地區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便是臺兒莊大戰,來勢洶洶的日寇侵入山東棗莊地區,肆意破壞、燒殺搶掠一樣不少。
棗莊地區生靈塗炭的慘象,讓許多戰士們都憤恨不已,而黨領導也迅速組織了軍隊前去與日軍戰鬥。
當時,我黨還組織合併了魯南鐵道隊。
說起來這鐵道游擊隊可並不普通,他們掌控著交通樞紐、各條鐵路,而其中的成員,大多是能夠吃苦耐勞、鐵骨錚錚的鐵路工人。
可以說,當時的他們便是該地區最平凡,而又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徐廣田,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和許多同志們一樣,胸膛中跳動著熱烈的愛國之心。
曾經英勇的鐵道英雄
徐廣田的這一生,都隨著他的選擇而曲折著,雖然他後來叛敵的選擇讓人十分唾棄,但是這也無法讓人忘記,他最開始在革命道路上的光輝與英勇。
國難當頭,許多熱血赤誠的工人們化為剛強勇猛的戰士,徐廣田也不例外。他們憤恨於日本鬼子的猖狂與殘忍,紛紛扛起革命抗爭的大旗。
徐廣田最先加入了鐵道游擊隊,可以說他都能算游擊隊中的元老了,他其實是極為出色的,因為他十分機智勇敢,所以在革命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因為他出類拔萃,他還被長期授命為長槍中隊的中隊長,他始終牢記著自己肩頭所揹負的使命,在每一次戰鬥中都表現得極其出色。
時間到了1943年,山東地區開始召開戰鬥英雄的表彰大會。山東地區的人民與領導並沒有忘記徐廣田在戰鬥中留下的英勇身影,他們將他選為甲級戰鬥英雄。
這個榮譽稱號是極其光榮的,它承載了徐廣田的許多光輝,是他前期革命生涯答卷的最好結果。
心灰意冷背離組織
人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話是沒錯的。
一個人總是受性格的驅使,做出不同的選擇,而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將把自己引到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去。
就徐廣田,他英勇善戰、聰慧機智,在革命戰鬥中的表現自然是沒話說。
但是他有一個突兀的缺點,便是容易感情用事。
而“衝動”對於革命戰士來說,是很大的忌諱。
徐廣田除了衝動之外,還喜歡計較自身得失,有的戰士傾盡一生都不為謀求什麼,但是有的戰士卻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換來不一樣的結局。
經歷了漫長的戰鬥之後,徐廣田的許多同事都被提拔到更好的位置上,只有徐廣田一個人卻仍擔任著小小的中隊長。
徐廣田看著其他同志青雲直上,就不覺紅了雙眼,認為自己艱苦奮戰,卻換來了領導給自己穿小鞋的結局。
從那時候起,徐廣田心裡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心中的不滿、不甘、委屈,很快就讓他做出了令自己後悔一生的選擇,他不再與革命同心,也並沒有再聽從領導的安排,自顧自地回到了老家。
其實,徐廣田的領導從未想過給徐廣田穿小鞋,只是因為徐廣田所在的那支長槍隊戰功赫赫,在戰鬥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所以他們還不想立即解散這支隊伍。
但是沒想到這卻讓長期擔任中隊長的徐廣田產生了誤解,他沒有去揣摩、去詢問領導的想法。反而一頭扎進了自己的淤泥之中,就此與組織背道而馳。
走上歪路悔恨終生
意氣用事回到家鄉的徐廣田,讓領導牽掛不已。
因為徐廣田的家鄉,當時正處於困境和危機之中,於是領導便派出了當初游擊隊的同志去保護徐廣田。
可是就當他的同志隨後找到他的時候,卻發現徐廣田早已站進了敵人的陣營之中。
回到家鄉後的徐廣田,正因仕途不順而灰心喪氣,並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成為叛徒的目標。他們想要拉攏他一起叛變,就這樣在叛徒的牽線搭橋之下,徐廣田開始動搖了心思。
面對著敵人開出的優厚待遇,徐廣田心動不已,就此淪陷,成為了敵人特務團隊中的一員。
很快,敵黨落敗、政權倒臺,而徐廣田也就此被我黨俘獲。
他才不過享受了兩年,便以叛變罪抓進了監獄,後來,他頂著“叛徒”的罪名,就此病死。
結語
徐廣田當初的領導和隊友,應該沒有人不為他感到可惜的吧,明明他已經為了革命做出了諸多的努力,但是卻在大功告成、革命勝利之際,選擇了叛變投敵。
假如他沒有叛變投敵的話,他的後半生也一定會是榮耀無比的。但是他的性格,他的衝動,卻使他就此走上了歪路。
其實黨組織是始終銘記著他的功勳的,也從未虧待過他。但是徐廣田真的太急了,他急於想要獲得“利益蛋糕”,最終還是沒有堅持住自己的初心。
我想他的後半生肯定是在蕭條之中悔恨不已,曾經的革命英雄怎會落到這樣的田地。忠誠向黨固然可貴,一生都不曾動搖才是最最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