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實施化療以後,對於化療的不良反應和治療感受總是心有餘悸,有的人甚至是產生了寧死也不再接受治療的想法。說到腫瘤化療所導致的不良反應,依照目前的處理能力和處理手段,多數的不良反應是完全可以解決的,而且,各種不良反應的處理已經具有了明確、有效的處理手段和應對方案。這也是目前腫瘤治療中安全性有所提高的主要表現。
然而,在腫瘤的化學藥物治療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會長時間住在醫院裡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腫瘤專科醫院裡,住院的床位緊張,很多患者的住院時間僅僅就是實施化療藥物靜脈輸注的過程。在治療前的化驗檢查,治療後的處理都是在門診實施的,一個治療週期的大多數時間裡,其臨床診療的時間和情況都是處於院外的階段。我們也把這樣的時間段稱之為非化療藥物使用時間,或者是化療的間歇期。對於這樣的一個大段時間裡患者的表現、觀察、處置或者應對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保障化療實施安全,病情觀察完整,不良反應及時發現、評價、準確干預的主要手段。
對於完成醫院內治療的患者,當其出院之前,首先要與自己的管床醫生進行一次很好的交流,主要是獲知治療間歇期的主要注意事項和觀察指標,同時還要向臨床醫生索要出院小結,對於出院小結的內容做到認真、仔細地閱讀,這樣對於自己出院後的處理有所瞭解和明確。在患者的出院小結中,應該標註明確出院後注意事項,包括出院期間最需要的注意的主要內容,尤其是出院間歇時間裡需要隨診、複查的日期、專案、內容以及處理建議,再就是要明確下一次住院再診療的預約床位、辦理入院、實施化療前的準備內容和化療的日期等資訊。
患者實施化療間歇期的隨診分為兩種情況,其中的一種是在原化療所在的醫院、科室的門診實施就診、隨診,這樣的隨診實際上是最為方便的,這樣的診療過程也是保證了患者的病情、問題,觀察注意事項都具有了直接性和針對性。如果這樣的隨診不能在自己化療所在的醫院進行,這樣就需要患者選擇一所位於自己家附近的醫院進行。對於醫院的選擇,最好是保證固定的、綜合性的,最好是可以選擇腫瘤內科,或者是在一個自己覺得方便的,固定的醫療機構的一個相對固定的科室,如綜合內科、普通內科、全科醫學科實施隨診。在這樣的隨診過程中,如果可以選擇固定的一位門診醫生那就是更加不錯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就是要保證患者疾病診療的動態連續性。
患者在每一次複診檢查的時候,都要帶上出院小結和能夠提示疾病診療過程、狀態的臨床資料,這些內容中要包括患者的腫瘤治療病史、簡要的診療經過和處理意見,這些內容對於隨診醫生來說也是診療中的極大幫助。但是,在診療過程中,作為患者、患者家屬切忌對於隨診醫生指手畫腳,或者是要求隨診醫生“照方抓藥”,這樣的做法最終往往是害了自己。
化療間歇期的複查,主要的檢查專案包括血常規、生化、肝功、腎功等內容,這些檢查都是需要採血進行檢驗的。做到定期進行是檢查、檢驗的關鍵,如血液指標的檢查中,化療後的血常規檢查要求是每週最少要有1-2次,出現異常的時候,就是要適當的加密檢查的頻率和檢查內容,這些檢查的情況,不能以患者自身的感受、意願,或者是患者自己覺得是否需要來實施的。很多的時候,患者自身可以沒有任何的不適的反應或者是感覺,相關的問題只能透過血液化驗來發現,因此,按時的化驗檢查是必須的。
在治療的間歇期,再有的主要問題就是嚴密地觀察自身的身體反應,出現了任何的身體狀況、不良反應、異常表現等,最好及時與自己的隨診醫生進行聯絡,或者是前往醫院就診。發熱、腹瀉、噁心、嘔吐、乏力、消化不良、浮腫等問題都是腫瘤化療中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是避免診療中出現大問題的基礎,在此過程中切忌自我處方,總是用“我覺得”“我琢磨”“人家說”等隨意處理,這樣的問題往往是導致小病變大,甚至是會產生危及生命的危險。對於晚間或者週末出現的問題,最好可以到醫院的急診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在化療的間歇期,患者的體力、體質和免疫狀態一般較差,即便如此,在這樣的階段裡也要做到豐富營養素攝入、勞逸結合、適當運動、避免不潔飲食或者是長距離執行。尤其是在治療間歇期,要注意休息的情況下,尤其是規律性作息、生活。