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的廁所被堵住了,驚慌失措地找了一家修理公司來修理,等一下! 東京都下水道局為大學生製作了這樣一幅引起注意的插畫,成為熱門話題。 2022年1月18日,當網上釋出一組圖表轉載次數在一週內超過45,000次。 但是為什麼年輕人是目標呢? 當我採訪背景時,一個令人驚訝的現實是,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陷入廁所維修費用的麻煩,以及惡意承包商之間普遍存在的高額索賠。 (時事.com編輯部大田宇律)
"水路管道修理500日元起"
一位獨自住在千葉縣的20多歲女性,在節假日晚上出租公寓的廁所堵塞,找人來修理,竟然遇到了高額的收費糾紛。 由於無法與管理公司取得聯絡,陷入困境的婦女透過智慧手機搜尋維修人員。 我透過上面顯示的"下水維修只需500日元~"的網站請求維修廣告。 來維修的人說,他們使用壓力泵來消除堵塞,並提供了8000日元的價格。
然而,堵塞並沒有消除。 "讓我們取下馬桶","需要衛生費","需要清洗管道"。 每次工作進行時,承包商都會以各種名義增加費用10,000 日元和 20,000 日元。 最後,他催促說,"我必須叫真空車,它實際上需要100萬日元,但我碰巧帶了可以修復工具,所以最好現在就修復",當工作完成了竟要收取了20萬日元的總金額。 即使抱怨"太貴",商家回答也只能便宜1萬日元"。 最後,這位女士只好付了19萬日元。
被盯上的新生活
根據東京都消費者生活綜合中心的資料,東京關於廁所維修的諮詢數量在每年200-300次左右徘徊,但到2020年夏季左右,這一數字急劇上升。 20年度為954件,是上年度的近3倍,高額的修理費索賠佔諮詢內容的近8成。 據全國人民生活中心統計,全國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許多諮詢者在與上述婦女案件非常相似的情況下遇到了收費問題。
到底怎麼回事? 據東京都消費者生活綜合中心消費者生活專業科科長高村俊子介紹,關於廁所維修的消費者諮詢,以往都是"被寄到崗位上的業者磁鐵型廣告(類似冰箱貼),當我看到型別廣告並需要他們來維修是,可能會被要求收取高額費用。
然而,大約在2020年的夏天,年輕人抱怨說,"當我打電話給在搜尋網站上排名靠前的廉價商家時,我遇到了收費問題","在開始維修後,就說還需要做另一項維修工作,還加了一大筆費用"。 20年度向中心諮詢的有20多歲的比例,比上年度翻了六倍,按年齡分列榜首。
高村正樹分析說,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在家時間增加,使用家庭廁所的機會也增加了,堵塞和故障本身也有所增加。 在此基礎上,他推測,"尤其是剛開始獨自生活的大學生或就業的年輕人,很少自己處理水路問題。與惡意商家開始在網上積極做廣告的時期相重合,年輕人的高額索賠損失可能激增。"
搜尋頂部的,列表廣告圈套
在日本京都府和愛知縣等地,搜尋頂部的"列表廣告"的圈套費用高索賠問題已演變為集體訴訟。 "救援商業法損害對策京都辯護團"秘書長増田朋記律師向7名修理商提起了集體訴訟,要求他們賠償約660萬日元,他說,"許多人不知道搜尋結果頂部可能會顯示廣告,並認為到他們"是搜尋良好的供應商",併成為高額索賠的受害者。
事實上,當記者在各大搜索網站上搜索"廁所堵塞解決方案"時,前四名中,有一家維修店的網站,上面寫著"全國隨叫隨到"和"打個電話就到"。 網站名稱旁邊有一個"廣告"字樣,下面是有關如何自行解決堵塞的網站。
這些廣告稱為"列表廣告"或"搜尋廣告",每個搜尋網站以拍賣的形式決定了哪些網站將展示在搜尋結果中。 根據每個商家確定的出價確定"廣告評級",併為每個相關詞語搜尋確定排名。 律師擔心上市廣告被濫用在高額索賠中,於21年5月向谷歌日本公司發出申請,要求停止釋出惡意廣告,並嚴格審查。
律師認為,這些供應商可能幕後有連線,因為不同的惡意供應商使用完全相同的合同和網站照片。 增田律師指出,"如果因突然的麻煩而焦躁不安,就會著急找到一個修理公司。惡毒修理公司,在害蟲防治和開鎖作業中也成為問題"。 "上市廣告是商家付費的,利潤可望增加,"他說,"請小心,不要被廉價廣告所吸引。
皮搋子"在緊急情況下也有效
但如果供應商收取過高的維修費用,我該怎麼辦? 總結了國民生活中心和東京都下水道局等的建議。 在匆忙地打電話給供應商之前,有一種方法可以嘗試使用家庭中心等市售的"橡膠皮搋子"來消除堵塞。
對於智慧手機等大型異物來說,這很困難,但如果衛生紙被堵塞,"七到八成可以消除"(國家生活中心)。 如果排水口可見處有異物,請戴上橡膠手套,直接取出。
對於租房子的人,在找到修理公司之前,請與房東或管理公司聯絡。 根據租賃合同的內容和彼此承擔的專案,您可能需要支付維修費用。
如果不能以這種方式解決問題,並且找修理公司,則選擇官方網站上列出的指定運營商(如市政當局或下水道站)的風險會比較小。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如果供應商顯示在搜尋的頂部,或供應商廣告承諾維修的費用削減1000日元的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要相信了。 在某些情況下,網站運營商資訊中的地址是廢棄的,透過檢查該地址是否是真實的,也可以避免麻煩。
儘可能從多個供應商那裡獲取報價也很有用。 即使是一個良好的供應商,在營業時間外處理和差旅費用等也可能花費。 國民生活中心呼籲,"如果維修費用有可疑之處,請在確認收據和合同中是否正確列出承包商的聯絡方式後,諮詢各地方的消費者生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