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出版之後,不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這本在日本每3個家庭就有一本、在中國擁有超過 1000 萬讀者的《窗邊的小豆豆》及 “小豆豆 ”系列圖書作品,已然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相信讀過《窗邊的小豆豆》的讀者,都會對黑柳徹子筆下的巴學園心生嚮往:在這裡,孩子們有做不完的趣味遊戲、有吃不盡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有同學老師的尊重、有最美的童年時光、有自由和快樂…“巴學園”就是這麼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一所讓所有孩子神往的學校。
40年過去了,相信有教育情結的讀者都會問一句:那麼,這樣的“巴學園”在國記憶體在嗎?如“小豆豆”一樣的孩子們,多嗎?
今天,《小鹿的“工作”之旅》這本書就為了回答大家的問題而來。
獨特的教學方式——“不教”
和“巴學園”一樣,《小鹿的“工作”之旅》誕生地——跨世紀幼兒園也擁有獨特的教學方式——“不教”。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不教”的生活活動和教學活動下,孩子呈現出的自信、陽光、友善、專注、樂於合作……例如在豐富的生活活動中:
慕禹寶貝學會了每天早上對老師大聲問候(P34:《老師早上好,我來啦》);
家振寶貝發自內心喜愛小小迎賓員的角色(P44:小小迎賓員早晨的忙碌);
熙熙寶貝對鞋子要擺放整齊很執著(P58:《鞋子要擺放整齊》;
享受簽到環節的Harry和佑佑小朋友(P135《簽到》);
無比開心做值日生的樂樂小朋友(P204:《我是小小值日生》)……
在這些“不教”的生活活動中,孩子們和“小豆豆”一樣徹底從成人的照顧、束縛中“解放”出來,建構起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經驗和能力。
而在“不教”的教學活動中:
三歲八個月的磊磊小朋友可以專注操作開鎖箱工作四十分鐘(P56:《我愛操作教具》);
林林小朋友因學會操作織布機而連續三天選擇這個工作(P96《老師,你看我會織布了哦!》;
知伯小朋友獨立操作“磁力魔方”時學會了思考(P168:《獨立思考》)……
在這裡,孩子們和“小豆豆”一樣在蒙氏教室中享受著自由選擇工作,在專注操作教具的過程中,他們不經意地就掌握了教師想教的內容。
相信拿到書的您,會和小鹿一樣感動於這種“不教”的環境,會為孩子們獨立生活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感到驚喜。
自由和諧的氛圍——“混齡”
和“小豆豆”所在的巴學園不同的是,書中除了重點突出“不教”的教育方式,還為我們重點描繪了自由和諧的“混齡”教育氛圍。
例如,在《愛的接力》裡,公主小姐姐“嫻熟”地勸慰著不願意吃青菜的悅悅妹妹;
在《愛與被愛》中,初當哥哥的寶寶小朋友主動幫助噹噹弟弟穿鞋子,玩滑梯不鬆開手;
在感統課上,澄澄鼓勵著棒棒做獨角椅的工作(P86:《棒棒,跟著哥哥做》)……
在跨世紀幼兒園的混齡班級裡,像書中這樣充滿愛的畫面還有很多,大家拿到書後可以看到更多。
類似於“家庭”的混齡編班形式,對克服獨生子女適應力不足的現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這裡,幼兒透過與不同年齡的同伴相互交往、共同生活,自然地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等。
而與此同時,幼兒的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幼兒從最初的“被照顧者”發展到“照顧別人”,從一個“弱者”努力地學習“強者”,最終發展成為“強者”,在混齡的班級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成長!
實踐證明,在跨世紀蒙氏混齡班生活、學習過的孩子,個個都呈現出自信、專注、陽光、健談、善於社交、樂於合作等特點,而且進入小學、中學後品學兼優,個個都是班幹部,呈現出全方位的爆發式效果。
充滿愛的啟發引導
在《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我們會為“小豆豆”遇到了校長而感到幸運,他充滿愛的啟發引導式做法可謂是“教師的典範”。而本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更多:
面對剛入班一週處在焦慮狀態的開心小朋友,老師耐心的互動和巧妙的做法,值得每一個老師和家長學習;(P10《一張全家福》)
晴晴不小心尿床時,老師為了保護她的自尊心,對她說了這樣的話:“我猜,晴晴剛才是做夢了,在夢裡夢到衛生間了”;(P17《寶貝,我相信你》)
多寶小朋友上課未認真聽講時,老師帶他去了和平區,溫和而堅定的引導他一步步地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學會解決;(P145:《管理情緒,解決問題》)……
如校長一樣,跨世紀蒙氏教師以欣賞的態度、啟發式的語言,引導著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挑戰自己,以獲得新經驗,從而獲得成長。她們用智慧放飛著孩子的夢想,把快樂傳播給孩子,也收穫著來自孩子們成長的快樂。比如:
面對要去廚房為小朋友們取加餐的李老師,兩歲半的寶馬貼心地說“你穿的衣服太薄了,你出去多穿點衣服”;(P72《謝謝老師,多穿點,多穿點》)
見老師在洗毛巾,暖心的糯糯對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我好心疼您呀,我可以幫助您嗎?”(P63《老師,您辛苦了,請讓我來幫您》)
兩歲半的元寶剛入班沒多久,一天放學時,對媽媽小聲地說:“媽媽,我喜歡超超老師”(P65《老師,我喜歡您》)
……
她們和校長一樣,就像完美的化身,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給予了孩子忘年般的友情。在與家長的交流合作中,給予了孩子母親般的親情。在引領孩子成長的旅途中,收穫了自身內外兼修的蛻變。而這些,正是我們每一位父母應該學習的,所以稱這本書為家園“啟發引導智慧典範”,一點不為過。
“巴學園”是一生幸福的起點,那是夢幻般的家園,是每一個兒童教育工作者心中理想的教育樣態,需要我們終生追隨。此書所呈現的僅是跨世紀幼兒園所做的部分內容,我們將它呈現出來,也是想由更多人對其“挑剔”,為建構我們心中共同的“巴學園”而努力。
其實我們都是孩子,在我們的心底都有一種孩子的情結,都有其喜歡的新奇事物,都有對敢於挑戰、對未知事物孩子般的渴求之心,讓我們懷揣著一顆童心,瞭解孩子,熱愛孩子;讓我們保鮮這顆童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安靜專注的種子、和諧友好的希望。這本國內版《窗邊的小豆豆》送給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育兒育己這條路上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