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對於老祖宗“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話,你是這樣理解的?

今天是大年初七,在這裡,我首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萬事如意,出行的家人、親人、朋友們一路平安、一帆風順!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對於老祖宗留下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話,也許已被許多人誤讀了許多年。特別是“七不出門”,有些人甚至把與“七”有關聯的農曆日子都包含在內,如初七、十七、二十七。我想,有人把這些日子理解為“不能出門”,或在現代化的生活節奏中,也有人認為此話毫無根據,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理解“七不出門”的含義。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年已過完,時間表已重新規劃,將有更多人出門在外,就近上班、外出(外省)打工等。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七不出門”的含義,又有多少個等待你出門的日子?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其實,老祖宗留下的話,每一句都有其深刻含義。“七不出門”是說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即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個家庭必備的生活必需品。特別是現在的農村,年剛過完,年輕人就準備出去打工,他們是一家人的頂樑柱,為一家人的未來,他們只有暫時先解決好這些後顧之憂,才能安心出去拼搏。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好了,理解了“七不出門”,我們再聊“八不歸家”的話題。“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有與“七”關聯的日子不能“出門”的誤解,就有與“八”關聯的日子不能“歸家”的誤讀。其實,“八不歸家”說的是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好了這八條,即對得起祖宗,也有臉回來見家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留下來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記住的祖訓。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儘管社會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科技迅猛發展、現代文明進步加快,老祖宗留下的話依然有其深刻的含義,仍然是我們處事為人的不可缺少的“座標”。我們只有真正理解了“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含義,把祖先的祖訓謹記於心,才能激勵我們更積極地面對生活,去克服萬難,勇往直前。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最後,祝我們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七星高照、七心協力、出行平安,八面玲瓏、八方來財、萬事如意!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今日初七,你如何理解“七不出門,八不歸家”?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2-02-06

相關文章

劉文教授團隊在腦膠質瘤“表觀免疫”聯合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劉文教授團隊在腦膠質瘤“表觀免疫”聯合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腦膠質瘤是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之一,平均生存期只有15個月,臨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近期,廈門大學劉文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期刊上發表題為 BRD4 inhibition boos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發現全新成分和全新結構的新礦物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李國武教授團隊發現全新成分和全新結構的新礦物族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晶體結構實驗室李國武教授團隊發現的兩種新礦物,經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IMA-CNMNC)高票透過,獲得正式批准(批准號:IMA2021-058.I ...

張文棟教授團隊在微納水聲感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中北大學張文棟教授領銜的微納感測與整合系統山西省科技創新領軍團隊基於微納加工技術結合仿生原理研製出高靈敏向量水聽器及系統,解決了聲吶系統向微型化.遠距離方向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實現了對目標的精準定 ...

趙國屏/趙維團隊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趙國屏/趙維團隊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由於與基因轉錄.細胞代謝.衰老.以及多種疾病密切相關,發生在賴氨酸上的可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Lys-PTMs)一直是眾多研究關注的重點,這些修飾包括乙醯化.乳醯化.琥珀醯化.棕櫚醯化等等.在諸多醯基化 ...

有種血管病像痴呆!神經內科專家:出現這些非典型症狀要警惕

有種血管病像痴呆!神經內科專家:出現這些非典型症狀要警惕
來源:生命時報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程 忻 陳先生今年86歲,最近總頭疼,以為是感冒了並沒在意,但之後幾天,他的反應越來越慢,偶爾還會胡言亂語,家人急忙將其送往醫院.經檢查發現老人 ...

宣武醫院武力勇教授團隊受邀參與撰寫《2021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

宣武醫院武力勇教授團隊受邀參與撰寫《2021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
2021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9月21日)當天,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DI)官網釋出了由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團隊主編,國際知名認知領域專家參撰的<2021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我院神 ...

ESOC 2021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等相關研究集錦

ESOC 2021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靜脈竇血栓形成等相關研究集錦
點上方藍字"國際迴圈"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選單,選擇"" 譯者:董 漪1.鄭華光2(按行文順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總校:Davi ...

