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王簡編譯】法新社報道,總統大選法共候選人魯塞爾2月6日在馬賽舉辦了他的第一個全國性的競選大會,有3500-4000人參加。他的競選主旨是提高民眾購買力。
魯塞爾說,“我們關心的是勞工階層,因為法國的大部分財富是你們——勞動者——創造的,你們創造、生產,你們養活了我們,你們照料著我們的病人,你們教育著我們的孩子,你們保衛著我們”。
他歷數競選綱領中的各項措施,包括法定最低工資上調到每月淨收入1500歐元;在公共服務部門新創造50萬個就業崗位;設立850歐元起步的大學生收入;上調最低退休金到每月淨領取1200歐元;對法國電力公司、巴黎銀行(BNP Paribas)和安盛(Axa)保險公司實施國有化;大幅上調鉅富稅(ISF);實行每週32小時工作制。
魯塞爾說,馬克龍曾跟他說這些措施成本高昂,但真正讓國家付出高昂成本的,“是法國電力公司和高速公路的私有化,是上調普遍性社保捐金(CSG)、醫療互助補充保險(mutuelles)、房租和電視訂費”,“是送給鉅富的(各種稅務優惠)大禮,是富豪”。
馬克龍被認為倡導“下滲”(ruissellement)理論,就是富人帶動整個經濟、帶動普通民眾的生活改善;魯塞爾針鋒相對提出“魯塞爾化”(roussellement),就是透過提高民眾購買力來推動經濟發展。
(編輯: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