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開始了,辛苦了一天做的年夜飯依然剩了大半,電視裡鑼鼓喧天喜氣洋洋,影片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問候著去年問候過的吉祥話,還是那些人,那些親戚那些朋友,說的匆匆掛的也匆匆,過年的意義可能就在於此了吧,特殊的時刻問候著特殊的話,彼此提醒著,過年了。
跟所有人一樣,最年味兒的都是小時候,那時候吃的花樣沒有現在多,電視也沒有現在大,手機不能刷影片,但是那個年過得熱鬧充實,一家人嘻嘻哈哈,歡聲笑語裡參雜著外面噼裡啪啦的爆竹聲,等不及鐘聲響起的那一刻奪門而出,只為了比鄰居家先炸響新年第一響。時代進步了,科技發達了,房子更大了,車子更好了,年味兒去哪了呢?
雖然抱著手機坐在一起,卻沒有多餘的言語,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連春晚也索然無味地彷彿去年的回放。或者,成年人的"年"從來如此吧,回家只想安安穩穩補個覺,在父母身邊踏踏實實的,沒有鬧鈴沒有驚醒。反而熱熱鬧鬧走親串戚成了一種負擔,比上班更心力憔悴的負擔。上學的問你分數,上班的問你收入,問你啥時候結婚,孩子幾歲……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有錢的像衣錦還鄉,沒錢的說工作很忙,年夜飯吃了,父母親戚見了,來時的洋禮品換走了走時的土特產,一年就又這麼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