徐瑞華教授:MRG003榮登2021ESMO,有望成為首個EGFR靶向ADC,造福晚期實體瘤患者

徐瑞華教授:MRG003榮登2021ESMO,有望成為首個EGFR靶向ADC,造福晚期實體瘤患者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MRG003在I期臨床試驗中療效與安全性俱佳,研究成果亮相2021 ESMO,前景值得期待. 近年來,抗體偶聯藥物(ADC)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的重點研發方向之一.中山大學附屬 ...

王緒敏教授團隊釋出軟體動物線粒體基因組資料庫MODB

王緒敏教授團隊釋出軟體動物線粒體基因組資料庫MODB
2021年9月12日,煙臺大學王緒敏教授團隊在DATABASE雜誌線上發表題為 MODB: a comprehensive mitochondrial genome database for Moll ...

童心向軍夢 | 記諾亞舟天香華庭幼兒園2021年萌娃軍訓活動
童心向軍夢,爭做小標兵 | 記諾亞舟天香華庭幼兒園2021年萌娃軍訓活動 學軍 磨練意志的開始 培養愛國情操的開始 提升幼兒組織性.紀律性的開始 諾亞舟天香華庭幼兒園為期三天的"童心向軍夢, ...

首次實現!北京教授團隊取得重大成果,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進入新階段!

首次實現!北京教授團隊取得重大成果,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進入新階段!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何建軍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以"Direct Measurement of Astrophysical 19F(p,αγ)16O Reaction in the ...

衛小春教授團隊發現GDF11透過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延緩老年膝關節軟骨組織退變
骨關節病診斷與治療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負責人衛小春教授近日報告了延緩膝關節軟骨組織退變的重要新進展.該團隊發現GDF11可以透過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延緩老年膝關節軟骨組織退變.這一成果發表在<Ar ...

聯想2021款小新Pro 14螢幕再升級!變身90Hz高刷屏

聯想2021款小新Pro 14螢幕再升級!變身90Hz高刷屏
[CNMO新聞]在開學季的熱潮下,各大電子產品廠商加大馬力推出新品,以趕上這波開學購物的熱浪.近日,CNMO瞭解到,聯想將旗下的膝上型電腦小新Pro 14再做升級,螢幕變身為2.8K高分90Hz高刷屏 ...

1/50!蘇州大學劉莊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探索獎”

1/50!蘇州大學劉莊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探索獎”
9月13日,第三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在獎項的前沿交叉領域,我校功能奈米與軟物質研究院劉莊教授入選其中,成為學校首位獲 ...

基礎醫學院高成江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發文揭示TBK1調控新機制

基礎醫學院高成江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發文揭示TBK1調控新機制
近日,基礎醫學院高成江教授團隊在Cell Reports雜誌(中科院一區,IF=9.423)發表以"The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PRMT1 ...

山東大學鄧偉僑教授團隊在COF基電催化劑取得新進展

山東大學鄧偉僑教授團隊在COF基電催化劑取得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鄧偉僑教授團隊利用數智化材料設計方法,在共價有機框架基電催化劑的設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lico Design ...

清華大學醫學院程功團隊蟲媒病毒相關研究取得新進展
9月30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程功團隊發表特邀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蟲媒動物及植物病毒與蟲媒(介體)腸道相互作用的多種機制,並對自然界中蟲媒動物及植物病毒的感染傳播機制提出展望. 媒介昆蟲可透過取食行為將病 ...

北大要茂盛教授榮獲氣溶膠專業國際頂級刊物卓越研究獎

北大要茂盛教授榮獲氣溶膠專業國際頂級刊物卓越研究獎
近日,國際氣溶膠領域兩大刊物之一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JAS)宣佈將首屆刊物年度卓越研究獎(JAS Excellence in Research)授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 ...

06年,朱旦華看著牆上的全家福,問毛遠新:這張照片你怎麼找到的

06年,朱旦華看著牆上的全家福,問毛遠新:這張照片你怎麼找到的
前言 2006年6月20日,毛遠新在上海做完股骨手術後,帶著妻子全秀鳳,來到母親朱旦華家中,朱旦華撫摸著兒子的大腿,心疼地說:"一定流了不少血吧!"隨後想起一樁往事,說道:&quo ...

頸肩腰腿痛、下肢血管病要“趁熱治”
來源:揚子晚報 南京持續高溫,開啟"燒烤模式",頸肩腰腿痛的"空調病".下肢血管問題"溼毒"開始增多,"腫脹破潰"也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